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後,轉眼便到了芒種時節。
“芒種,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穀子快種,忙收又忙種的季節到了。”
靈丘城外,唐河畔田野上。
去年秋天靈丘人種下的麥子,已是金黃一片,風吹麥浪,讓人心情愉悅。
就是可惜去年種下的麥子有些少。
否則,光是唐河畔這十萬畝地,那也能收穫許多麥子了。
今年李逸率軍入靈丘後,在這裡軍屯、官屯、商屯,並組織百姓春播,種下的苦蕎、糜子、小米等,倒是已經長勢喜人,綠油油的一片,不過離收穫,卻也還有兩三個月。
恆州刺史秦武通望著那些金黃的麥子,“司空,如今河北的麥子也熟了,這裡戰事沒有進展,將士們都想回家收麥、種豆種穀子嘞。”
易州刺史李玄通也跟著道:“是啊,現在蔚州的屯田也忙完了,暫時也不打仗,大家都閒著,家裡卻是又要忙收又要忙種,都擔心忙不過來。”
如今兩萬定州軍駐於蔚州,大多集中在瓶形關,
忻代烽煙滾滾,可這裡卻一副歲月靜好。
“收麥要緊,種豆更是一天不能耽擱,這俗語說晚種一宿,秸矮二指,晚種一天,秸矮粒扁。”
“過了芒種,不可強種。”
農時很重要,民以食為天嘛。
尤其是從去冬到今夏,河北一直饑荒,百姓都盼著夏糧收穫,如今麥子熟了,士兵們也都想回家收麥子,這關乎接下來半年的口糧。
大唐計程車兵已經算是小中產了,大多屬於小地主、自耕農階層,日子算好的,可這剛開國,戰亂災荒仍頻繁,誰也不敢錯過一季麥子。
李逸在田間地頭走過,
麥穗還算沉重,只可惜去年種的少,收穫了也不夠供應在蔚州的兩萬多兵馬,還有兩萬多的屯丁。
檢校蔚州刺史的王行敏忍不住道:“朝廷還沒有命令下來嗎,這雁門城,咱們出兵還是不出兵?
太子難道也沒有半句指示?”
回河北割麥子,還是出兵雁門?李逸心裡苦笑,怎麼就會面臨這樣的選擇。
可對他,對兩萬定州將士們而言,朝廷和河東道行軍元帥一直沒有命令下來,他們最好的選擇,確實是回家收麥子。
與其天天這樣耗子,回家先收了麥子再來。
“連你們幾位刺史都喊著回家收麥子,看來將士們確實都歸心似箭啊。”
面對頡利的二十萬大軍,定州兩萬將士,並不願意就這麼莽上去,尤其是現在各路都沒動靜的情況下。
如果太子調動諸路救援雁門,那定州將士當然也不會退縮。
可現在不是沒命令麼,那不如回家收麥子。
這兩萬定州軍裡,其實有不少是中央軍駐河北的,原來從邢洺趙到恆易定,共派了五位從三品的衛將軍,各領三千人分駐各要地。
柳濬、薛忠那六千人被叛軍打的傷亡慘重,可秦武通王行敏李玄通那九千人,在李逸指揮下可是既立了功又沒什麼損傷的。
現在李逸麾下兩萬駐蔚州的兵馬,其中就有一萬是中央軍,剩下一萬是定府下新編的二十四軍府裡抽調的府兵。
中央軍主要是關中府兵,從關內抽調到河北駐防,原本這種也是臨時戍防,等河北情況穩定就撤回的,可因高開道叛亂、突厥入侵等,一直延期了。
這一萬關中府兵,也想回家收麥子,但相距遙遠,暫時也是不可能的。
可河北軍府的府兵回家收麥子,倒是有這個條件的。
“我看,不如把一萬定州府兵拉回河北,先把麥子收了,把豆子糜子種了,前後要不了一個月,也還能再來。
到時,還能順便運糧過來,也不耽誤什麼。”
李逸的心情有些糟糕,從這些高階將領們的話裡,他能感受到現在定州將士們的迷茫。
明明雁門城劉世讓在孤軍血戰,都堅守一百多天了。
明明他們兩萬定州軍就相距二百四十里,可他們就在這一個多月沒有往前挪一步。
最近蘇定方劉黑闥倒李存孝幾將,倒是率輕騎出擊,但也只是對付那些劫掠鄉間的突厥小股兵馬,他們甚至都不會靠近繁畤城二十里。
將領們沒了血性了。
李逸自己也一樣,他現在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問朝廷、太子有沒有命令。
他渴望出兵雁門,但理智告訴他,現在就他這兩萬人拉到雁門戰場,於大局沒什麼幫助,反而可能讓局面更壞,若他是頡利,現在就盼著他趕緊離開瓶形關這個天險,離開蔚州這個根據地,趕緊去雁門平原上決戰。
二十萬突厥大軍呢,來兩萬人,也只是送菜的。
“雲州那邊也沒有訊息嗎?”
王君廓出兵桑乾谷地也有段時間了,李道玄也跟著去了,幽州軍也出動了小兩萬,可卻沒有什麼動靜。
李逸期望王君廓的幽州軍團,能在大同盆地鬧出些動靜來,這樣就能迫使頡利可汗,或是苑君璋調些兵力回防。
雁門城的壓力也就能小一些。
若是太原、離石等地也能出兵,那他這裡自然也會第一時間出兵響應。
不說直接殺到雁門城下會師,起碼各路齊出,向雁門方向收縮,也能給頡利不少壓力的。
“沒有收到雲中的訊息。”馬週迴答。
“再派幾支騎隊,出直谷關,去桑乾河谷、白登河谷、雁門水河谷尋找幽州軍,我要知道他們的位置,以及進展。”
李逸覺得現在回河北收麥子,這過於消極了,真要有戰事,哪裡能馬上又把人拉回來。
“我們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雁門劉世讓那裡,撐不了太久的。”李逸感嘆一聲。
突厥雖說遊牧部族不擅攻城,但只要給他們時間,他們也一樣會抓工匠打造攻城器械,也一樣會填壕、會挖地道的,
朝廷不出兵救援,就任頡利這樣圍攻雁門城,雁門早晚要陷落。
雁門若失守,下一個便是忻州然後太原,而瓶形關,也會是突厥人的目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