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閒生活

第174章 進函谷關

當眾人剛走出淮陰縣不過三里地,又遇到了另外一隊人,對方的人數也不少,都是年紀十五六歲左右的年輕人。

對方的領頭人也是支教夫子,韓信見到這位久違的朋友想要伸手打招呼,又怕許久不見面對方沒有認出。

“韓信!”

當韓信還在猶豫,對方先一步喚了他的名字。

眼前這個少年人穿著更加隨意一些,黃色的麻布衣髒兮兮地披在身上,卻顯得少年人的眼神更清澈。

韓信記得他,他叫黑圓。

黑圓長得一點都不圓,甚至有些乾瘦,是因他老太爺叫黑方,他就叫黑圓。

韓信面帶笑意,上前一步道:“我要去關中。”

黑圓稍稍伸手,伸手搭在李覓的肩膀上,兩個支教夫子一路走一路說著話。

於是這群孩子就這麼聚在一起,人數過了六十人。

韓信成了這些人中最年長的一個,一路上還能與黑圓說話,倒是像是遊山玩水,眾人倒也閒情逸致。

其實眾人身上也很輕便,沒帶什麼沉重的行李。

走了三天之後眾人的乾糧也就吃完了,李覓去了一趟縣裡,之後就有一個縣令帶著糧食出來了。

韓信吃著餅,聽著縣令與他們談話,才知道眾人已來到了陳郡,早在去年夏季時此地就鬧過旱災,兩月沒有雨水,河水都幹了。

縣令對眼前的支教夫子為難道:“兩年前我們縣鬧旱,去年入秋時節又走了不少人,說是都搬去關中了,今年縣裡都沒什麼人種田,糧食本就不多。”

韓信自顧自吃著餅,本以為眾人只是休息一天吃了餅就離開,沒想到兩位支教夫子還要幫著這個縣令解決耕地的麻煩。

不過眾人確實要在這裡休息一段時日。

一群孩子出門在外,倒也不會鬧事,也不會害怕,韓信抱著自己的劍站在田地邊,目光看去見到李覓與這裡的縣令在田地裡爭論著什麼。

眾人在此地留了半個月,似乎是李覓解決了這個陳郡缺水的麻煩,這裡的縣吏甚至護送了眾人一段路。

韓信不知道他們幫這裡的縣令做了什麼,但一定是好事,這裡的縣民都是笑臉歡送了。

就連什麼都沒做的自己都得到了一包袱的乾糧,韓信神色狐疑地跟在這些孩子後頭。

眾人走到了沂水邊,順著沂水一路往西走就是關中了。

出來已近兩月,大家走走停停一路上也是十分愜意,就是衣衫越來越狼狽。

韓信走到河邊,捧起河水使勁洗了洗臉,他抬眼看去,見到了河對岸有一群人揹負著包袱也在一路往西去。

似乎在後方還有更多的人群,韓信用袖子擦乾臉,順著山道一路跑著,到了山腰處再放眼看去,遠遠見到了一群人。

這些人中有男子拉著車,有婦人揹著行囊,還有三五成群的少年人,他們穿著粗布衣裳,正在一路往西走。

遠遠望去,大概有六百人,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傳來,韓信見到了李覓問道:“這些人去做什麼?”

“去關中。”

“都去關中?”

“是啊。”李覓雙手揹負,面帶笑容地回道:“以前遷民需要秦軍帶隊或押送,現在不用了,人們會自發的前往關中。”

韓信不解地看著這一切。

李覓注意到這個韓信平日裡話語雖說不多,此人多數時候都是沉默的,不像別人發呆時都是麻木的,韓信的目光中總是帶著思考,他總是在想,也不知道整天掛著一張滿是思索的臉,在想什麼。

翌日,眾人就接著趕路,正值五月溫暖的時節,眾人從沂水一路向西來到了三川郡,函谷關就遙遙在望了。

三川郡是一個很繁華的大城,聽以前的人說這裡的人口都被遷去關中,此地最凋零的時候就剩下了兩個縣一千戶人。

此地郡守是丞相李斯的弟子,傳聞每一個到這裡支教的學子都能夠得到善待。

當韓信跟著眾人進入休息的屋子,當他將整個人泡在盛滿熱水的木桶,放鬆地長出了一口氣。

這時才覺得,他們真的從淮陰縣來到這裡的,這裡的人,真的會善待支教的學子,關中也真的會考試。

一行人跋山涉水從淮陰一路來到三川郡都髒兮兮的,現在眾人洗了之後,都乾淨了許多。

“韓信!”

聞言,韓信抬頭看去,見到了李覓正在喊自己,便上前道:“李夫子。”

李覓道:“你是要考試入仕?”

韓信點頭。

李覓注意到對方點頭也不是立刻就回應,他的眼神中依舊帶著思索之色,這個韓信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會將什麼事都藏在心裡的人,這人心裡一定藏著很多事,就是不願意說。

不過這也不怪韓信不善交流,李覓教過很多孩子,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