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到楚世昭所得到的成果,桓奕也很震驚。先不說汪池這次航海的收益。
就是大運河開鑿的這項工程來講,桓奕從來就沒遇到過百姓能夠自發跑過來幹活的情況。
可看到了楚世昭給出來的待遇,她不得不釋懷。
桓奕的二兄桓節在涼州的建設和開發,那都是把羌人一頓胖揍以後,拿這些羌人當勞工,往死裡讓他們幹活,不幹活不給飯吃,幹活了也給勉強能活下去的糧食,所以羌人動不動就會出現逃跑的情況。
楚世昭這是真僱傭民夫來幹活的,而不是把民工當成自己的免費勞動力和奴役。
那確實對百姓來說,這是恆古未有之恩主。
就簡單地舉個例子。
楚世昭手裡有五百萬兩銀子,他要找人辦事,於是就把五百萬兩全部給出來,說你們有沒有能辦事的人,能辦事就拿錢,錢管夠,整個流程透明乾淨。
他是那種不藏私,一定要辦事的。
有多少出多少,只要你能辦成事,他經濟支援,權力支援,就連立場也支援你。
而這也是汪池為什麼航海能成功,這是人楚世昭信任對方,又是放權,又是相信汪池能辦好事,給了太多太多的助力。
相比起楚世昭那個父皇永晉帝,那是五百萬兩在手上,摳摳搜搜自己拿四百萬大興土木,修一修皇宮,再拿出一百萬兩,找人辦點事,手下人拿到一百萬兩,層層剝削,小手一個接著一個,到百姓這裡,只剩下了十萬兩,而這十萬兩,還不一定給百姓用上,可能買些摻了沙的稀飯,讓那些民工吃這些東西,差不多就當成工錢,逼著人家幹活。
苦一苦百姓,罵名大家分著擔。
這樣一看,真是人比人氣死人,這皇帝之間,的確是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讓桓奕銳評吧。
她那個阿公永晉帝,要是當不好皇帝,不如趁早退位,到時候大家提著刀讓你下去,扶持楚世昭繼位,你一個做皇帝的,面子也不好看,昭哥的面子也不好看。
就目前的發展來看。
跑晟武一朝當狗,都比在永晉一朝當人要來得強。
狗都能在晟武一朝吃飽,而普通的老百姓在永晉一朝都快要餓死了好嗎?!
想到這裡。
畫面再度一滯。
【晟武二十年,楚世昭在宮中開始著書,他決定將自己治國的方略,今後數十餘年的發展要綱和基本思路全部安排在他所著的書籍之上。】
【對此,他將這套治國之法,稱之為——《世昭新書》。】
【《世昭新書》是楚世昭結合了其前半生軍事生涯、在自我總結並創新了他的軍事理論後的成果。】
【而《世昭新書》前半部是兵書,後半部則是政略治國之策,甚至還有很多稀奇古怪,未有人知的各類雜論。】
【經過判定,根據楚世昭現有的文成韜略、軍事才能、治國理念、遠勝時代的眼光,《世昭新書》將成為‘東周’時代最為知名的兵書,為後人所熟知。】
【該兵書的品質最終鑑定為——名垂青史。】
只見一本金光璀璨的兵書出現在了楚世昭的視野之中。
緊緊盯著畫面的李鳳寧,她的目光逐漸陷入了呆滯。
她做夢都想自己弄一本流傳千古的兵書,以此來證明她在軍事方面卓越的才能。
而楚世昭一下子就鑄就了一本可以名垂青史的兵書。
【你一時好奇,決定觀摩楚世昭所寫的兵書,當你看完了開頭的幾段話後,你不由驚歎——“觀諸兵書,無出此書左右。”】
【你的統率能力,在查閱了這本《世昭新書》的開頭篇目後,得以提升3點。】
不是。
你大周王朝的祖墳冒青煙了是吧?
李鳳寧想過楚世昭很厲害,因為先前李氏傾力幫助楚世昭,他們一起也取得過天下,可是李鳳寧沒有想到楚世昭這一次能厲害到這種程度啊。
這次楚世昭的發家史,在史書上都不知道可以能開多少頁,在李鳳寧看來,至少三四頁都寫不完楚世昭的文成武功。
【晟武二十一年,草原上的匈奴人互相征戰,終於在一位可汗的率領下,統一了十餘年的紛爭。】
【看到了日益強盛的大周王朝,匈奴人為了表示自己態度的友好,希望能夠和大周王朝恢復和親的制度,以此保全兩家之好。】
【楚世昭同意了此事,並催促匈奴一方的新任可汗儘快將自己的女兒送入長安,方便兩家達成同盟的關係。】
?
???
李鳳寧多看了一眼,以保證自己沒有看錯上面的文字以及不斷進行著的畫面內容。
前周王朝的和親,難道不是大周皇室把自己的公主給嫁給匈奴人嗎?怎麼到楚世昭這邊,直接是反過來了,和李鳳寧想象中的和親畫面不太一樣。
為什麼是匈奴可汗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長安來?你這是幾個意思啊?
翻天了還?!但是李鳳寧看到這裡,身為主戰派的她還是挺爽的,前周王朝天天和匈奴人搞什麼和親和親,把自己公主嫁過去,面子丟完了快,問題是和親也沒效果,匈奴人該打大周王朝還是要打的,完全沒有把和親當回事,一點都沒有契約的精神。
如今,我大周王朝兵強馬壯,這規矩啊,是要變一變。
豈有我大周王朝嫁公主,沒有你們匈奴人嫁公主的道理?!幹得好!不對!
等一下。
那他孃的匈奴人嫁公主,嫁給誰啊?李鳳寧的臉色忽然之間徹底漲紅了。
這不能還是嫁給楚世昭的吧?
你楚世昭都幾房了?
怎麼還嫌不夠啊?!
第二更晚了。
這是11號的更新。
上一章補了些設定說明,所以有點水,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