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昭唐

第342章 設樂原之盟

事件線果然還是按歷史線發展的。東軍西府盟會、各貴族一番會議,接受了聖人的條件,並執行他們開出的承諾——受唐官,以唐法治地。

作為利益交換和人身安全保證,怎麼封官令人犯難。上以問左右,皆曰:“奇力已為東軍將相,授刺史節度太輕。王爵非順而重。加宰相非禮。宜徵九卿。”

多番交涉後,下詔:

拜奇力八軍軍部大臣、吐蕃軍都管、光祿少卿,由其率軍兩萬協助平叛,並攜家族入朝為官。

奇力遵守了這個安排。

但代價是聖人指山為界,圈天寶山方圓五百里,公開下詔:封建西安侯國,以其子朔古為西安侯。

拜青海節度使蔡邦贊卓為左驍衛大將軍。

韋氏、那囊氏等貴族,皆有加封。

以東軍領土,粗置西海、貞觀、聖歷、元和、長慶五郡。

西海郡領茶卡鹽湖、大非川、赤嶺地區。

貞觀領大雪山以東、疏勒南山以北、祁連山以南、蒙谷以西的疏勒河流域走廊地區。

聖歷領巴音郭勒河流域以東、烏蘭以北、伏俟城以西的土地。

這一片是風景秀麗的西部草原,也有山地。

如無意外,以後當是聖唐在西陸的另一大馬場。

元和、長慶二郡分領吐谷渾故地北部、南部。南括西傾山、弭藥之地後,地緣上就和蜀地接壤了。當然,南部還沒打下來。那邊是另一夥吐蕃勢力,現在還在和武熊鬥法。

至此,漢魏時時期的治地,聖唐在這邊的失地,在形式上光復——根據談判,西海南邊還要讓他們繼續居住。

郡國並行體系,目前肯定只是籌辦狀態。

需要未來持續不斷的派官、移民,和吐蕃慢慢轉磨盤,才可能真正化為己地。

光化元年正月十六,設樂原。

風雪初歇,晴空如洗。

中午,聖人在設樂原大會群臣。詔書既下,沒廬奇力鬆了一口氣,便也主動來朝見了。

群臣以爵位高低,官職尊卑按序而入,上原後盡皆跪坐。只見樂府官員、舞姬、編鐘郎在御座右側奏樂演歌,此為禮。身著朝服的御史手執笏板團團站在左側,觀看君臣,是為法。

“當,當………”琵琶聲裡,在大臣武官的簇擁下,聖人在御帳前落座,出席覲見大典暨東軍西府祭祀大會。

這是大臣極力要求的。他們認為吐蕃毫無信譽,能制約他們的,只有令其對著吐蕃根深蒂固的,對他們信奉的本教諸神和巫鬼習俗殺生血誓。

有廣東仔“你對媽祖發個誓”,四川人“走,買紙,我們上城隍廟掰扯。”那味了。

設樂原兩邊,還集結了兩萬餘步騎。一方面是為了安全,更多是誇耀武力。吐蕃人欺軟怕硬慣了的,這麼大場合,你不給他們看看拳頭是鐵打的,容易讓他們心生輕視。

後世吐蕃貴族和趙官家相親相愛,小弟們卻經常找大宋麻煩——“河州、武勝軍諸族浸驕,閉于闐諸國朝貢道,擊奪般次”?說白了,不還是大宋武力不振?

貴族們覺得,把你惹了也就惹了。

此時,會場中間,多尊神靈雕塑和一頭羊頭神羱羝已經肅立。

大群吐蕃巫師、神道官正在這些雕像下唱跳rap,不好意思,走錯頻道了,是唱跳念詞做法。

作為他們最富經驗的巫師,麴氏家族的首領麴步結米擔任儀式主持。

其他巫師,各持旗幟圍著祭壇。

“聖君,開始了。”狂風席捲,趙嘉直身奏道。

“去吧!”聖人冠冕堂皇,摶手而座,對著幾個大臣點點頭。

前宰相、一直在身邊擔任顧問、李克用大敗後拜為左散騎常侍的張濬與右散騎常侍李導領著十餘名大臣,在武官的簇擁下大步走到祭祀現場。

蔡邦贊卓、麴步查、韋丹香等大領,外加數十名小族長,紛紛拜見。

“請小盟!”麴步結米大喊道。

小盟是吐蕃用於增強君臣互信的一個儀式,每年一次,雙方一起對神靈發誓我不負你,我們忠誠你的這麼一個東西。但聖人自有文明體系,他不可能下場搞這種自降身份的事。

在巫師的指引下,作為他代表的張濬、李導等大臣拔出佩劍,與沒廬奇力、麴步都子、韋丹香等男女一起鑽進圍欄,對著百餘隻狗、羊、猴亂劍砍殺。

“叮叮噹噹”的斬擊聲中,血肉碎末噴得他們滿臉都是。

“可憐的狗,命苦的馬樓!”聖人坐在那,看著一隻又一隻猴子被砍得哇哇大叫。

殺完後,眾人將屍首趕進坑裡。

吐蕃群臣在沒廬奇力的帶領下在坑邊對天舉掌:“諸神為鑑,君臣自為友,臣等與陛下曰共命。君崩,皆自殺為殉!渝盟者有如此地畜生!”

禮官喊道:“三拜!”

群臣就在祭壇下對著聖人三禮,然後分別上前,向聖人奉上珍寶。

光這一步就持續了很久,但所有人都耐心的觀看著。

今日,聖唐天子加冕為王,成為爾輩的皇帝、主人與贊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