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的策略很明顯,5號持球突破,6號爭搶籃板二次進攻,趙響什麼事不做,釘死陳放。
薑還是老的辣,鄭老頭一眼看穿了政法隊的七寸。
陳放對應策略就是帶著趙響去找5號。
破解人盯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水攪渾,他找5號,趙響繼續跟著,那就是教體3打4,這買賣很划算。
教體無功而反,陳放想去接球,趙響纏了上來,底線發球的猶豫了下,陳放喝道:“傳。”
朝著底線就奔,幾乎手遞手拿住球,陳放順勢沿著底線往右側奔去,趙響橫向去攔截。
他知道這小子速度很快,老頭給的命令就是掐死他,這是他第一次當外援,必須要表現出過人實力來,否則後面的路,就難走了。
面對高速運球的人最好的方式是跟隨,而不是設卡,那隻能會被當木樁一樣過掉。
陳放餘光一直在撲捉趙響,見他在自己前進方向設卡,一個誤導運球把他晃開,沿著中間朝前面衝。
趙響發力狂追,幾步就追到跟前,伸手就去幹擾。
沒得他鬆口氣,陳放一個半轉身銜接重置步,不僅甩開了他的手,還再一次站在他正面。
沒等趙響開心,只見眼前一花,陳放一個交叉步再次把他過了,而他在連續變換重心下,平衡再也控制不住,身體向前傾倒,像蛤蟆一樣,趴在地板上。
陳放這幾個動作行雲流水,在其他人眼中,跟耍猴一樣,把15號活生生晃趴在地上。
“好球感!”一直關注陳放的教體主教練鄭老頭渾濁的眼睛亮了起來。
作為老古董,他其實很不喜歡現在的年輕人花哨的運球,而陳放至始至終都是用簡潔的運球加腳步來調動防守人,這就是他最喜歡的後衛,讓人覺得很踏實。
可這個讚歎沒存在半秒,老頭就大罵起來。
晃掉趙響的陳放,在距離三分線一米開外,張手就投。
穿心一箭,扎得老頭血壓都上來了。
“補防,你幹嘛呢?”不得不佩服這位老者,六十多歲的人,中氣十足,對著5號就責問。
路過剛爬起的趙響,陳放沒有去招惹,怎麼打崩一個人,不能一味猛藥,而是要有火候。
教體的三叉戟終究實力高出一檔,5號拿對手發洩,硬鑿進去,打了個2+1。
沉寂很久的教體那邊看臺,歡呼起來。
陳放沒啥反應,現在就是拼持續火力,他要做的就是爭取每一個回合,都要得分。
同時,他要分配好體力,持續控球過於消耗。
但為了躲避對抗,他又必須要提速,儘量避免身體糾纏。
主動前跑,示意隊友運球,趙響陰沉臉,寸步不離。
看了大半場,都以為陳放是個空位,其實對於前鋒的無球跑位技術,他也不差。
很多球員跑位都以為從左去右,從上去下,反覆繞人便可,但這只是表象,或許能跑出幾個空位,但只是種巧合。
如何跑位,第一原則就是遵循強弱側,從強側點發起,去持球人視野能及的弱側位置。
並且跑位是有黃金節點,當強弱側變化的兩秒內,你的跑位是有效,這需要自身對球場每一刻站位有清晰的認知和判斷。
另外,所謂的傳切,順下,都是遵循這原則。
持球者為強側,當把球傳匯出去,強弱側就發生改變,自身變成弱側,再次得球,攻擊,完成一次無球跑位,這就是傳切。
順下同樣如此,為持球人進行掩護擋拆,兩者距離近視為一體,即為強側,掩護擋拆順下,得球攻框。
把強弱側邏輯搞清楚,你的無球才能跑對。
很多業餘球手,傳完球,原地不移動,不去做順下或則上提的移動,只是單純作為一個傳導支點。很多人不知道球商這個具體指什麼,其實這種細節就能判斷定性。
陳放先是站左側翼,任憑趙響如何幹擾他,就像風吹樹,枝葉在晃,但樹紋絲不動。
他看到運球人過了中線,立刻迎上,接球后馬不停蹄的傳給另外一側的隊友。
順著持球人此刻的站位,陳放從弧頂筆直跑下去,跑過罰球線的6號就往一拐朝著右側猛然加速,對著同側持球隊友就喊:“傳!”
隊友下意識傳了過去,他還在思考陳放怎麼就從弧頂跑到底角,就聽到替補席一片喝彩。
“好傳!”陳放從他身邊跑過,拍了下他後背。
糊里糊塗刷了個助攻,隊友跟著往回跑,並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無腦傳,想那麼多幹嘛,給大腿完事。
那邊,鄭老頭喊住鬱悶的趙響,也不說話,就是用手指了下他腦袋,彷彿在說他沒腦子。
“沒下次了。”趙響紅著臉保證。
教體5號被陳放連續進球刺激了,終於來了一次單幹,連續運球后幹拔投進一個三分,進了球后的他,對著不遠處的陳放吼了一聲。
但他這痛快勁還沒散下去,就看到陳放呼叫兩個掩護後,也在三分線外回應一個三分。
看著球穿框而過,5號感覺一陣沮喪。
“嘟嘟!”鄭老頭終於忍受不了全隊的防守,喊出了暫停。
“老郭,你說這21號是哪個大學的?”
郭鵬擦在臉上的汗往下走,跟自己的好哥們朱博道:“我覺得陽光組和專業組各一半機率,反正我們廣大的後衛沒有他厲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