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第94章 晟武之治終於迎來了它的全盛期!

【晟武二十一年二月,匈奴一方得知了長安的意思和態度,表示出了極度的詫異和困惑。】

【他們派遣使者再度入京,再次得到楚世昭的詔令後,意識到楚世昭的態度堅決。】

【楚世昭作為大周的皇帝,他堅持認為自己沒有女兒,只有五個兒子,要是匈奴想要和親,那就只能嫁女兒到大周王朝來,除此以外,一律免談。】

楚世昭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治理天下,大周王朝穩中向好,你一個匈奴剛打完內戰,就想要來我大周王朝這邊打秋風。

還想要娶大周王朝的女人,它居然還想偷楚世昭的女兒。

可能嗎?!

楚世昭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女兒生出來,真有那麼一個女兒,這不得好好寶貝起來。

再者,楚世昭是連找個宮女假扮成公主嫁出去的慾望都沒有。

真理只存在自己的劍刃之上。

我楚世昭乾脆先發制人,只要你匈奴人一個態度,你真心願意和親,就把女兒嫁過來,不願意嫁,那就只能說明你不是真心實意的。

而且楚世昭也只接受這樣的和親方式。

其他的方式就不用談了。

【晟武二十一年三月,楚世昭建立的東周王朝迎來了第一個王朝鼎盛期。】

【這個全新的王朝經歷了晟武早年的各類混亂,其中晟武大帝楚世昭是逐步統一南北分裂的局勢、復興了幾乎完全覆滅的前周王朝,他南征北戰,攻克了南方的起義軍,又打掉了北方那些擁兵自重的軍閥,憑藉卓越的戰功,楚世昭徹底瓦解了節度使制度。】

【在選官上,楚世昭設立了分科考試製度的選拔官員。在官僚制度上,採用《內閣制》,《考成法》。】

【而楚世昭更是以一己之力,成功地建立了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並且勵精圖治,崇尚節儉,發展生產,對社會各個領域進行一系列改革,對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起了積極的作用。】

【他大力推動了造紙術、航海術,使得大周王朝的工匠技藝得以提升,開鑿大運河,編撰《世昭新書》以流傳後世。】

【因此,大周王朝在二十餘年內,步入了全國安寧的景象,編戶人口因此大增,倉儲豐實,穰穰滿家,南北民眾都得以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繁榮景象,史家稱之為“晟武之治”。】

【你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黃金時代。】

【你的文明迎來了新的階梯。】

【晟武二十一年五月,草原經歷了長時間的混亂紛爭,如今的匈奴王庭與其說是同一個民族,不如說是一個民族集團,在這其中,不光是有匈奴人,還有鮮卑人柔然人,而統一草原的鮮卑族可汗決定稱臣內附,給晟武帝楚世昭上了新的尊號“聖可汗”。】

【而這位可汗也給他取了一箇中原名字,自稱‘宇文功德’。】

【“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

【不久之後,宇文功德將自己妻子最年幼的妹妹阿史那氏嫁入了大周王朝,推動其為楚世昭的妾室,染干可汗也給她取了一箇中原姓氏,宇文照玥。】

【而宇文功德為楚世昭所上的尊號‘聖可汗’,意指聖賢的、富厚賢德的君主。】

【從這一刻起,晟武帝楚世昭不僅身為東周的開國皇帝並且兼任匈奴王庭名義上的君主,是為中華天子兼異族國君的首例。】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臣民所到之處,皆為我大周國土。”】

【恭喜你解鎖了全新的立繪面板——晟武之治·楚世昭。】

只見畫面上呈獻了一幅全景式的鳥瞰圖,自宮殿狹長的走廊路口再到楚世昭的皇座,在宮殿的兩旁站著神色各異的文武群臣。

有捋須作思索狀,神情泰然自若的大將軍晉國公李瑾,有抱著雙臂,動不動朝著其他人的位置望去,眼神兇戾的鎮西將軍藍殊嗎,有眉眼之間冷靜異常,英姿俊容但緘口莫言的定北將軍韓顧,亦有滿目愁容,羞愧難當,暗自垂首的輔國將軍楊方,而緩步走來,一幅桀驁不馴之色的是涼州總督兼任西域都護的桓節。

文俞和桓盛站在楚世昭的左右相伴,此二人原先是楚世昭的左、右僕射,相當於左相和右相,後來楚世昭廢除了左、右僕射的官職和宰相制度,推行了《內閣制》,如今衍變成了由文俞所主導的內閣。

而楚世昭的長子楚濟邦流露出如沐春風般的微笑,與群臣相談。

可最終的畫面,卻定格在那個負眾生而立,頭戴冠冕,鎏金漆黑龍袍的帝王楚世昭的身上,最後一個短促呼吸的功夫,他回過頭來,威武霸氣地落坐在了龍椅之上。

那張曾經年輕、英姿颯爽的面容,如今變得愈發滄桑,唯一沒變的,卻是那種一往無前的鋒銳。

在楚世昭落座的瞬息,群臣立刻正襟危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晟武二十一年六月,楚世昭遣周使,前往周邊各個國家建立‘邦交’。】

【“周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周使跋扈,出使各地,以上邦之國,自認為主,以大國之使,行小國之主的權力。】

【西域三十六國不敢為敵,臣服於楚世昭的浩蕩皇威,一時之間,在周使出行後,那些所到的國家都願意以臣屬的名義向大周王朝進獻忠誠。】

【晟武二十一年八月,大周王朝的文化迎來了新的高度。】

【恭喜你觸發了新的金色機緣事件——《龍虎榜》】

【在文化日益普及,識字率得以提高,楚世昭著書《世昭新書》後,大周王朝迎來了百家爭鳴,各地世家交換家學,以此共同促進教育、文化、學習的奮進時期。】

【晟武二十一年的科舉考試中,以文學見長,行大開大合的浩然正道為治國準則的文俞臨時被任命為禮部試主考官。】

【在這次科舉之中,一共有四十餘萬的讀書人參加,共錄取進士388人,《後周書》有臣傳的有高達24人,官至六部、入主內閣的有9人,位列東周七雅士者已有4人。】

【東周七雅士,又稱為“東周文壇七大家”,由於品行兼備,文學才能卓著,得以流傳後世。】

楚世昭看了一眼,這批進士之中,大部分人都是才識高於自身的內政能力。

普遍都是70出頭的才識,然後內政能力稀鬆平常,只有40左右,極個別甚至只有30多的內政能力。

不過,也不全是這樣的情況,有個叫陸季的,其才識91點,初始內政能力就有82點。

這種就屬於上手就能用的,就是脾氣差了點。

楚世昭不怕你脾氣差,就怕你菜還事多。

其餘人就養著吧。

又不是養不起這些人。

能力差是可以練的。

指不定到了楚世昭兒子那一代,這些人的內政能力就會逐步提高,現在楚世昭主要是抓道德。

道德越高的官員,越難製造出冤假錯案,也更加負責,不容易出現貪汙的情況。

而且楚世昭現在最沒想到的就是周邊國家的滑跪速度能那麼快。

可能是南越那一場戰事,藍殊這個敢幹大事的將領,強勢鎮壓所起到的震懾效果。

既然不跑過來找事,還跑過來給楚世昭認兒子,當兒子輩了,那楚世昭也沒理由出兵。

打這些窮得要命的老弟,可能動員消費的經濟,都比打下他們要划算。

【晟武二十二年,大周王朝的民間開始有普通的百姓陸陸續續嘗試對外航海,不久之後,一個名為‘夷島’的地方被發現,你將其取名為‘臺灣’。】【而這樣的行為,雖然進一步加速了民間的造船業,拓展了航海術,也讓很多冒險的人死於大海之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