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10月15日,英國戰時內閣會議室內煙霧繚繞。
格萊斯頓首相的指尖在新加坡發來的戰報上敲出沉悶的節奏。窗外,泰晤士河上的濃霧裹挾著工業化的煤煙,將倫敦的天空染成鉛灰色。
“先生們,哥打巴魯失守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彷彿每一個單詞都從齒縫間擠出,“錫克營全軍覆沒,亞瑟·哈丁上校壯烈犧牲……太平軍的裝甲部隊正在馬來半島上橫衝直撞!”
說到這裡,首相就將目光投向了陸軍總司令,劍橋公爵喬治親王,這位維多利亞女王的堂弟是漢諾威王室德國分號的成員,卻跑到英國當了陸軍老大,從1865年開始一直幫他堂姐盯著有造反傳統的大英陸軍,深得女王信任。面對首相質疑的目光,他則是臉不紅心不跳地保持沉默。
海軍大臣休.恰爾德斯則起身替“喬治王爺”打圓場道:“首相閣下,陸上戰局雖然不利,但海上優勢仍在我們手中!”他的聲音因亢奮而微微發顫,“‘馬來亞大海戰’中,皇家海軍擊沉太平軍三艘主力艦,重創九艘!遠東艦隊仍保有22艘主力艦,完全掌握制海權!”
第一海務大臣諾斯布魯克勳爵立即補充:“目前太平海軍在南洋僅剩11艘主力艦,雖然多為新銳艦艇,但總數只有遠東艦隊的一半。只要遠東艦隊持續出擊,切斷其海上補給線,登陸的太平軍將不戰自潰!而且,我們的‘颱風’級在馬來亞大海戰中的哥打巴魯海戰中表現出色!證明了高速主力艦的價值!海軍部建議追加高速艦的訂單。”
格萊斯頓的目光掃過在座眾人,最終停在財政大臣倫道夫.丘吉爾身上:“增造主力艦的預算?”
丘吉爾翻開賬簿:“‘無敵級’戰列巡洋艦首批4艘需要花費900-1000萬英鎊,每增加一艘,就需要追加180-200萬英鎊!‘颱風級’後續艦‘狂風級’單艦造價約80-90萬鎊……”
“追加兩艘‘無敵’級。”格萊斯頓斬釘截鐵,“告訴阿姆斯特朗船廠,我要‘無敵級’在12個月內服役!至於‘狂風’級”
諾斯布魯克勳爵趁機展開藍圖:“‘狂風級’——標排13500噸,帕森斯蒸汽輪機驅動,航速26.5節,4座雙聯裝9.2英寸主炮,6英寸哈維鋼主裝……”
格萊斯頓突然打斷:“能追上太平軍的‘靖遠級’嗎?”
“當然!”布拉西自信滿滿,“‘靖遠級’極速不過24節,‘狂風’能甩開它們2.5節!如果開啟強壓通風,‘狂風’級甚至可能飆出27.5節!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的9.2英寸炮就足以……”
“很好。”格萊斯頓拍板,“那就立即開工4艘,單價不能超過75萬!另電告胡德上將——不惜一切代價,切斷太平軍海上補給線!”
會議結束時,侍從送來最新版《泰晤士報》,頭版赫然印著粗黑標題:“皇家海軍馬來亞大捷!擊沉敵主力艦三艘,重創敵主力艦七艘!”
格萊斯頓嘴角微揚,將報紙遞給秘書:“發往各殖民地,讓全世界都知道——大英帝國依然統治著海洋!”
同一時刻,太平天國總理府的作戰室內,檀香混著菸草燃燒的氣味在空氣中凝結。
羅耀國背對巨幅南洋地圖,眉頭緊鎖。兵部尚書石達開正用紅鉛筆在地圖上勾勒箭頭——從哥打巴魯向南,穿過泥濘的橡膠林,直插吉隆坡。
“南洋軍團進展神速。”石達開的聲音沙啞卻亢奮,“李容發來電:華人民兵已控制主要公路,裝甲拖拉機縱隊日進百里!英軍殘部正向新加坡潰退!”
海軍部尚書王琰突然嘆了口氣:“陸上打得再好,海上補給被斷也是白搭!胡德的主力艦比我們多一倍,等他的艦隊在新加坡補給完畢,一定會繼續向哥打巴魯出擊!”
總參謀長朱八展開傷亡清單:“‘鎮遠級’沉3傷7,‘海龍二型’傷3……南洋艦隊現在能出動的戰列艦隻剩3艘!另外還有4條‘靖遠’和4條‘鎮海’。”
海軍參謀長丁汝昌突然提議:“要不從南太平洋艦隊調2艘‘海龍二型’增援南洋?”
“不可!”王琰厲聲反對,“澳大利亞艦隊虎視眈眈,若再抽走2艦,臘包爾基地誰來掩護?”
“從東太平洋艦隊抽調戰列艦行不行?”
“更不行了!美東大艦隊已經卷土重來,他們的獨立級改裝了254毫米的主炮,沒有海龍二型,別的船根本頂不住!”
爭論聲在密閉的作戰室內迴盪。羅耀國突然嗯咳一聲,似乎下了極大的決心:“‘潛龍’型一號艦‘天京號’在哪?”
丁汝昌一怔:“剛剛成海試,但還沒有正式入役,官兵磨合不足……”
“夠用了。”羅耀國頓了頓,然後將手指猛地劃過印度洋,“令其突入印度洋破交!胡德若放任不管,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將血流成河;若分兵追剿……”他猛地敲向馬六甲海峽,“我南洋艦隊就能趁機奪取制海權!”
石達開倒吸涼氣:“2萬噸的鉅艦單獨行動?太冒險了!”
“本就是賭局。”羅耀國冷笑,“英國佬賭我們不敢拿國寶當誘餌,我偏要反其道而行!”
他知道歷史上,第三帝國的海軍就曾經幹過類似的事情,他們的“俾斯麥”號就曾經大膽突入大西洋,還打沉了“胡德”號,但結果可不太美妙.不過現在英國人可沒有航母,他們要圍剿“天京”就只有出動戰列艦編隊!而標準排水量近2萬噸的“天京”號應該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肯定不會有危險的.1883年10月20日,爪哇島泗水港。
夜幕籠罩著這座南洋第二大的海軍基地,港內燈火稀疏,只有幾艘巡邏艇的探照燈偶爾掃過漆黑的水面。停泊在3號碼頭的“天京”號戰列艦如同一頭蟄伏的鋼鐵巨獸,19800噸的龐大艦體在月光下朦朦朧朧。
艦長羅新華站在飛橋上,目光掃過甲板上忙碌的水兵。四座雙聯280毫米主炮塔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校準,炮管在夜色中微微上揚,彷彿隨時準備噴吐死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