重生2014:大國科技之巔

第1233章 人類不能失去徐教授,就像西方不能

一場‘小事故’,差點沒給現場的安保人員和物理學家們嚇死。

當鄭海怒吼出來的時候,眾多的物理學家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但隨即衝進來安保與醫護人員以及暴露出來的血跡讓眾人的心都涼了半截。

無論是這群代表著人類智慧巔峰的物理學家們還是在現場觀摩驗證實驗的各國代表們在這一瞬間腦海中都閃過了無數的猜想。

有人覺得這可能是是一場意外,或許是剛剛他們在‘舉高高’的時候發生了一點摩擦;有人有人猜測這或許是一次藉助物理學家們躁動而針對眼前這位徐教授的‘謀殺’。

如果是前者那倒沒什麼,但如果是後者的話,問題就嚴重了。

而且在不少人的心中,後者的可能性甚至遠比前者更大。

畢竟這位徐院士的存在早就已經嚴重的侵襲損害了眾多國家的利益,無論是可控核聚變技術還是室溫超導材料,亦或者是碳基晶片與量子計算機等等。

這些研究成果每一項都可謂是顛覆世界格局的存在。

尤其是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技術變革中更是失去了太多太多,也有太多太多的利益集團早就恨不得弄死這位了。

雖然說今天能夠進入這間指揮中心的學者和代表都是有頭有臉的存在,也經過了安檢確認並沒有攜帶什麼危險物品。

但有心之人是很難防住的。

謀殺一個人並不一定需要槍械刀具什麼的,這些手段反而太落後了。

很多時候,一些化學生物實驗室中研究出來的‘先進神經毒素’可以輕易的透過呼吸甚至是面板滲透進人體,在短短兩三秒的時間就起效直接弄死一個人甚至是一頭大象。

這種手段相對比槍械刀具什麼的更隱蔽也更難發現。

尤其是在現場不少學者或代表都帶有喝水的保溫杯或者紙筆等等物品的時候,隨便在上面塗抹一些都極難檢查出來。

發生這種事情並不是不可能的。

但毫無疑問,在這裡謀害這位徐教授,無疑會引起腳下這片土地無數人的震怒。

一旦確認是某個組織或者某種國家指使的,爆發戰爭都可能是最輕微的後果了。

尤其是以現在對方掌握的各種黑科技,來一次第三次世界大戰,直接將其他的所有國家都打成廢墟,乃至重啟人類文明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核彈之類的武器就不用提了,光是那能夠自由出入外太空的空天戰機,就是其他國家幾乎無法防禦的手段。

更別提前幾個月在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中展示過的‘精衛·隕石推進技術’了。

當那幾百萬噸的隕石砸到火星的北半球掀起的塵埃衝向上百公里的太空時,曾目睹過或看過相關影片的人無一不為之震撼。

就目前的手段來說,一旦一顆數百萬噸的隕石落到地球上,足夠輕易的毀滅一座‘紐約’‘東京’這類的超級大城市。

而更關鍵的是各國還沒有足夠的防禦手段。

如果華國真一狠心掀起世界大戰,或許有極大的可能性導致核彈滿天飛,文明重啟。

但更大的可能是其他的國家全都被直接打成廢墟。

不知不覺間,華國已經在短短十年的時間成長為一個可以威懾全世界的國家。

想到這,指揮中心現場的各國代表心中都有些慌亂不安起來,甚至有不少代表的額頭上都被嚇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

一旦這位徐教授真的出事

後果將是難以想象的。

好在。

最終所謂的‘謀害’只是一場烏龍,那所暴露出來的血跡只不過是那位徐教授在實驗的過程中因為過度緊張而自己掐破面板導致的。

當確認了事情的真相後,不少代表提著的心都放了下來。

只要不是謀害什麼的就好,萬一真出現了這種事,後果簡直無法想象。

指揮中心,沉寂的氣氛終於重新恢復了過來,那衝進來全副武裝的安保在確認並沒有人危害他們的徐院士後也有序的撤離了現場。

目光落在關上的大門上,來自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的阿蘭·阿斯佩長舒了口氣,向著身邊的好友誇張的調侃道。

“剛剛發生的事,差點沒嚇死我。”

“你有看到那些安保人員的模樣嗎?一個個的都不像是保安,更像是戰場上經歷過百戰的老兵,看我的眼神銳利冷漠的就像是在看死人一樣!”

“我敢向上帝發誓,如果當時我有一點異動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開槍打死我!”

站在他的身旁,來自日耳曼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費倫茨·克勞斯教授笑著開口道。

“這也太誇張了一點,要知道你可是諾貝爾獎得主,他們怎麼可能直接開槍,頂多把你按在地上而已。”

阿蘭·阿斯佩搖著那標誌性濃密的鬍鬚,連連說道:“不不不!我說的是真的!我可以打賭,那些衝進來的安保絕對每個人都殺過人!”

費倫茨·克勞斯笑了笑,開口道:“雖然我不否認徐教授對華國的重要性,但你說的這也太誇張了一點,用一支百戰老兵來當做他的安保,沒有哪個國家會如此的奢侈。”

“不相信就算了!”

阿蘭·阿斯佩嘟囔了一句,繼續道:“不過幸好他並沒有出事,否則我絲毫不懷疑華國會不顧一切的報復行動者乃至背後的國家,甚至是直接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

“好了,我的朋友。”

費倫茨·克勞斯誇張的笑了笑,接著說道:“有一點你說的倒是沒錯,徐教授沒有出事的確是人類文明的幸運。”

“他本身的存在就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獨一無二的寶藏,如果失去了他,我都不敢想象人類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要知道他今年才三十歲而已,才堪堪進入一名學者,一名科研人員的黃金研究年齡,就已經創造了那麼多的奇蹟和足夠推動整個文明發展的成果。”

“人類不能失去徐教授,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

另一邊,6.7億公里之外的木星軌道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