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大國科技之巔

第1219章 熱鬧的報告會現場。

“這些都需要至少幾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來慢慢的發展。”

不得不說,在徐川看來這個還算是‘嚴謹’的回答傳到臺下的媒體記者耳中時味道就完全變了。

這些媒體記者們像是沒聽到最後一句一樣,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透過超光速技術來給遙遠在冥王星的親朋好友打電話發資訊,亦或者是透過時空曲率快速的前往奧爾特雲這些航天活動上。

尤其是後者,不少人眼眸中都流露出了明顯興奮、遐想、嚮往的神色。

似乎他們下一秒就能夠坐上宇宙飛船明天就能抵達奧爾特雲邊界一樣。

“徐教授您好,按照您的理解,這項超光速技術利用的是大質量天體的時空曲率來實現的。而如果在太陽系中展開這項技術的研究或運用的話,超光速技術需要的巨大能量與對時空的擾動,是否會對地球環境或太陽系資源造成難以承受的壓力?”

報告臺上,聽到這個問題的徐川有些訝異的看了一眼提問的記者。

在所有人都關注超光速航行技術需要多久才能到來的時候,居然還有媒體會‘另闢蹊徑’的關注到太陽與時空的壓力問題。

目光落在這位記者的身上,他笑了笑,開口道:“正如你所說的,這項超光速技術技術利用的是大質量天體的時空曲率來實現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有農村出來的朋友應該會很清楚,在還沒有燃氣沒有煤炭的時候,農村的燃料主要來源於在山上砍伐的木材。”

“而在做飯的時候,我們會架上一個火堆,那熊熊燃燒的火堆不僅可以為我們煮熟食物,我們還會在火堆的邊緣放上一個裝滿冷水的水壺。”

“利用火堆的邊緣熱量,在做飯結束時,它也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壺滾燙的熱水。”

“而這,對於原本用於做飯的火堆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畢竟我們利用的只不過是它散發的邊緣熱量而已。”

“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技術也一樣,我們利用的是恆星本身對時空曲率的擾動,而不是直接從恆星裡面抽取能量,這對它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

“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

半個小時的媒體採訪時間並不算長,相對比今天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的學術提問環節來說甚至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但對於徐川來說,應付這些媒體記者比應對學術界的同樣要麻煩多了。

儘管他一再宣告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技術即便是在接下來的crhpc機構中得到了驗證,未來也需要至少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才有那麼一絲可能應用上。

但這些媒體記者可不管。

在這些人的眼中,他們看到的是這項技術真的馬上就要實現了,未來人們前往火星,木星,甚至是冥王星、奧爾特雲可能都要不了一個月甚至是一個星期的時間。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最讓人期待的未來了!

要知道,用50年的時間飛越了300億公里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是人類目前跑得最遠的“星際信使”。

但如果是按照距離來算,它也不過是剛剛離開冥王星軌道不遠而已。

如果是以奧爾特雲作為太陽系的邊界,以旅行者號17公里/秒的速度計算,要真正飛出奧爾特雲,至少還需要3萬年。

而現在,如果超光速航行技術得到應用的話,或許他們要不了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抵達太陽系的邊疆奧爾特雲了。

甚至他們有希望追回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將它們送進博物館。

儘管這聽上去的確有些地獄笑話,但卻是真的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虛空場論》的學術報告會結束了,然而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新聞媒體領域,亦或者是在網際網路上幾乎都沒幾個人關注這份跨世紀的理論。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超光速航行技術上,透過現場媒體記者的採訪與提問,徐川對這項技術的評價與預估很快就傳遍開了。

尤其是crhpc機構即將展開對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超光速技術的驗證,這一訊息更是直接就引起了無數網友,乃至各國政府的強烈關注。

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著,也在期待著crhpc機構接下來的實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