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事實來說,如果你想要尤里烏斯家族的榮光永不墜落,還是需要考慮,選拔一個更加合適的繼承人。”
“德魯蘇斯已經去世,提比略有成為你後繼者的能力。”
提比略和德魯蘇斯這對兄弟,
都是奧古斯都的繼子。
但受到個人感情,還有血脈聯絡影響,後者更加受到繼父的喜愛。
畢竟他們的母親莉薇婭,是奧古斯都這理性的一生中,難得的放縱和浪漫。
為了這個女人,
當時還是屋大維的奧古斯都毫不猶豫的跟自己政治聯姻的妻子離了婚,並強行要求早已嫁為人婦的莉薇婭同樣離婚,轉投自己的懷抱。
而德魯蘇斯,則是莉薇婭嫁給奧古斯都後不久生下的孩子。
鑑於羅馬的風氣,還有雙方狂熱的糾纏,許多人懷疑這位推算出生時期,應當是其母親和前夫所孕育的“皇子”,很有可能是奧古斯都的私生子。
不然的話,
明明同是繼子,
為何弟弟卻受到更多偏愛,就連成年後迎娶的妻子,都是奧古斯都精挑細選的,出身於尤里烏斯家族的侄女安東尼婭?為什麼奧古斯都不直接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對方呢?對此,
追隨奧古斯都的秦人只保持沉默,不做任何置喙。
可惜,
天意總是喜歡捉弄人。
每當人為一件事做了各種準備時,總要在最後時刻給人一個“驚喜”。
七年前,遠征日耳曼尼亞的德魯蘇斯在途中染病去世,讓奧古斯都萬分傷感。
就在大家以為他會像扶持德魯蘇斯那樣,扶持另一個繼子提比略時,奧古斯都轉身就收養了自己的兩個外孫——
他和真愛莉薇婭沒有生下孩子,卻和前妻生育了一個女兒。
而這個女兒被奧古斯都嫁給了自己的老友,並生下了三子二女。
除了給老友留下一個小兒子繼承家族之外,其他兩個兒子都被奧古斯都冠以“凱撒”之名,納為尤里烏斯家族的新成員。
這讓德魯蘇斯是其私生子的傳言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傳揚,
也讓提比略這個確鑿無誤的繼子處境尷尬。
即便他擁有足夠的能力,併為新時代的羅馬立下了許多功勞,卻還是迫於這樣的壓力,選擇了辭職隱居。
這讓旁觀者秦明見了,心中生出焦慮來。
作為一名諸夏君子,他可太清楚,君王遲遲沒有確定繼承人,會引發怎樣的風暴了。
遠的不說,
秦國那位因為猜疑子嗣、臣子,從而引發叛亂的先帝,可還沒有爛完呢!
現在的奧古斯都已經六十,他還能有多少時間,去培養自己的外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上天定下的壽數,可不是憑藉意志就能修改的。
何況其女兒尤利婭對父親為了維護政治穩定,強迫自己嫁給阿格里帕,這位奧古斯都的同齡者、好友、大將這件事,心中一直很是不滿。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她是否會向其灌輸一些對奧古斯都的埋怨呢?
“難道您願意拿一生的心血,去賭那未知的結果嗎?”秦明說道。
“我觀察過提比略很久,他是個生性謹慎,知曉分寸的人。”
“將國家暫且託付給他,再讓其立下兩位殿下作為繼承者,又有何不可呢?”
無非是左手倒右手罷了。
奧古斯都聞言,看著他說,“我以為你作為諸夏人,會格外注意一家一姓的傳承。”
提比略雖成了他的養子,
但對方出身的克勞狄家族,在羅馬同樣享有高貴的地位。
因此提比略沒有改變自己的姓氏,沒有完全融入“尤里烏斯”中來。
秦明只拱著手告訴他,“食君之祿,分君之憂。”
“我既然追隨你來到了羅馬,又怎麼可能還按照諸夏的方式去處理事務,而不顧羅馬的情況呢?”
國情不同,
可不能亂來!諸夏君子的務實和靈活身段,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倔犟和撞南牆中,磨練出來的。
不實事求是的傢伙,
早在春秋大亂鬥裡,被其他諸侯煉化成資糧了。
“……我會考慮你的建議。”
最後,奧古斯都輕輕的點了點頭,結束了和秦明的交談。
秦明因此退出去,走上羅馬擴建成的寬廣大道,想要回到自己的府邸中。
“嗯?”
坐在馬車上的秦明於道旁註意到了幾個不同尋常的身影,忍不住叫停了車架,步行到那幾人身邊,發出詢問:“你們是從秦國來的?”
“是的。”
那披著黃袍的老者如此回答。
秦明眼睛一亮,撫摸著鬍鬚說,“秦國的局勢得到好轉了?”
不然的話,
怎麼會有秦人得空,在羅馬城中漫步?
要知道,在秦國內亂,羅馬趁機進攻玉壁城後,
兩國便完全撕破臉,背道而馳了。
羅馬時常從海上騷擾秦國的隴西和隴南等沿海郡縣,
而苦於內亂,無法騰出手反擊的秦國只能下令禁海,並清掃沿海之地,讓羅馬人上了岸,也搶不到什麼東西。
即便有秦羅走私之事,卻也多在隱蔽處進行,可不會這般光明正大,跑到羅馬城來。
“沒有。”對方說。
秦明當即失落起來。
雖然他移居羅馬多年,心裡對秦國還是很懷念的。
沒有得到想要的好訊息,秦明自然失去了最初的興奮。
但對方一行人,
到底是多年未見過的鄉黨,秦明還不至於對他們拂袖就走。
“我想邀請你們去我的府邸居住,跟我說一說秦國的近況,不知道可以嗎?”
秦明如此說道。
“可以。”對方點頭。
然後那為首的老者移動起手中的九節杖,呼喚身後的年輕男女:“跟著點。”
“瑪利亞、約瑟。”
“好的老師!”
兩人當即扛著行李行動起來,爬上了秦明的車架。
路過羅馬近幾年新修的,那氣勢恢宏的萬神殿時,兩個年輕人還發出了淺淺的,驚訝的呼聲。
他們指著那建築問,“這是幹什麼的?”
“是用來供奉神明的廟宇。”
“那有供奉諸夏的上帝嗎?”
“這個還沒有。”
秦明又失落起來,“我沒能勸動奧古斯都,迎接諸夏的神靈第一時間入駐那裡面。”
“不過我聽說,為了顯示羅馬的包容大度,之後會容納非羅馬之族的神靈進去。”
“我會在此事上,再勸一勸他的。”
“那可真好。”
那名為瑪利亞的女子合攏自己的雙手,高興的說道,“心懷仁慈的神明,應當受到萬民的敬仰。”
“希望過段時間,羅馬也能享受到他的照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