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兵一路追殺,從京城的天潢貴胄,一路逃亡成喪家犬的鐵桿莊稼們終於可以發洩一下心中淤積的瘋狂了。
他們血腥的掃蕩一個個村莊。
儼然當年入關時候的老祖宗們附體。
而且這也不僅僅是感情和利益問題,畢竟他們之間還有系統的不同。
胤禩很清楚,他要衣冠西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衛拉特聯盟,或者說目前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的態度,這時候衛拉特聯盟裡面杜爾伯特已經完全被準噶爾部吞併,土爾扈特因為當年和葛二蛋他爹不和被迫西遷,和碩特則控制著高原,目前的拉藏汗本身就是與大清合作。至於策妄阿拉布坦理論上依然是大清附庸,雙方在合作搞死葛二蛋之後,暫時就處於這種理論上臣屬,但實際上策妄阿拉布坦掃蕩西域的各方勢力,尤其是按著哈薩克暴打,同時阻擋沙俄南下,逐步發育成西域霸主的狀態。
而且現在他已經基本上成功了,已經開始插手高原,原本歷史上很快他就派兵進入高原殺了拉藏汗。
並正式引發他和麻哥祖孫三代的戰爭。
如果他不允許胤禩踏入西域,那胤禩只能拼死一戰,就算能打贏也必然是損失慘重。
他們總共就那麼點人口,真死傷個幾萬士兵,以後就算進入西域,也很難有希望再打贏其他勢力,要知道西域可不只有準噶爾部。
所以胤禩努力去爭取的,只能是策妄阿拉布坦接受他,而且雙方在地盤分配上其實沒有衝突,他西行只能去南疆,畢竟跟隨他的這些不是遊牧民,而目前策妄阿拉布坦控制的是北疆牧區。
完全可以並存。
無非就是誰向誰臣服而已。
胤禩當然不可能向策妄阿拉布坦臣服,但他可以接受和後者的平等聯盟。
所以……
他需要一個可以稱為大義的旗號。
大清皇帝御駕親征,西狩弘揚佛法,絕對的大義,然後以此拉攏其他蒙古部落並形成對策妄阿拉布坦的道德制高點,讓後者手下的屬民也相信他,最終逼迫策妄阿拉布坦接受這種並存,剩下就是合夥出去搶,只要能合夥出去搶中亞那些小國,利益自然就能解決剩下的。
那第一步就要證明自己對佛祖的虔誠,用血來證明,用一個個京觀來證明。
就在胤禩滿懷壯志,開始他的衣冠西行時候,遼東的四阿哥也在為生存而戰了。
天兵已經分海陸兩路北伐,從山東起航登陸旅順的天兵,輕鬆碾壓了清軍的拼死抵抗。
所以清醒的認識到,自己那幾萬八旗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兩個軍天兵後,四阿哥很乾脆的宣佈稱帝,至於理由當然是杭州的大清皇帝已經駕崩,他大哥被押到揚州凌遲了,這樣他稱帝也就沒毛病了。總之這位大清皇帝陛下,面對天兵的北伐,最終在登基後選擇了巡幸朝鮮,然後輕鬆擊潰朝鮮的抵抗,在天兵光復瀋陽的同一天進入平壤。
然後在天兵到達鴨綠江畔的時候,他就已經駕臨漢城了。
大清朝鮮國王率領臣民很雀躍的跪倒在迎恩門,恭迎他的皇帝陛下駕臨,並搬出他的那座小宅院,作為皇帝陛下的行宮。
不過讓他長出一口氣的是,皇帝陛下並不是看上他這窮地方,皇帝陛下只是要御駕親征,討伐倭國而已。
但他得準備船隻和物資,甚至還得派兵跟隨。
當然,這個可以接受,畢竟無非搜刮百姓,又不是要他割股奉君。
總之在天兵止步鴨綠江後,大清皇帝陛下也在他的屬國朝鮮,開始籌備禦駕親征討伐倭國。
說到底四阿哥也沒別的選擇,就算他佔據朝鮮也沒用,天兵進入朝鮮又沒什麼難度,他在瀋陽都抵擋不住天兵,難道在朝鮮就能抵擋?天兵的優勢是碾壓性的,實際上別說現在天兵裝備優勢,就是給天兵換上冷兵器,四阿哥一樣也抵擋不住,民兵化讓他需要面對的是數以千萬計可以投入戰場的青壯。
而且狂熱的鬥志讓這些青壯基本上都無視死亡。
給他們根長矛,他們都能迎著大炮衝鋒。
所以四阿哥很清楚,他就是霸佔朝鮮,也無非就是明年準備再次逃亡,既然要逃,那索性逃個徹底好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也是關鍵的問題,朝鮮太窮了。
窮到很難讓人相信,這種破地方能養活他們。
可憐看到朝鮮國王的日常飲食,就連四阿哥這麼簡樸的人,都感慨這也太寒酸了。
但倭國不一樣。
至少在四阿哥看來倭國還是很有錢,實際上清朝一直在從倭國換銅錢,以至於倭國的寬永通寶在清朝還有大範圍的流通,把十全老狗嚇一跳,還以為有哪個造反的居然囂張到自己鑄錢還能大量流通。而清朝官方也一直在從倭國進口銅用於鑄錢,大名鼎鼎的皇商范家就是專門搞這個,每年進口數百萬斤,更別說從明朝就大量流入的日本白銀了。
所以在四阿哥看來,倭國是真比朝鮮富有的多。
這麼有錢的地方為什麼不去搶,以他手下八旗實力,再加上抓的朝鮮炮灰足夠掃蕩倭國。
最終他就這樣延續了大元的夢想,開始準備以朝鮮為跳板,登陸倭國開始他的征程。
而另一個大清皇帝,也就是避暑山莊莊主,他的結果倒是很簡單,他在天兵的圍剿中兵敗,又實在不想過逃亡的苦日子,乾脆自己把避暑山莊燒了,然後把后妃們和自己一起鎖在房間裡,一邊快活一邊等待大火蔓延過去。
雖然圍剿他的天兵只有一個旅。
最後只在廢墟里找到一些都炒成炸雞狀的屍體。
至於大將軍王在山西負隅頑抗,他也是唯一一個真正拼了的,甚至在太原組織死守,為了激勵士氣,他把那些皇商們全抄了,把後者的金銀珠寶甚至女人都分給士兵,倒是因此獲得了士氣的暴漲,還主動迎戰天兵。太原城下五千多清軍騎兵強沖天兵,最終丟下三千多具死屍造成十二名天兵陣亡,成為我大清對天兵的唯一重創。
當然,太原最終還是沒守住。
大將軍王帶著殘兵敗將在城破時候突圍逃亡大同,但在寧武關被另一路天兵截住,最終被亂槍打死了。
身中近百槍。
都快被打成篩子了。
茅麓山。
白羊寨。
這座崇山峻嶺間的偏僻小村寨,如今已經算是人山人海。
為了能讓仙尊的移動行宮上來,長江兩岸十幾個縣的民兵全都趕來,專門修建了從興山到這裡的大路。
當然,同樣也是來朝拜仙尊。
所以此刻在這裡的,甚至還有從重慶等地趕來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