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們,求你們別再爬出來了

第93章 我好快活啊

事實上接下來大元各地色目叛亂不斷……

真假已經不重要。

反正結果都是被鎮壓。

男丁超過車輪者被殺,婦孺被參與鎮壓的瓜分為奴,財產當然籍沒,至於籍沒前有多少被瓜分了,這個就沒必要深究了。

總之也不能不給大汗留一份,大汗的權威還是要尊重。

當然,忽必烈也不會關心這個。

他正與大明女皇,還有作為調停人的大宋皇帝,一起在開封進行三皇會呢。

雖然大宋皇帝目前的疆域堪比君士坦丁十一世,而且其本人之前其實是在大都做寓公的,但現在他就是與大元皇帝,大明女皇平起平坐。這個大宋皇帝其實是宋理宗親弟弟,宋度宗親爹,作為趙家元老級別,已經七十多的趙與芮其實也是必然選擇。那些宗室都清楚這個皇帝無非就是個類似後期漢獻帝的存在,最重要的就是懂事,而趙與芮在這方面記錄良好。

開封。

三位皇帝並排而坐。

中間當然是大宋皇帝,這可是在大宋都城。

大元皇帝在右邊,而他另一邊是一萬蒙古重騎列陣。

精甲曜日,旌旗如林。

但這也只是勉強維持顏面。

畢竟坐在大宋皇帝左邊的大明女皇身旁是兩條龍,另外她其實也帶著三千明軍騎兵,統帥則是呂文煥,畢竟從襄陽到這裡最近,而且襄陽軍團也是原本宋軍戰鬥力最強的。至於呂文煥真沒什麼可說的,他對得起大宋了,雖然不能把他和張珏,李庭芝等相提並論,但也真沒什麼可指責他的。

另外他們也順便來拜見岳飛,這些絕大多數都是岳家軍後代。

而在三位皇帝面前,則是一幫各自隨行大臣,在共同商議和約,大明方面是首輔張珏為首,大元方面則是接替阿合馬的中書右丞和禮霍孫為首,他也是真金親信,儒化派主力,忽必烈的手下目前以知樞密院兼左丞伯顏為主,但他坐鎮和林,另一個重臣安童被昔裡吉俘虜然後送到海都那裡軟禁。

同時被俘的還有忽必烈兒子那木罕,不過被送到金帳汗國軟禁。

忽必烈在這邊真拖不起。

金帳,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其實已經結盟在進攻他。

還有個蒙古大汗系統內部自立稱帝的昔裡吉集團。

剩下伊兒汗國坐觀。

而大宋當然也是丞相了,這個丞相是岳飛,他也不準備再跟著楊豐,作為大宋的守墓人,他準備在這個鼻屎大小國安度晚年,但岳雲接下來會跟著大明女皇,未來的大明還得需要這種猛將開疆拓土。

向南啊!南邊有廣袤土地。

至於倭國,這個扔給大元了。

“三位陛下,這是和約草案,三位陛下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的?”

楊豐笑著說。

然後三位丞相分別將和約草案呈給各自皇帝。

草案內容並不複雜。

就是明元以宋金隆興和約確定的分界線作為分界,東起黃河,西至崤山然後轉向西南再以大致原本歷史上紹興和約的西部邊界,當年宋軍雖然在金軍南下後撤出洛陽,開封,但控制著山東南部,最終議和時候金國以河南這片交換了山東。

直到金海陵毀約南下。

現在還是以這條線,但中間摳出原開封府所轄的開封,祥符兩縣算作大宋疆域。

明元共同保證大宋安全。

我們仨天下無敵啊!

同時規定各方邊境開放,互相保證對方商旅安全,包括沿海港口,至於稅收那個不會干涉,但任何情況下不得封閉邊境。

這對大元有利。

他們更需要大明的商品。

尤其是糧食,實際上這段時候阿剌罕主要工作,就是突擊從南方運糧。

當然,大明也需要大元的牲畜,尤其是馬匹。

大宋……

大宋未來就是自由市了。

岳飛也是懂商業的,明元之間不可能真正毫無保留的互相開放邊界,但宋元,宋明之間可以,所以未來開封必然是南北之間一個特殊的商業中心,這裡本來就是這種定位的。

除了邊界劃分,還有勢力範圍的劃分。

陸地上不用說了,南歸明,北歸元,主要是海上,倭國歸大元征討,剩下歸大明,但大明商船不得前往伊兒汗國貿易,也不得接受伊兒汗國的商船,另外包括馬穆魯克。簡單點說就是大明商船不得進紅海和波斯灣,也不準接受這些地方商船的靠泊,這樣大元可以透過絲綢之路,控制這個方向的貿易。這對大明是不利的,畢竟這個方向上的貿易是重點,鄭和下西洋就是去那裡,但女皇陛下同意了。

和談嘛!總不能一點不讓步。

以後所有色目商船全部禁止進入大明港口。

目前大明的所有色目人同樣驅逐。

大元都驅逐了,大明當然也得驅逐,而且人攆走就行,財富不能帶走,不過這種和約也耽誤不了貿易,無非就是在南洋交易而已。

“這才是玉宇澄清!”

楊豐欣慰地說。

三位皇帝陛下互相看了看。

“既然如此,就依著這個寫吧,要用漢蒙文都寫上,都寫在一起,三份,咱們都在上面簽名行璽,以後各保留一份作為後代依據。”

女皇陛下儼然懿貴妃附體般說道。

“如此甚好。”

大宋皇帝趕緊說。

“就依陛下吧!”

忽必烈說道。

就這樣明元宋開封和約確定。

緊接著那些大臣們開始寫正式的和約。

三份和約都用羊皮紙,上面內容分別用漢蒙文字書寫,然後三位皇帝在三份和約上全都簽名蓋章,三家各保留一份,就這樣明元宋議和完成,三國並存的局面確立。而接下來元軍會全部從南方撤出,實際上已經在撤了,阿里海牙已經撤過了淮河,他是庭州的高昌回鶻佛教徒,不是色目,高昌回鶻一直到東察合臺時候才綠化。

當然,不肯綠化的都變成埋在沙子裡的枯骨了。

阿剌罕接著也會北撤。

石抹良輔會帶著水師撤出浙江,不過他還得先接上李恆。

而撤回的元軍會緊接著調往西域。

“國師,女皇看起來並不滿意啊?”

看著乘巨龍離開的大明女皇,大宋皇帝小心翼翼地說。

當然,他是替忽必烈說的。

“無妨,她只是原想一統南北,被我攔住,難免有些不滿。

不過你們放心,既然已經簽了和約,那她就會遵守的,若她毀約,以後迴天上面子也不好看,人間對她來說無非遊戲而已。”

楊豐說。

忽必烈臉色明顯輕鬆了。

這時候和禮霍孫湊過來。

“有事就說,在國師面前還有何避諱?”

忽必烈看著他欲言又止的模樣,沉著臉說道。

“陛下,石抹良輔急報,蒲壽庚勾結軍中色目,刺殺李恆,自稱大明泉州知府,李恆之子李世安逃出後召集兵馬反攻,攻破泉州,蒲壽庚一族及城中色目皆被其誅殺,蒲壽庚本人亦被其凌遲餵豬。”

和禮霍孫趕緊說道。“和約已籤,自今以後那裡如何與大元無關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