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大國科技之巔

第1230章 夸父號完成任務!

一項項的彙報聲不斷的傳遞而來,終於.

在無數人為之等待的忐忑中,最希望聽到的那一聲彙報,傳入了耳中。

“光粒子束髮射成功!”

當這最後一道彙報聲傳遞回來的時候,逐日點太空中的量子引力激發裝置已然在矽燃燒光致蛻變的影響下變成了飛向四面八方的廢銅爛鐵。

那3.2億的經費已然燃燒殆盡,但它卻成功的藉助太陽的自身曲率在時空中創造了一個異常的曲率結構,並且成功的將光粒子束送入了曲率時空中,朝著數億公里之外的遙遠木星以一種超越光速的速度飛馳而去。

如果順利的話,它會被部署在木星軌道附近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所捕獲到!

如果不順利的話,他們將會在一個小時後啟動第二次的超光速驗證實驗。

但不管怎麼說,時間在這一刻就像是被人按下了暫停鍵一般,凝固在了無盡的時空中。

“漂亮!”

夸父號的駕駛艙內,一道亢奮人心的吼叫聲響起!

那是早已經按耐不住激動心情的李聰在用力的揮舞著自己的拳頭,宣洩著心中的狂熱。

主駕駛位置上,在確認了光粒子束已然進入時空曲率結構,朝著數億公里之外的木星奔向而去後,景海鵬顫抖著手掌,開啟了聯絡地球的通訊頻道,竭盡了全身所有的力氣讓自己的聲音儘可能的平穩一些。

“呼叫地球總指揮中心,夸父號.完成任務!”

“光粒子束髮射成功!”

當‘光粒子束髮射成功’的訊息傳遞在駕駛艙內響起的時候,他幾乎能想象出人類未來的飛船瞬間跨越這以光年計的鴻溝時,空間本身被強行折迭、撕裂、再重新縫合所發出的無聲悲鳴。

那用肉眼所無法看到的空間在無法想象的巨大能量下如同橡膠一般扭曲,而人類通往星辰大海的階梯就建立在上面。

未來的飛船,將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在時空中遨遊,人類文明對宇宙的展望,將在這一刻得到實現。

而現在,他們的任務.

已然完成!

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其他的隊友接力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

遠在一點五億公里之外的crhpc機構星城總部的地面指揮中心。

站在總指揮室內的徐川,看了一眼面前直徑3米*3米的超大落地螢幕。

當時間跨過上午9點45分的那一刻,巨大的落地螢幕中央,一行時間數字開始跳動。

所有人都知道,在2027年11月21號上午9點45分,1.5億公里之外的太陽軌道,一場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宏偉,最絢爛的實驗已然悄悄的開始。

站在地面指揮中心內,無論是徐川也好,還是愛德華·威騰、弗蘭克·維爾澤克、羅傑·彭羅斯。基普·索恩等一眾物理學家們,還是受邀來到現場的領導官員,亦或者是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

全都在這一刻屏住了呼吸,不自覺地攥緊了手掌。

時間在這一刻彷彿被凝固了一樣。

偌大的指揮中心就連呼吸聲都聽不到,所有人都像是被暫停在了那裡,唯有那一面落地大屏上的計時在一秒一秒的跳動著。

那緩慢跳動的資料,彷彿在這一刻牽引動了所有人的心跳。

站在徐川的身後,crhpc機構的副理事長邰學文嘴裡在不停地念叨著什麼,人群中,另一位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物理學家則默默的在胸口劃上了一個又一個的十字。

所有人都像是雕塑一般,矗立在指揮中心,目光緊緊的盯著那張大螢幕上跳動的數字,沒有人挪開哪怕是一秒鐘。

時間就在那一秒一秒的跳動著過去。

終於,當那偌大的螢幕上跳動的數字達到493秒的時候,一道怎麼都壓不住激動和顫抖的聲音響徹在了指揮中心的大廳內。

“呼叫地球總指揮中心,夸父號.完成任務!”

“光粒子束髮射成功!”

當這道聲音從1.5公里之外的遙遠太空中傳遞回來的時候,指揮中心中頓時就爆發出了猛烈的歡呼聲。

幾乎所有人都在慶祝,聲音因為激動而劇烈地顫抖,心臟在胸腔裡狂跳,幾乎要撞碎肋骨。

有人興奮的揮舞著拳頭,也有人和身旁的好友甚至是陌生人互相擁抱著。

光粒子束髮射成功!

這意味著他們共同設計、研究、完善、製造、發射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成功的利用徐川教授的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藉助太陽的自身曲率在時空中創造了一個異常的且可讓粒子進入進行超光速航行的曲率結構!

儘管這並非代表整個驗證實驗成功了。

但至少,虛空場論中的時空觀,以及超光速航行理論都是正確的!

毫無疑問,這是物理學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偉大發展,甚至用奇蹟來形容都不為過!

而與狂歡的物理學家和工作人員所不同的是,站在最前面的徐川,此刻卻並沒有發出任何歡呼的聲音。

他只是緊緊的咬著牙,攥著拳頭死死的盯著面前落地大螢幕上依舊在繼續跳動的計時。

夸父號完成任務,光粒子束髮射成功的確值得讓人興奮喜悅,甚至是狂歡。

但超光速航行技術的驗證實驗卻還沒有完全成功。

至少,部署在木星軌道上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還沒有接收到來自誇父號發射的光粒子訊號。

至少,面前這大螢幕上跳動著的計時並未停止。

他還需要等待,無論成功與否。

都要等待那來自那6.7億公里之外木星軌道的聲音,等待面前跳動著的計時走完2593秒。

前者是木星的電磁波傳遞回來所跨越的遙遠距離,而後者,是從太陽表面發出的光,前往木星所需要的時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