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願承認,但後世華夏比於鷹國,還略有不足。後世的武器和大秦現今的武器有天壤之別,純以人數多而論誰軍事實力更強,已為過去式。”“人多又如何?在那些現代武器前,不過平添傷亡人數,後世一顆炸彈便能摧毀現在上萬人大軍,而這類武器,對五大強國而言,數量有成千上萬,更有那滅城武器,一顆便能讓整座咸陽化為死地,造成數萬人、數十萬人死傷。”
儘管已想過後世兵器威力強大,大秦現今的武器沒法相比,可“一顆炸彈就能摧毀上萬人大軍”、“一顆便能讓整座咸陽化為死地”仍讓扶蘇感到震撼。
後世丟來一顆那滅城武器,整座咸陽城連帶城中數十萬人瞬間灰飛煙滅,什麼大秦鐵騎,什麼虎狼之師,都無法抵擋。
一擊殺萬,一擊滅一城,單純的人數更多確實不算優勢,只有具有同等技術,同樣威力的武器才可。
扶蘇嘆道:“這與仙神之術又有何異!”
他沒問大秦能否造出後世的強大武器,這種武器必然是由後世最先進的技藝製造,現在的大秦肯定沒這能力。
但扶蘇問了另一個問題:“有如此強大的武器,後世諸國若大戰起來,這等武器被濫用,豈不會死傷無數,乃至讓世界毀滅?”
李念道:“這些武器主要被掌握在五大強國手中,且五國嚴格立下契約,不許此等武器擴散,也不許他國製造,若有國家被發現在暗中製造此等武器,將面臨制裁。”
“在這類武器被造出前,諸國間還曾有過兩次世界大戰,致使生靈塗炭,倒是在這類武器被造出後,世界大戰再未發生。”
扶蘇想了想,便想通了是怎麼回事,“此等武器讓諸國間互相忌憚,不敢輕易開啟大戰,否則我若死,汝亦亡!未想這等威力強橫的武器會讓諸國能和平相處。”
李念搖頭道:“也未有和平相處,只是未再有世界大戰罷了,戰爭一直未少,在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爭鬥更是從未停歇。”
扶蘇道:“這‘世界大戰’莫非是世界諸國都參戰,其為何會發生,如何分出勝負?”
原本李念是在給扶蘇講後世的“衣食住行”,現在卻聊到了“世界大戰”上。
李念道:“‘世界大戰’並不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參與了戰爭,是有很多國家參戰,尤其世界主流強國,幾乎都參與了其中,波及甚廣。”
“一戰有三十三個參戰國,投入軍隊超過七千萬,十五億人受戰爭影響;二戰有六十一個國家地區參戰,八十四個國家地區約二十億人被戰爭影響。”
扶蘇在心中盤算,七千萬軍隊,十五億人,二十億人……這都是一個個驚人的數字!“那時整個世界人口還沒到八十億,二戰所影響的二十億人佔當時全球總人口八成以上。一戰和二戰發生的原因,實則都是強國間的利益瓜分出了問題,新興的強國不滿老牌強國佔取了太多利益,覺得自己強大,該多分到一些利益,而老牌強國不願,矛盾日積月累,遂成大戰。”
“勝負分出自然是一方無法繼續大戰下去,只得向另一方投降而分。具體原因及戰爭經過,非一時可說清!”
扶蘇很兩場被後世人稱為“世界大戰”的戰爭具體經過,但他也知想將這麼多國家參與、這麼多人口被波及的大戰講清,一時很難做到,未讓李念詳講。
他問道:“後世華夏可是作為強國也參與了這兩場大戰?”
扶蘇本只是隨口一問,後世華夏就算不是世界頭號強國,但也是強國,在這兩場世界大戰中肯定是作為強國參戰,且大概是勝利的一方,但未想到他問出後,李念卻未立即回答,反而陷入了沉默。
難道這其中還有變故,是後世華夏未參戰,還是後世華夏參戰了,可成為了戰敗的一方?扶蘇壓根兒沒想過後世華夏可能作為一個弱國參戰,在他看來,後世華夏再落魄,也不至於淪落為世界弱國。
沉默片刻後,李念道:“後世華夏的確參與了這兩場大戰,但並非作為強國參戰。這兩次世界大戰對華夏皆是恥辱,至少在李某看來是如此。一戰,華夏派遣十數萬勞工到冀洲‘以工代戰’,即讓工人到協約國為其等製造武器,修築工事、運輸物資等……”
“可在一戰勝利後,華夏並未得到戰勝國應得的對待,獲勝的協約國無視了正當訴求被無視,無恥地將華夏領土之權劃給腳盆國!”
“一戰,華夏雖也是勝利國,可因為國弱,不僅未受到公正對待,反而還備受羞辱。後世還有人(矮大緊)鼓吹華夏應見好就收,先把能到手的好處拿到,那些領土暫時交給腳盆國也沒啥,不應該提出反對,最終落得啥好處也沒拿到。”
扶蘇怒道:“無恥之言!華夏作為戰勝國,未能得到應有待遇已是不公,豈能再忍下這份恥辱?天下豈有戰勝之國被當作戰敗國一般對待之理!”
李念嘆道:“十數萬華工出國‘以工代戰’,數萬人因此死於異國,可在勝利後分配利益時,卻無華夏之份,反而華夏還淪為被分的物件,遭受恥辱。這便是‘弱國無外交’、‘落後便要捱打’。”
“至於二戰,那是一份更大的恥辱,腳盆國以彈丸之地入侵後世華夏,在華夏大地燒殺擄掠、無惡不為,致使華夏大片國土淪陷,數千萬人慘遭屠戮欺辱。雖最終勝過腳盆國,但此中恥辱不可忘卻!”
“兩次世界大戰,華夏皆為戰勝國,可並非以強國之身參戰,且在兩次大戰都飽受屈辱。兩次大戰於華夏皆為恥!”
扶蘇聽完後怔了怔,那腳盆國應該就是腳盆列島所在的國家,那地方可不大,但後世華夏卻被這一小國侵略欺辱,後世的華夏在某段時期竟弱到了這等地步?那後世華夏又是如何崛起,成為第二強國?
李念雖未詳說腳盆國在入侵後具體做了什麼,但從其語氣中,也可聽出那必是段飽含後世華夏血淚的辛酸恥辱史。
扶蘇心中嘆道:‘難怪妹婿那般想讓大秦注意海外諸國,他是不想後世之事在大秦重演,不再受那些恥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