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冒頓迅速扭頭看向東方,也就是祁連山的方向,秦軍朝著這裡來了。
再一次翻身上馬,冒頓擦著手上的血,他幾乎都快忘了,原來他與秦軍也有一筆舊賬。
秦軍來得太快了,冒頓的大軍還在打掃戰場也還未重新休整好。
秦軍的弩箭帶著呼嘯聲而來,還未翻身上馬的匈奴人在箭矢的呼嘯聲中一個接著一個地倒下。
章邯提著長槊殺入了馬鬃山的大營。
戰馬踩著已在原地臭了兩天的屍體,秦軍將餘下的匈奴人全部殺盡。
西北的秦軍與冒頓的匈奴人第一次相撞,秦軍騎兵成列衝鋒,將散亂的匈奴人碾了一遍。
對方來得太快,也出乎了冒頓的預料,他原以為天還這麼冷,秦軍一定只會縮在他們建的城池裡。
誰能想到他們現在就殺過來了。
冒頓一咬牙,帶著月氏王的頭顱以及餘下的騎兵朝著北面撤去。
當殺戮停下,章邯重新再看這片戰場,這裡的絕大部分屍首都不是秦軍所殺的,而是匈奴人所殺的月氏人。
“將軍!”
有個秦軍提醒道。
章邯望向馬鬃山北側,隔著白楊河見到了一群正在離開的匈奴人。
“將軍,我們追不追!”
章邯看著狼藉的馬鬃山下,道:“派一隊人跟著,追一天,到了夜裡若匈奴人還不停下就回來。”
“是。”
要是匈奴人連夜逃了,也就不用追了,要是他們敢停下駐紮,秦軍就敢追。
但冒頓與他的騎兵沒有停下,直到入夜之後,他們還在北逃。
這一仗秦軍還是勝了,斬首匈奴人兩千餘人。
秦軍的這一仗告訴了西域人,往後這西域不是隻有他冒頓一個人兇名,還有秦軍能夠收拾匈奴人。
章邯讓將士們將馬鬃山下收拾好,繳獲了不少箭矢,彎刀與金器。
李由解釋道:“冒頓襲擊馬鬃山時正是月氏人祭祀的時節,他們祭祀時就會帶著很多的金器。”
這些金器裝滿了整整三車,包括滿地武器,跋涉兩天收穫不小。
與匈奴人作戰一定要快,就像是蒙恬連夜奔襲攻打河谷那樣,你的騎兵比匈奴人快就要能將對方合圍,將其殺了。
章邯越發明白了蒙恬的用意,也明白了蒙恬在賀蘭山下養了大量戰馬的緣由。
騎兵作戰,要的就是速度。
冒頓滅東胡,殺月氏王,靠的也是他的騎兵速度。
秦軍打掃了戰場之後,還發現了不少人口,多數都是躲在馬鬃山後方的月氏女人與孩子。
章邯帶著戰利品回了河西走廊,此戰斬首匈奴人兩千有餘,得到金器三車,牲畜三千頭,獲月氏人五千口。
秦軍帶走了馬鬃山的一切人口與牲畜,還有財物,這些都會被運送回河西走廊。
章邯將軍此戰雖沒有擒住冒頓,但也讓匈奴折損了兩千騎兵。
帶著所有兵馬撤回河西走廊之後,章邯就向咸陽寫了書信,稟報了這一仗的經過與結果。
書信從武威郡離開,穿過烏鞘嶺一路進入隴西郡,朝著咸陽而去。
午時的咸陽還有些暖意,也僅僅只是陽光的暖意而已,屋頂的積雪還未化去,偶爾一陣冷風吹過,也會凍得人直縮脖子。
扶蘇坐在丞相府看完了章邯的書信,交給了一旁的老師。
李斯看著書通道:“章邯將軍儘管得此大勝,來報中還處處帶著憂慮。”
扶蘇道:“商君曾有言勝不驕,敗不餒的將軍難得,是王者之軍,章邯正是這樣的將軍。”
李斯道:“沒想到這個冒頓真的殺了月氏王,還帶走了月氏王的頭顱。”
兇狠,殘忍,狡猾,有仇必報……這是西域人與匈奴部族對冒頓的評價。
章邯的書信中憂慮來自冒頓的發展,短短四年,冒頓就橫行北方,甚至能夠殺到西域,砍了月氏王的頭。
加之,章邯還得到訊息,冒頓一直記恨著秦軍先一步奪取河西走廊之事。
大秦與冒頓的仇怨已經結下了。
不止如此,冒頓還集結了當年頭曼單于的殘餘部眾,因秦軍在漠南大戰趕盡殺絕,仇恨也就延續了下來。
秦軍與那些匈奴首領早已不共戴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