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球星夢

第45章 旭日戰法

回到學校,到了球場,居然看到孫樂賢正在搗鼓dv,湊了上去,問道:“這是要幹嘛?”

嚇得差點把dv掉地上的孫樂賢回頭一看,便大怒:“怎麼每次你都跟個鬼一樣!我要是心臟病死,一定是害的。”

“抱歉,抱歉,習慣了背後偷襲。”

“你這是要拍攝?”陳放趕緊轉移話題。

“廢話,訓練也要錄影,事後覆盤才有結論,你懂不懂?”

“有道理。你搞吧,我先去忙別的。”

其實當看到陳放回來,大家都陸續停了下來,因為本身今天就是要開始做針對性訓練。

從開始知道對手是誰,就要開始重新調整訓練的內容,但陳放腦海並沒有太好的主意,畢竟他不是科班出身,所知道的,也是經過十幾年的野球所得來的,在經歷了南安這場比賽後,陳放對自己的戰術素養和認知,也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

他喊孫樂賢來,未嘗沒有藉助的念頭,畢竟多個人,就多條思路。

“閃1?這鞋不錯!後衛靴!”黃堅就看了一眼,馬上誇道。

陳放頗為驚訝,瞧不出黃堅還是鞋品玩家,對於鞋,陳放自然有心上人,不過這個心上人還沒出生,或則過於昂貴,只能按捺住內心,等以後再圖。

“透過兩場比賽,我發現我們球隊一些問題,馬上就要跟附中打,我們得儘快彌補上。”

“現在我們先進行一個趣味性的全場訓練。五對五,有個限制,就是不能運球,只能透過傳球來推進。”

“10分一輪,每輸1分十個俯臥撐。”

“現在我公佈下分組。楊杉,嶽綱,劉風,夏文,白龍,你們五個一組。薛衝,黃堅,文卉,胡飛,葛遠,你們一組。何朗,樓慶,你們2個做替補,隨時上場。”

“這個訓練的是你的視野和跑位,要迅速出球,否則很容易被包夾,另外你的策應很重要,互相之間的關聯性,要做到有效,大家打起精神來,這個訓練是我們這個週末重點訓練內容。”

拍著手,示意大家迅速開始,然後陳放回到看臺上,此刻孫樂賢正在那發呆。

“你對戰術有研究嗎?”

孫樂賢警惕的回答:“很膚淺。”

陳放把手搭在孫樂賢肩上,輕笑:“別謙虛,跟你說個常識,電燈泡要亮,電壓就要穩,一閃一閃很容易燒了電絲。”

本意是想表達戰術就是電壓,只有穩定的戰術體系,才能支撐住比賽。

但孫樂賢聽成威脅,瞪大眼睛驚恐:“你不是要拿電棍來電我吧。”

“我們沒有心靈感應啊,你這理解能力。”陳放拿起戰術板,邊畫邊問:“你看,如果我們要更多的攻防回合,那對手會怎麼壓制?”

“壓底線發球,打內線得分,後場留人,切斷鋒衛接球,讓內線去持球。”孫樂賢如數家珍。

“這麼多?”陳放意外了。

“你看。”見陳放不相信,孫樂賢搶過戰術板,畫道:“底線發球,通常是兩人去接應,如果我用三個人的話,很容易進行包夾延誤,就算成功發出,半場8秒都很容易違例。”

“這是最通常的遏制手段。”

“如果加上打內線,求命中率和籃板壓制,你的快發也出不來。”

“還有我去包夾你的後衛線,四個人去,放掉你的內線,讓你高個接球,他敢運嗎?他能運那麼遠嗎?”

“總之,遏制高回合有很多辦法。”

“那如果反制呢?”陳放見孫樂賢說得頭頭是道,便虛心求教。

孫樂賢得意起來,能讓陳放面露誠懇,這極大滿足了他的自尊心,於是也不藏著掖著:“其實這就是一個破緊逼的衍生戰術。”

“2個能攻能控的後衛,甚至三個後衛,局面就好很多。”(國字號喜歡上三後衛就是為了破緊逼)“一個後衛去發球,一個後衛加個前鋒去接應,這三個人就能比較順暢把球運過半場。”

“那如果沒有怎麼辦?拿我們球隊來說,我和楊杉兩個人,這緊逼怎麼破?”

“如果這樣的話,就是你去發球,然後迅速進場,去做接應一方,只要你控球技術好,也不是難事。”

“那如果對方對我進行全程盯人領防外加包夾呢?”

孫樂賢愣住,遲疑問:“有這麼誇張嗎?”

“上場南安就這樣啊。”

孫樂賢搓著手:“我一直沒看你的比賽,其實我對你蠻好奇的,也有人問我要你的情報,可惜我沒有。”

“問你要,不是很正常嘛?”

“開價都四位數,可惜。”孫樂賢很沉痛。

“等我們打完附中,你再去賣,到時候我們五五分。”

“切,那就不值錢了。我們不是專業的,能分析出的東西,別人到了現場,也能看出一二,你去體育中心打的時候,都會來。”

“哦,蠻期待的。”

見陳放一點都不緊張,輪到孫樂賢奇怪:“我說你一點都不擔心嗎?實話跟你說,n6聯盟裡面很多都是職業苗子,他們來南陽,就是純粹想找個偏僻的地方發育。”

“你知道挺多啊。”陳放假裝不在意的隨口問。

“呵,又想套我的話?算了,其實我也知道的不多,就當打發時間吧。”

“首先跟你科普我國的籃球勢力分佈,第一人才庫在東北,第二就在山東,第三在xj。”

“這三個地方出的苗子,基數大,是符合職業的靜態身體素質標準。”

“其他地方我也不清楚,我們就說山東吧。”

“山東大大小小的青訓俱樂部、體校有十幾家,你別覺得少,其他省幾家都沒。他們的梯隊是u9開始,知道為什麼是u9嗎?”

陳放搖頭,這還真不知道。

“因為骨齡測身高,u9開始,是比較準的。”

陳放一點就透,當即明白了。

“所有的苗子,都是大概在八九歲開始,接受比較系統的訓練,根據骨齡測試,父母身高演算法,能大致瞭解未來的身高,誤差基本在5-8厘米之間。而能被選中的提標準是190,185以下就基本要被拒了,除非家長願意支付培養費和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

“我們山東很多俱樂部一方面跟學校有比較深的關係,會把好的苗子放在學校進行文化培養,也會形成內部的迴圈賽來打磨和淘汰。”

“非常的苗子,基本就不會出現校園,除非學校跟俱樂部是深度捆綁,一般都是壓在俱樂部裡面培養,然後會在u12開始,向全國各職業俱樂部兜售這些苗子。”

“收取一定的培養費,週而復始。”

“那n6也還是如此嗎?”陳放問道。

“更復雜,現在俱樂部比較有錢,會自己建立梯隊,然後再撒出去,透過寒暑假回流來考核和提升。”

“n6,有青訓梯隊的人,有體校的,也有專門搞青訓苗子的小俱樂部。”

“比如你淘汰的南安,他就是專科高職,前生是中專學校,然後現在有民營入股,會從各地挖掘人才,然後根據成長層層培養。”

“那附中呢?”

“附中其實沒背景,都是靠學校的資金來支撐,他們的表現一陣陣的,可能今年好,明年就很差,不像越湖泰湖,年年都很穩定,因為人才多,源源不斷的來。”

“沒了?”陳放等了半天,沒見孫樂賢開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