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設計師

第71章 緩刑罰,薄賦斂

本以為丞相王綰會第一個發言,孰料廷尉李斯搶先道:“臣請大王緩刑罰,薄賦斂,得眾之心!”嬴政看了眼李斯,他覺得自己終於徹底明白了李斯是個什麼樣的人——李斯是個為己的聰明人!什麼儒家、法家,都不過是李斯頭上的一頂帽子罷了,是李斯用來達成他目的的工具而已。

在李斯心中,應該有這樣三等劃分:他自己為一等,法家為一等,其他為一等。

當他利益沒受到影響時,法家高於其他,他會踐行並施展法家思想,這也是李斯在大多時候所展現出的;可當他利益受到影響時,就算是法家,也可以被他靈活地丟到一旁,就如此時。

李斯信奉法家思想,只是他更信自己的利益,所以他才會參與胡亥和趙高篡改遺詔中來。

有人說李斯是為胡亥、趙高所逼迫,才參與進來,那胡亥和趙高可真不得了,能強逼一位有實權的丞相。

更可能是李斯認為扶蘇上位會對他不利,被胡亥、趙高一遊說,自願參與,只是沒想到胡亥、趙高兇殘到連他這個合夥人也不放過,想差了一招,落得個具五刑、腰斬、夷三族的下場。

如果他支援扶蘇繼位,以扶蘇的性情,就算扶蘇不喜他,不會讓他繼續呆在大秦朝堂,十有八九也能得個善終。

但李斯太貪,貪從龍之功,貪戀權勢不去。

‘李斯既不信法家,也不忠君王,他只是忠於權利罷了。’嬴政心中評價到。

丞相王綰道:“廷尉所言甚是,確實需緩刑罰,薄賦斂,關中父老皆有此念,為人心之所向,若逆而為之,必成禍患;反之,若順勢而為,大王必能更得關中父老之心,於國有利!”

“只是緩什麼刑,薄多少賦,須得商議,不可急促間便發於天下,且還須考慮齊、楚、燕、趙、韓、魏等地。”

說到這,王綰沒再講,有些話自個兒知曉,但未得君王應允,不好直說。

見王綰停下不言,嬴政道:“丞相既有所得,何不仔細講與寡人?寡人不會因言而罪!”

王綰向嬴政一禮,這才道:“大王言還派人前往原六國各地察訪,竹簡尚未送回,但不妨一猜六國各地之民會有何念?”

“在六國中,大秦有‘虎狼’之稱,可想在六國之民心中,大秦頗為兇惡,他們會畏懼大秦,從而擔憂大秦如何處置他們。若對六國之民過於嚴苛,會使他們心中生怨,乃至於恨。”

這番話,如果在以前,王綰大概不會講,因為他知道自家這位大王是什麼性格,說好聽點叫自信強勢,說不好聽就是剛愎自負。

給他說對六國之民好一點,不要那麼嚴苛,否則會讓六國之民心中生怨,他只會覺得在他治下,誰敢生怨?那李斯也會出來反駁:以前的老秦人都能接受秦律,沒說秦律嚴苛,反而讓大秦統一了天下,這些六國之民就不能接受了?

也就是最近見大王有些轉變,王綰才敢多講一些。

聽到王綰的話,李斯挑了挑眉,但沒發聲,如果可以,他還是希望在六國之地施行原本的秦律,因為那對他有利。

但他又看得出,法家那套方法這次真出了問題,在未找出辦法前,還是先靜觀其變,不要貿然開口為好。

王綰繼續道:“因而,在治理原先的六國之地時,不可直接用現有的秦律,要做一些更改。”

目前是存稿釋出,非現寫現發,所以有時大大們提出某些問題,也沒法立即修改。個人寫書,水平有限,肯定沒大大們想的那麼完滿。感謝大大們支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