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第469章 日蝕與夢

“羅馬也出兵了?”

“大秦的福氣真是不小啊!”

當新夏隋國的使者,帶著來自於秦國的訊息,進入長安對天子表達問候時,

於萬里外旁聽的何博便對著身邊的秦君們,發出瞭如此讚歎。

可惜後者對他放出來的嘲諷,早已習慣,

而且失國一次,也提高了他們的忍受能力,所以並沒有死鬼搭理他。

連一逗就脹氣的始皇帝都沒給上帝一個眼神。

於是何博眼睛一眯,又湊過去,雙手叉腰的講:“宗廟要倒下了,你們就不擔心嗎?”

孝公聞言,抬頭看了他一眼,沒有直接回復。

他只推了推自家的來孫嬴政,並對他提出要求,“皇帝,你說句話啊!”

嬴政在旁邊低著頭,悶聲沒動靜。

孝公便又去推昆孫扶蘇,“二世皇帝,你來說!”

扶蘇有些不好意思,但他向來是個孝順的孩子,也不像父親那樣擰巴,長了張嘴跟掛件似的。

所以,當孝公催了兩下後,扶蘇鼓足勇氣,憋著一張微紅的臉,對何博說道:“還請允許我用你自己說的話作答——”

“皇帝不急太監急!”

何博當即就氣得跳腳,“真該死!”

“你竟然敢用我的話語來攻擊我!”

扶蘇道,“可我只是複述了一遍你的話而已……”

但何博就是不管。

他給予了扶蘇重重的懲罰,讓他去處理山一樣高的文書,並告訴他:“在大黃偷吃完西門豹食盒裡的東西之前,你不準下班!”

扶蘇跟旁邊的大黃聽了,都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前者是吃過文書之苦的,後者卻是知道西門大夫食盒裡,裝滿了他夫人對其的“關心”。

那濃濃的湯水,偷吃一點都能令狗生不如死。

它真的一點都不想吃啊!

大黃尾巴都夾上了!

可扶蘇也不想永遠沉淪在文山書海之間。

他看向大黃的眼神,閃過一些糾結、悲痛、愧疚後,便逐漸堅定起來。

何博見狀,又得意洋洋的跟季伍說道:“看吧!”

“上位者治理下面的黎庶,就是用這樣的辦法來轉移上下矛盾的!”

執掌國家權力的貴人們,在提出某些不好的、不符合人心的政策時,也會擔憂遭到百姓的反對和抗爭。

對此,

貴人們自然要有所準備。

畢竟他們推行的政策,要為自己謀取利益,

豈能因為庶民的反對,就放棄它呢?秉持著這樣的原則,貴人們便會在落實政策之前,對庶民進行攪弄,令其相爭,分化瓦解他們的力量。

如此這般,

無法凝聚的一團散沙,又哪裡能跟貴人們作對呢?心裡有氣?

手裡只有竹竿木棍,拿不起刀劍弓弩,還分散四處的庶民,

又能奈貴人何?

近來正跟著太平道廝混,做各地世家莊園調查的季伍看了,卻不像往常那般生氣惱怒。

熟讀《太平經》,又跟那些心懷天下,敢於離開溫柔的故土,來到正逐漸走向崩壞的中原傳教的道士們接觸了一段時間後,

季伍看上去要隨和從容了許多。

他只是對鬼神回道,“即便是微小的泥沙,也會有堆積成山,壓塌堤壩的那一天。”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也喜歡用自己的私心,去揣度天下人的公心,覺得分化瓦解了黎庶之後,後者便各自為戰,人人相鬥,使自己的位置安穩。”

“可他們卻不知道,這天下千千萬萬的人中,總有敢於挺身,為黎庶發聲的賢人存在。”

“而那些粗鄙、不通文字的黎庶之間,也有著一副湧動熱血的心腸,不似吃多了酒肉的貴人們那般寒涼。”

“再者說!”

停頓了一下,季伍又說,“權貴如此之多,免不了也會出現幾個離經叛道的,想要切真落實先人教誨,引導天下向善的傢伙。”

何博眨了眨眼睛,“你說的是孔光跟王商這些人嗎?”

他拍著手,對著季伍調笑起來,“嗨呀!”

“你不是一直很討厭只知道空談經義,不去為百姓做實事謀好處的傢伙嗎?”

“現在看多了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圈地佔民的貴人,就覺得這兩人眉清目秀起來了?”

季伍當即哼了一聲,“那兩個分不清情況的犟種,我對他們才不熟悉呢!”

說罷,

他就離開了這裡。

何博在原地放聲大笑起來。

隨後,

他從高原上抬起頭,眺望起天上的太陽——

而那滾燙明亮的金烏,也逐漸的顯露出烏黑的斑點,以示對鬼神的回應。

旁邊等待已久眾多死鬼們也跟著站起身,仰起了腦袋。

“日蝕來了!”

他們紛紛讚歎著,“石申和甘德預測的當真準確!”

“還真讓他們推算出了日蝕的日子!”

在甘石這兩位天文學者死後持久的努力下,他們所編修的《星經》,不僅擴充了對更多星辰的記錄,還增添了對各種奇特天象的解釋,分析了它們形成的原因,以及寫下了推測其到來時間的方法。

這是人對天地研究長久,從而形成的智慧結晶,

也是足以為後人稱道、讚歎的“奇蹟”。

即便後人註定不能知道,明明已經在戰國時代,就已經成書了的《星經》,為何還會被一些奇怪的、行文風格十分貼近原作者的後人續寫,並毫不吝嗇的填補進更多的,且成就非凡的內容,

但就像何博和死鬼學者們,至今還在為內容已然“汗牛充棟”的《雜說》寫續集一樣:他們不在乎那無所謂的讚歎欣賞,

只要後人能夠將這份智慧流傳下去,並從中學習到新的知識,更好的改變這個世界,

那就能讓“在天之靈”們,感到滿足了!

另外一提,要不是為了更好的欣賞這日蝕奇景,見證人類智慧對天地自然的“預言”,這些死鬼們也不會跑到這荒涼的高原,陪伴在一位碎嘴子的鬼神身邊,忍受後者的調戲騷擾呢!……

而伴隨著高原上,死鬼們對著日蝕的指指點點,陽世的大漢朝堂,也正迎來新的動盪。

一直不屈不撓,希望阻止朝政的崩壞,從而跟王鳳堅持對抗的王商,被皇帝收回了相印,罷免了職位——

在此之前,

王商因為秉公執法,懲戒了王鳳的親家,瀆職的琅琊太守楊肜,並彈劾其結黨營私,檢舉王鳳將手從中樞長長的伸到地方,企圖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侵佔大漢的權力,希望皇帝能夠及時醒悟,抑制外戚的力量。

於是,

他迎來了元城王氏的瘋狂反擊。

王鳳派人捏造了一些謠言,給向來以“剛正不阿”示人的王商潑起了髒水:先是說王商私通父親的婢女,

又說王商縱容妹妹私通他人,並殺害家奴等等,透過這些難以查證的閨門秘事,對王商進行汙名化打壓。

王商當時便氣得要死,一張老臉漲得通紅。

他很快找到皇帝,寧願用死亡來向其證明自己的清白。

而皇帝到底還念著過去的情誼,沒有深入的追究這些事情。

但很可惜,

日蝕到來了。

這對崇尚“天人感應”的大漢君臣來說,又是一個需要獻祭三公的回合。

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的王鳳,能是被獻祭的物件嗎?跟王鳳同為元城王氏,兄弟緊緊抱團在一起的御史大夫王音,能是被獻祭的物件嗎?

所以,王商還能怎麼辦呢?

當王商在朝堂上交出相印,摘下帽子,對著皇帝叩首,流淚訴說著自己的無能,“沒有輔佐好天子,以至於上天震怒,遮蔽了太陽”等等話語時,

他那一向洪亮沉穩,暗含著猶如刀鋒那般銳氣的聲音,變得無比的沙啞哽咽。

皇帝有些不忍心,但看著朝堂上的兩位舅舅,

又想著朝堂之外,那高懸於天上,卻不似往常那般明亮奪目的太陽,

終究沒有說話。

他沉默了下去,只靜靜的看著王商失落的退出了朝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