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第449章 大宋的蘇秦程夫子!

“程夫子,當下時局對大宋可不太妙,你或許得早做決斷才是。”右相耶律儼催促道。程頤用手撐著地面,只是覺得坐不起起來,乾脆倚著地面,忍住喉間灼燒感未消,強撐著挺直脊背,渾濁眼眸中閃過精光:“耶律右相既言結盟護宋,不知貴國願以何為證?”

他刻意拖長尾音,看著耶律儼驟然收緊的下頜,心中冷笑——魚兒,該咬鉤了。

蕭胡睹臉色微變,拱手道:“夫子但說!我大遼既懷誠意,自當……”

“燕雲十六州。”程頤突然截斷他的話,沙啞嗓音在死寂的議事廳炸開。

燭火猛地明滅,耶律洪基扶著龍椅的指節瞬間泛白。

程頤卻恍若未見,繼續說道:“石敬瑭賣國求榮,致使中原門戶洞開百年。

若遼主當真仰慕仁宗仁德,何不將燕雲歸還?如此結盟,方顯誠意。”

耶律儼上前半步,蟒袍下襬掃過青磚發出刺耳聲響:“程夫子莫要得寸進尺!燕雲乃我大遼……”

“每年三十萬匹絹、二十萬兩銀。”程頤再次打斷,聲音虛弱卻字字如釘,“再加十萬石粟米。貴軍牽制蘇允需耗費糧草,我大宋亦可相助——但得從燕雲賦稅中抵扣。”

他目光掃過遼國君臣驟變的臉色,心中暗自盤算:以經濟枷鎖套住遼國,既解其燃眉之急,又能逐步滲透燕雲。

未等眾人反應,他劇烈咳嗽兩聲,卻強撐著繼續:“還有邊境榷場。”

程頤擦去嘴角血漬,“開放雲州、應州榷場,大宋以茶鹽換遼馬。但貴國須允諾,戰馬交易數量不得少於往年三倍。”

他深知,戰馬是大宋軍事短板,而遼國此刻有求於己,正是換取戰略資源的良機。

耶律洪基猛地起身,龍袍掃落案上密信:“程夫子這是結盟還是趁火打劫?!”

程頤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遼主既言護宋,何惜幾座空城?燕雲百姓本是宋人,得其心者得天下。”

他故意頓了頓,“況且蘇允虎視眈眈,遼軍西調後,燕雲守備空虛……若被逆賊佔去,豈不比歸宋更糟?”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敲在耶律洪基心上。

他死死盯著程頤佝僂的背影,咬牙切齒道:“好個程夫子……你說的有理,但朕不能答應你!”

程頤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他知道,這場博弈,他已經佔據了上風。

程頤微微笑了笑,道:“外臣並非獅子大開口,所提之條件,全然是合情合理。

燕雲十六州乃是我大宋門戶,這門戶若不掌握在我大宋手上,我大宋如何敢全力進攻蘇逆?呵呵,燕雲十六州若是還我大宋,我大宋立即可以將北軍二三十萬兵馬投入對逆賊的作戰之中,但若是遼主不歸還燕雲十六州,這二三十萬兵馬如何能夠撤出?”

耶律洪基等人盡皆皺起了眉頭。

程頤呵呵一笑道:“至於為什麼需要戰馬就更不用多說了,蘇逆佔了河套,以後戰馬便不再是軟肋,蘇逆靜塞軍最擅長騎戰,有了河套,蘇逆靜塞軍恐怕騎戰天下無雙矣!

呵呵,只有騎兵才能夠對戰騎兵,我大宋歷來缺馬,要跟蘇逆決一死戰,沒有馬,我大宋拿什麼去拼命?”

耶律洪基皺眉道:“戰馬在我大遼亦是極為稀缺的戰略資源,朕沒有辦法給你們多少。”

程頤已經是成竹在胸,他撐著地面勉力直起身子,渾濁眼眸突然迸發出銳利精光:“遼主可知蘇允為何執意吞併西夏?”

他刻意停頓,看著耶律洪基下意識握緊的拳頭,“河套草原的駿馬、河西走廊的商道不過是皮毛,他真正覬覦的,是遼國西京大同府!”

議事廳內驟然死寂,唯有燭芯爆裂聲在空曠大殿迴響。

程頤拖著沙啞嗓音繼續:“蘇允佔據興慶府後,將主力鐵騎盡數西調,甘州城外每日揚起的煙塵遮天蔽日。

若我沒猜錯,他已暗中聯絡西夏殘部,不出三月,必以‘光復燕雲’為名,兵分三路直取遼國西京!”

耶律洪基的龍袍下襬劇烈顫動,蕭胡睹額頭滲出冷汗:“程夫子休要危言聳聽!我大遼……”

“西夏立國近百年,興慶府城牆比大同府厚實三倍!”

程頤猛地咳嗽,指縫間滲出的血滴在地上綻開,卻渾然不覺,“西夏梁太后屯糧二十年,坐擁數十萬鐵鷂子,結果如何?蘇允繞道賀蘭山,三日內便破了堅城!如今遼軍主力南下攻宋,西京只剩老弱病殘,拿什麼抵擋天下雄軍靜塞軍?”

右相耶律儼臉色煞白:“就算如此,貴國……”

“若燕雲十六州在我大宋之手,大宋三十萬禁軍可直插蘇允後路!”

程頤突然爆發的吼聲震得燭火搖晃,“可現在呢?遼軍陳兵黃河,我軍不得不分兵死守河北!

一旦蘇允東進,遼國腹背受敵,大宋為自保也只能袖手旁觀——到那時,西夏滅國的慘劇,便要在遼國重演!”

他重重喘息著,目光掃過面如土色的遼國君臣:“耶律洪基,你自詡英明神武,難道看不明白?唯有讓大宋騰出手,才能在西線牽制蘇允!戰馬、歲幣、燕雲十六州,這些與遼國存亡相比,孰輕孰重?”

天邊忽而傳來悶雷,恰如此時此刻程頤的話語給遼國君臣內心造成的震撼。

程頤望著耶律洪基顫抖的背影,心中冷笑——當西夏滅亡的鮮血還未乾涸,沒有人敢賭蘇允下一個目標不是遼國。

這場賭局,大宋已握住了遼國的命脈。

耶律洪基忽而起身,拂袖而去,留下話語:“讓程夫子好好洗漱休息,休息好了再來跟朕商議。”

程頤看著遼國君臣退場,終於是支撐不住,仰躺在地上,但卻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他這一笑,既是為了自己死裡逃生而笑,亦是為了大宋終於尋到了一線生機而笑。

可以說,大宋朝一旦與遼國結盟,那麼滅國危機便瞬間接觸。

遼國為了應付那逆明,必然要跟大宋緊緊聯手,一旦燕雲十六州迴歸大宋,大宋對遼國便不再是唯唯諾諾矣!而有了遼國並肩作戰,那逆明就算是再厲害,也沒有辦法在兩國聯手之下滅了大宋!呵呵,這就是三國鼎立!

逆明滅了西夏,看似實力大增,但也不過是另一個西夏罷了!宋遼夏三國鼎立百年,換了一個逆明,也不過是僵持罷了!大宋,還是那個大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