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玄駒的快肌纖維爆發力雖強,但2000米的中距離賽道上一開始就衝在最前,末腳階段的磷酸原系統會提前耗盡。
反觀滿樂時這類英里戰線出身的選手,恰好能在終盤借勢反超。
“不能讓她陷入領放的慣性思維。”
她當時對著安井真的戰術初稿搖頭,指著螢幕上的彎道示意圖解釋道:
“你看,第三彎道到終直的落差有2.1米,雨天的賽道摩擦係數會降低0.3,領放選手在這裡需要額外消耗7%以上的體力維持平衡,可差追選手能借著坡道慣性加速。
“那就不如反其道而行,讓她先‘退’到先行末尾的‘緩衝帶’。”
這個想法並非憑空而來。
她翻出北部玄駒在寶冢紀念賽的賽後報告,發現她在中後段調整節奏時,心肺功能恢復速度最少比同世代選手快15%。
這意味著她能在“緩衝帶”裡節省體力,同時觀察對手的跑法漏洞。
而且雨天的內道積水是天然屏障,內道選手為了避開泥濘,必然會擠在固定切線內,反而給中外側留出橫向調整空間。
這正是北部玄駒發揮耐力優勢的最佳區域。
再之後就是具體的戰術,這方面她則完全認同了安井真的意見。
首先是比賽節奏的調整。
天皇賞秋極有可能比北部玄駒以往跑過的任何一場賽事都要快,這時候既要適應新的速度,還要儘可能形成自己的節奏。
其次是拓展提速手段,訓練方式怎樣都可以,常規的、非常規的或是安井真自己琢磨出來的,重點在於能讓北部玄駒藉助任何條件、在最大範圍進行提速,哪怕是一點點輕微的坡度。
這樣一來,最終彎道出彎時正好能切進內道切線,把節省的體力全部用在末腳衝刺。
最後,則是出彎後的爆發。
這一步她就又參與了進去,不僅花費不少心思確定北部玄駒的狀態,甚至提前估算好了風速的影響。
“就算是滿樂時、就算她的末腳再快,也需要33秒的後三浪,只要小北能在出彎時搶佔半個馬身的優勢,就能用耐力拖垮她。
“到時候,就不是小北要解決一馬身的問題,而是她的對手們要解決這個半馬身的問題了。”
計算完資料後,她如此自信地告訴安井真。
此刻,看著賽道上的隊伍逐漸逼近第三彎道,她嘴角的笑意更明顯了。
她在等,而且安井真也在等。
他們都在等計劃的下一節點,等北部玄駒從“緩衝帶”裡撕開一道突破口。
這麼想著,愛麗速子笑了下,目光從安井真身上轉向跑道:
“目前來說,一切都很順利,繼續這樣下去的話……”
她話音未落,忽然眼神一變,抿緊了嘴唇。
不約而同的,看向了跑道,安井真同樣神情一變。
跑道上,躁動如同漣漪般,在即將駛入彎道入口的比賽隊伍間迅速蔓延。
前排的賽馬娘弓起脊背,流線型的身姿繃緊如蓄勢待發的弓弦。
她們精準地調整著步頻,蹄鐵叩擊被雨水浸透的草地,迸濺起的水珠折射出細碎的虹光,爭相向內側黃金賽道靠攏。
而外道的選手們也毫不示弱,她們緊繃的肌肉線條在決勝服下若隱若現,粗重的喘息聲混著風哨聲劃破空氣。
隨著她們猛然擺動雙臂,加速時帶起的氣浪掀動雨幕,如同離弦之箭般發起凌厲的外線突襲。
一瞬間,賽道已然化作硝煙瀰漫的戰場,每一寸空間都充斥著劍拔弩張的灼熱氣息。
觀眾們慢了一兩拍,才為這驟然焦灼的場面爆發出驚呼。
而準時激昂起來的解說,已經將實況的聲音忠實傳遍整個賽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