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麵條這東西,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
秦朝的時候,被成為湯餅。
將小麥粉和成麵糰切條晾乾,形成類似麵條的簡易食物,就被稱為湯餅。
不但民間食用,更是重要的軍糧。
“你覺得,這東西好吃嗎?”
聽聞林道的詢問,張良抬起頭,面露不解之色“子厚兄,這等人間美味,豈能是好不好吃可論?”
“若是能每天都吃上這等美味,縱死無憾!”
“哈~~~”林道沉默片刻,忍不住失笑“等你真的吃多了,就會覺得膩味。”
“子厚兄。”張良無奈放下手中的麵碗,神色誠懇“我不知仙界如何。”
“可在這裡,能有頓飽飯吃,就是多少人求不來的。”
“哦~”林道輕聲相詢“那你覺得,我若是能給人天天提供這些東西,有人願意為我效力嗎?”
“赴湯蹈火啊林兄~”
這邊張良神色略顯激動“子厚兄可是要招兵買馬,反抗抱琴?!”
“良,願效犬馬之勞。”
身為韓國貴族,也就是所謂的六國餘孽。
張良對於反秦,那是逢秦必反,鞠躬盡瘁。
扔掉手中的樹枝,林道動身招呼“吃好了沒?吃好了,那就出發。”
張良趕忙拿起麵碗狂吃,喝光了湯汁還不忘伸舌頭去舔碗。
“真是人間美味。”
拿起佩劍追上去,張良詢問“子厚兄,我們去哪?”
“去尋始皇帝。”
張良頓時面露喜色“你是要~”
“我去看看始皇帝。”林道輕聲相對“看看他的病,還有沒有救。”
“唉~”張良忍不住一聲嘆息,子厚兄為何就是不肯對付那暴君~
“無須擔心。”
林道隨口而言“跟著我,保你安然無恙。”
“良不懼生死。”張良不愧是堅定的反秦鬥士,什麼話題都能扯到反秦上“只要能反秦復韓,雖死無憾!”
“人生自古誰無死。”
林道也不想再勸說他了“只是得死的有意義。”
“輕易拋灑自己的性命,其實是懦夫的行為。”
“哦?”張良追問“子厚兄覺得,如何才是有意義?”
“至少得死的上史書吧?”
“而且還不能是惡名。”
林道無可奈何,隨口敷衍“若是因抵抗胡虜入侵而死,自是名垂千古。”
“胡虜?”
將小船從蘆葦蕩裡拖出來的張良,聽聞此言神色古怪。
“胡虜算得了什麼,蠻荒野人虛弱不堪。”
“當年諸國尚在之時,哪怕是弱燕,都能痛擊胡虜,拓地千里。”
“暴秦兵馬,更是接連大勝胡虜。”
“他們還敢入侵?”
邁步登上船頭,聽聞張良言語,林道這裡也是無可奈何。
這若是讓後世朝代聽到這話,估計得有不少人淚流滿面。
春秋戰國已降,所謂胡虜蠻夷狄,在中土面前統統都是扮演被暴揍的角色。
哪怕是燕國這等戰國時期公認的弱國,也能打的鮮卑烏桓等部的祖先抱頭鼠竄。
李牧等人,更是揍的胡虜多年不敢南望。
為何這個時候的中土如此能打?
是因為幾百年的戰爭磨礪!
為何後世歷朝歷代,總是解決不了胡虜蠻夷帶來的邊患?
因為人心不古!
都想著讀書做官享受生活,更有帶頭屈膝上勸進書,用以維持自己奢華生活的。
主動放棄血性,打壓血性。
再無如今這個時代的尚武精神,自然不是胡虜的對手。
說白了,不是胡虜太強,而是內部拖後腿的太多。
想到這些,林道詢問“你覺得儒家如何?”
“儒家?”
搖船的張良先是愣神,旋即面露不屑“嘴巴倒是挺能說,可也就只有嘴了。”
“始皇帝作惡無數,可唯有焚書坑儒沒做錯。”
“這幫儒生巧舌如簧,卻不幹正事。”
“若是讓他們得勢,天下危矣。”
所謂焚書坑儒,根源在於儒生反對郡縣制,要求恢復周禮行分封制。
這對於好不容易才一統天下的始皇帝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
這分明就是開歷史的倒車!
憤怒的始皇帝,下令燒燬儒家的書籍。
這就是焚書。
至於坑儒,分明就是後世的儒生們,給始皇帝潑髒水。
因為始皇帝坑的壓根不是儒生,而是那些欺騙始皇帝煉製仙丹的方士們。
後世的儒生們,為了正確,為了給始皇帝潑髒水,硬是說被坑的是儒生~
煉丹求長生什麼的,跟道家還能扯上關係。
可哪個儒生,是去煉丹的?
搖船的張良,按耐不住的詢問“子厚兄,你究竟意欲何為?”
坐在船頭的林道,目光打量四周的蘆葦蕩,隨意回應。
“遍訪天下英雄。”
“瞭解他們的志向與理想。”
“若是無人值得相助。”
“那就我自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