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大國科技之巔

第1222章 遙遠的木星!

雖然製造量子引力模擬激發接受裝置的零部件有一部分需要從其他國家進行採購。

不過在驗證超光速技術是否可行的基礎上,即便是向來效率不高的米國佬,也表現出了還算積極的態度。

金陵,下屬航天基地的製造工廠中。

在一座寬敞的廠房裡,兩臺外貌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實驗裝置正安靜的躺在乾淨的組裝臺上。

這正是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和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裝置。

前者整體看上去是橢圓形的,豎立起來直徑約莫十二米左右,堪比一棟四層樓高的居民樓,人站在下面都只能仰望。

這是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由整整1280個大功率超強脈衝鐳射發射器、遍佈核心的超光滑鏡面、殼層坍縮-激波製造核心、高精度控制儀、原子鐘等等一系列零件構成。

如果是按照設計難度來考慮,它應該設計成圓形,然後將大功率超強脈衝鐳射發射器部署到球壁上。

但很顯然,直徑超過十二米的大傢伙已然超過了太空梭的運載能力。

如果不想耗費漫長的時間在太空中進行組裝的話,那麼在地球上組裝好,然後直接運送過去是最簡單的方法。

而考慮到太空梭貨艙狹長的形狀,所以這種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最終被設計成了狹長的橢圓形,就像一枚橄欖球一樣。

至於這種裝置的結構,如果簡單的來說,你可以將其看成一種‘新型氫彈’。

是的,氫彈是利用核裂變裝置爆炸能量引發氘、氚等輕核的自持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

而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核心同樣是瞬時釋放巨大能量,並能夠讓內部內建的矽元素進行聚變的裝置。

利用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能源,由1280個大功率超強脈衝鐳射發射器將高能鐳射將能量匯聚到最核心的殼層坍縮-激波製造裝置上。

在極短的時間內,這股龐大的能量就能在核心中產生遠超太陽核心的溫度,進而點燃殼層坍縮-激波製造核心內的矽元素,使其燃燒發生光致蛻變,進而產生微弱的引力漣漪,在極小的範圍內牽引動恆星自身的時空曲率。

儘管這個範圍很小很小,可能連一厘米都還不到。

但對於驗證實驗所發射的光粒子束來說,卻已然是足夠了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來說,這種實驗用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是一次性的。

儘管核心的殼層坍縮-激波製造器很小很小,僅僅只有二十五公分。

但由於矽元素燃燒聚變時產生的超過三十億設施度的超高溫以及各種輻射與高能射線,它會像煙花爆竹一樣,在內部的火藥爆炸後外層的紙殼被撕扯成成百上千的碎片。

或許在未來他們可能會想辦法最佳化這種裝置,製造出非一次性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

但現在,至少在短時間內無論是徐川也好,還是crhpc機構的其他物理學家們,也想不出比這種‘原始氫彈’更好的方式了。

“這東西,真的能開啟時空隧道,讓光粒子展開超光速航行嗎?”

工廠中,航天局那邊的鄔遠康局長此刻正抬頭仰望著堪比一座小山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臉上寫滿了好奇的神色。

站在他的身旁,徐川輕輕笑了笑,開口道:“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利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能量,透過高功率鐳射來點燃氘氚燃料,製造聚變能釋放,使其在一瞬間達到足夠使得矽聚變燃燒的溫度。”

“而當矽聚變燃燒牽引動時空的時候,時空曲率在區域性區域發生拓撲分裂,形成閉合類時曲線。”

“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人工施加一個與對應恆星背景曲率的本徵模頻率匹配的共振場時,時空曲率會進入臨界放大狀態,形成可超光速航行的能量拓撲結構。”

“再透過該結構傳輸一束光粒子”

廠房中,徐川簡單的解釋了一下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的原理。不過對於這位航天局的局長來說,雖然不是聽得一頭霧水,但卻也是迷迷糊糊的。

這種夾雜著大量物理名詞的理論,對於他來說要理解還是有些太困難了。

不過他也只是下意識好奇的問一下而已,對於超光速航行的驗證實驗沒有半分的質疑。

目光落在面前堪比四層居民樓的龐然大物上,鄔遠康有些好奇的問道:“聽說這玩意的造價高達好幾個億?”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準確的來說,是3.2億rmb這還是在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咱們國內生產製造的情況下。”

不得不說,前沿物理的實驗絕大部分都是燒錢的存在,甚至比燒錢更加的誇張。

3.2億rmb如果堆在一起澆上汽油,放一把火都至少要燒上數個小時的時間。

然而對於量子引力模擬裝置來說,當內部的核心裝置被點燃的時候,只需要不到十秒鐘的時間,它就會變成一堆廢銅爛鐵。

前沿物理領域的實驗就是這麼的費錢。

而對於超光速航行技術的驗證實驗來說,3.2億僅僅是一臺量子引力模擬裝置的製造成本價。

別忘了它還有另一臺量子引力模擬裝置同樣造價不菲,以及在執行該實驗的時候,需要耗費掉多少的人力物力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就連徐川自己都沒法保證實驗能夠一次成功。

因為即便是量子引力模擬裝置能夠順利讓時空曲率在區域性區域發生拓撲分裂,後續的光粒子束投入、傳輸、接受等等一系列實驗流程都是不可預知的。

這中間的每一項過程,都需要實驗來收集資料,以對下一次的實驗進行步驟最佳化,或解決問題等等。

按照之前他向上面申請的經費,這項實驗的第一批預算是五十億rmb。

他製造了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和量子引力模擬接受裝置。

也就是說,拋開掉其他的航天運力、人力物力,光是核心的裝置就花掉了三十二億rmb。

如果這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裝置都沒能成功的話,後續crhpc機構還會再增加經費開啟第二輪的實驗。

對於這種前沿到從未有人探索過的領域,如果五十億rmb的經費就能夠成功的話,那絕對是萬里挑一的幸運。

至於一次就成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