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謝謝金老師,主要我對擔心合同會限制以後的發展。”陳放也開門見山,他現在是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太有城府反而不是對的。“其實就是不自由,是吧。”
“對,是的,怕以後不自由。”
金源笑了笑,他看向老書記,後者神色沒有變化,便道:“其實你的顧慮是正確的。”
“但是這裡有個邏輯上的思維,需要跟你先說清楚,你再反過來看待這個顧慮。”
見陳放點頭,金源繼續道:“首先,職業就是意味是種商業行為,商業最好的約束就是合同。”
“俱樂部培養一個人,所花費的金錢和時間,包括你所佔的名額,這些都是實際存在的支出。”
“是的。”陳放贊同道。
“那作為你,你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
“從互相關係上,俱樂部不是搞慈善,它的首要目的就是賺取利潤,以少搏多。花一兩百萬透過幾年的時間,變成一兩千萬。”
“從這個方面考慮,體育產業的利潤是不是很大。”
“對,十倍的利潤很大了。”陳放認同道。
“其實這是個誤區,我舉個例子,俱樂部u16,u18,整個梯隊可能有大概30-40人左右。那這些都可以升入一隊嗎?”
“應該很難。”
“我這邊有跟蹤資料,雖然是前年的,都基本適用現在,我可以告訴你,這40人裡面,能進一隊應該就是3-4個人。”
“淘汰率也是10倍?”陳放驚訝了。
“對,並且進入一隊,簽上a類合同,他只要沒轉會,那他的實際價值是無法套現的。”
“說白了,目前國內職業俱樂部,青訓是賠錢的。”
“至於票錢,廣告,這些都是杯水車薪,能支撐俱樂部維持是要靠冠名企業的輸血,目前所有的俱樂部,都是如此。”
“所以,每一筆俱樂部之間的轉會,其實都是千萬級的,我這裡指的是即時戰力。”
“這是大環境,那回到主題,沒有一份合同是絕對公平,就看自己的取捨。”
“假如你判斷自己能上一隊,那其實青訓合同的意義不大。”
“可是現實情況是,很多青訓的小球員,都是不上不下,這個時候,合同就會讓他們很難受。他們想換個地方,看看能不能多點希望。”
“所以,合同怎麼籤,籤幾年,互相的責任劃分,風險如何攤分,都是要逐字推敲。”
“另外,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關鍵。那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發展前景的俱樂部,才是核心。”
“舉例,就說山東黃金,就是現在的高速,他們的鋒線有小丁,有小鯊魚,假如你青訓位置是鋒線,基本你進一隊的機率就小很多。反之,他們很缺很缺後衛,如果你打後衛表現出匹配職業的水準,你進一線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因為要引進一個國產合格後衛,是需要付出巨大的金錢代價。”
“你要選擇哪個俱樂部,首先你要知道,這個俱樂部的一線隊,你位置是否有沒有機會。”
“喝口水。”老書記忽然開口。
“謝謝老師。”金源很恭敬,喝了口後繼續道:“說回原題,合同肯定會讓你不自由,因為俱樂部在你入隊後,就開始給你訓練,資源,比賽機會,衣食住行,所有都開始在支出。”
“而作為你,只能透過提升自身的價值,達到職業水準,這樣,俱樂部的投資才算沒打水漂。”
“反之,如果你沒打出來,俱樂部也不可能讓你賠付,等到合同期滿,你就恢復自由身。”
“現在你覺得,到底誰吃虧了?”
“所以,俱樂部在籤青訓都是慎之又慎,標準也是很高的,你有這樣的機會,首先考慮的方向不應該是合同,這不是智者所為。”
“我明白了,謝謝金老師的解惑。”陳放很誠懇的感謝道。
“不用這麼客氣,南陽能出個本地青訓,是很好的事,也彌補了我們作為南陽人的遺憾。老書記,是吧。”
老頭哼了聲,看著陳放:“上次打球,就覺得你有天賦,沒想到,居然才16歲。如果當時知道,我一早就喊金源過來,不過是金子就會發光,你還是被看中了。”
“現在,好多事,不用你來考慮,等青島那邊答覆。你來之前,我跟金源通了氣,他先不走,等這個事完了再走。”
老人的話,等於明示這個事,他會管到底,從金源的談吐上,再跟之前寇鋒的話對比,陳放相信了專業性。
“謝謝老……。”站起來的陳放忽然不知道用什麼稱呼好。
“喊爺爺就可以。”老書記哼了聲。
“謝謝爺爺。”陳放也不扭捏,大聲的喊道。
“嗯,像我們山東漢子,大方,體面。”老書記點頭。
“嘟嘟。”王遠手機忽然響了,本來他不想接,因為現在算是很要緊的場面,但一看來電顯示,立刻接通了。
“嗯,是我。”
“廖老弟,哦,好的,沒問題,行,那待會見。”
放下電話,王遠先是看了下陳放,然後跟老書記和金源道:“成了。”
“成了?”老書記有些意外,但更多是驚喜。
“是,廖輝說,俱樂部青訓部的章主任,明天從青島過來。”
“那他現在約你碰頭是?”
“需要帶陳放去醫院拍片測骨齡,還有拿到家族身高資料作為參考分析。”金源插嘴道。
“對,他說要現在見陳放。”王遠道。
“陳放。”金源忽然很嚴肅的道。
“嗯,金老師,你說。”
“你的年齡有沒有改?我聽說你是高二的學生,按道理,你現在應該是17歲。”
“沒有,我小學跳了一級,當時我身高比較高,然後小學的文化都預讀過了,所以直接從四年級跳了六年級。”
“那你父母對你人生計劃,會不會發對你去青訓,走職業的路。”
陳放遲疑了,他明白父母對他那份深沉的愛,但如果現在去青訓,放棄學業,母親這一關就比較難。
“另外,你父母多高?我現在能預估下你的身高。”金源見陳放沒回答,便跳過這個話題。
“我母親的身高應該在168-170這樣,父親是186。我爺爺是182,奶奶也有160以上。”陳放開始回憶:“我二叔有183,他兒子今年18歲,有188。”
“我二姨172,她兒子現在今年比我大一歲,春節的時候是188這樣。”
“家族有沒有190以上的?”金源問道。
陳放搖頭:“也許有,關係走得近就這兩家,具體需要問父母。”
“那應該沒啥問題,現在就看看骨骺還在不在,骨齡是晚還是早。”
“透過系統訓練和營養,190應該是沒問題。”金源神情舒展開,“我現在還沒看你的錄影,你打後衛的話,這個身高肯定夠了。”
“青島後衛也不行,我們山東後衛質量都一般,出苗率很低。”
“總體來說,陳放的前途,是光明的。”最後金源算是拍板定音。
陳放沒啥高興,因為身高是最不擔心的,再長一次,雖不敢保證跟之前一樣,但總不可能少太多。
201是他心目中,最滿意的。
“那就先過去跟他匯合?”王遠看著金源。
“我先不出面,免得對方緊張,反而多事,有事可以問老師,我一直24小時不關機的。”
“那老書記,我就先帶陳放走了?”
“去吧,別耽誤事。”
陳放也再次鞠躬表達感謝,等兩人走了,老人道:“你覺得如何?”
“不卑不亢,早熟。”
“想法呢?”
“我在說的時候,他聽得很仔細,但表情有變化是在我提到涉及是否上一隊的時候。”
“年輕人對這個擔憂很正常。”
“不,老師,我看出他好像很自信,其實從他知道被看中,到現在也不過兩小時,他表現得很平靜,這才是讓我對他很有興趣的地方。”
“至少從情緒上,他匹配上職業的要求。”
“他好像已經很早就在為職業做準備了。”金源說了出他的判斷。
老頭陷入了沉思,他回憶道:“王遠跟我通電話求助的時候,聊到了怎麼跟他認識,他說是陳放主動申請打比賽,而且上場就表現得很放鬆,絲毫不像個16歲的人。”
“不桀驁,卻驕傲,自信又不自我。”
“這個孩子,值得去幫助他。”
“放心,老師。”
“是不是對於我不讓你報出你是東莞的身份,有沒有埋怨?”老頭道。
“當然沒有,我就是個過客,當然這個身份挺唬人,實際上,我的許可權並不高。”
“很可以了,你拼搏那麼久。聽說,東莞那邊對本土是很用心的。”
“對,如果是廣東本土的青訓,東莞是當親兒子來,從待遇合同都是付出型,相比全國其他俱樂部,東莞在青訓方面,從人文和保障上,無可爭議是第一。”
“那你有什麼想法?”
“我還沒看陳放的比賽,不能給承諾,當然,一旦確認,我相信只要我們一出手,國內沒有誰可以競爭過我們。”說到此,金源渾身透著強烈的自信。
“很好,陳放是我們南陽目前最有希望走職業的,你多多用心。”
“放心,老師。相信青島那邊會給他做個試訓,屆時,我會有動作的。”
“喝茶。”
在9月的最後一天,作為本月一號開始更新的作品,本月更新了25w字,收穫了兩百餘張月票,非常感謝!我的收藏都還沒這麼多!我會在十月繼續保持更新力度和推進劇情。
十月開始,南陽篇就要開始結尾,劇情將進入【青訓時光】,陳放將會遇到更強的挑戰和更熱血的劇情。
老話重彈,即便書已撲街,但不代表我對這個故事失去了熱情和信心。我會用更好的內容為追讀的書友提供籃球方面的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