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在吳文深入分析‘震盪鍛造法’的奧秘時。
由李世民親自主持的‘科舉’也悄然步入了尾聲。
所有考生的成績,均由吳文在虛擬空間中精心設計的評估機制進行裁定。
這一機制考慮的因素繁多,但核心在於評估考生是否真正擁有一技之長,技能的完整性如何,以及掌握的熟練度。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為虛擬空間提供充足的資料資訊。
同時,考生的思考過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能為虛擬空間貢獻寶貴的算力!
對於那些腹中空空、試圖矇混過關的考生,評估機制自然會毫不留情地給出不合格的評價。
而那些身懷絕技,且經過長期鑽研、不懈努力的考生,無論他們的技能是微末伎倆還是高深莫測,在評估機制面前,都將獲得合格的評定。
至於想要獲得高分的考生,則取決於他們在思考過程中能提供多少算力。
算力低者,評分稍遜;算力高者,評分自然水漲船高。
吳文之所以設立這樣的評分機制,是因為在他看來,技術技能並非最為關鍵。
最為重要的,是個人對技能的鑽研過程和鑽研程度。
善於思考、勇於鑽研的人,才是真正具有潛力的人才!
—
鐵塔之上。
李世民如天神般威嚴地俯瞰著下方,對著所有參加科舉、考研結束的考生說道:
“此次科考已畢,爾等可退。”
“至於結果如何,朕不會公開公示!”
“透過者,自會收到朕的召見。”
“但若三日內,未得朕之召見,則代表爾等未透過,可自行離去,離開長安。”
言罷,李世民的身影在天空中逐漸暗淡的光線中緩緩消失。
“所有人不得擅自行動,有序離開!”
在宮內禁軍的指揮下,內苑校場中的眾多考生按照來時的路線,有序地被帶離皇宮。
沿途中,他們不再像初來乍到時那樣,好奇地打量著皇宮內院,而是三三兩兩地小聲低語。
因為剛剛科考時的場景太過奇幻,對他們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衝擊,直到現在他們仍未完全緩過神來。
“坊間都說,陛下德不配位,皇位乃殺兄弒父所得,但今日看來,皆是謬論。”
“是啊,陛下分明就是紫薇星下凡,真正的真龍天子,否則怎會擁有如此神通?”
“現在想想,若是自己能得到陛下重用,說不定將來還能追隨陛下去往天宮做官,成為天官!”
“……”
“哎~你考得如何?覺得能得到陛下重用嗎?”
“不知道,我只是個藥師,擁有一些家傳本事,祖傳了幾個藥方,頗有些神奇功效,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就是不知陛下能否看上我!”
“……”
在眾人竊竊私語的交談中,他們離開了皇宮,各自散去,回到自己在長安城落腳的地方。
由於並未強制他們不得透露科考時的訊息,因此很快,科考時發生的事情便迅速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並如同插了翅膀一般飛快地向外擴散。
那些沒有親身經歷過、親眼所見的人,在聽到這些訊息時,第一反應自然是不信。
但由於訊息傳遞得如此真實,且所有參加科考的考生口徑如出一轍,因此他們不得不相信。
於是,皇帝李世民的威望瞬間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
—
隨著夜幕降臨。
熱鬧的長安城逐漸平靜下來。
一間小客棧中,一位年輕人懷著些許忐忑與緊張的心情躺在床上準備休息。
他便是在科考中展現出‘震盪鍛造法’的人。
他名韓明,出身寒門。
這門鍛造之法,是他曾在祖傳的舊籍中無意中發現的。
因為當時覺得頗為奇特,所以還專門研究了一番。
今日科考,他憑藉著自己平日裡就敏銳的直覺,發現了‘考場’的不同尋常之處,然後便將這門奇特的鍛造之法展現了出來。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引起陛下的注意?
若是能,那麼他韓家便能在這一代他的手上再次輝煌起來。
在這種等待的心情中,韓明緩緩地進入了沉睡。
但就在他入睡的那一刻。
他突然發現自己出現在了一所巨大的宮殿中。
四目張望,快速地打量著四周,發現在這宮殿中除了他以外還有數百人。
這些人中,有十幾個人韓明是見過的,就是今天白天和他一起前去科考的人。
如此,他便猜測,在場的數百人應該都是白天參加科考的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