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閒生活

第87章 田與棗

“老師所言不錯,洛陽是函谷關以東的第一個城,洛陽城的人口多了對關中有諸多益處,洛陽的人口多了,崤函古道往來的人多了,若從洛陽來關中的勞動力越多,對關中的生產更好,尤其是潼關。”李斯頷首道:“他們入函谷關看到的第一座城,就是公子發起主持建設的潼關。”

王賁聽著蹙眉,良久都搭不上話,一時間竟跟不上公子與丞相的想法,聽了一段還能理解,聽得越多思緒越亂。

到了午時之後,田安就帶來了飯食,扶蘇看了看站在身邊的人,一個是岳丈,另一個是老師。

三個人各自端著一碗麵,就坐在丞相府的卷宗前吃了起來。

王賁瞧了眼一旁的公子,又覺得公子實在是太厲害了,大婚之後就去忙著國事。

始皇帝在北郊避暑,公子依舊在忙著國事。

正值夏季,都水長從南面回來了,近來要忙的國事的確有很多,多數都是公子在主持。

第二天,扶蘇就發現王賁沒來,倒是王家的僕從先一步來了,說是王少府身體不適,諸多事由公子來決斷。

對此,扶蘇倒是沒多想,叫來了程邈一起來幫忙。

三天之後,一道道軍功賞賜的文書就送去了咸陽城。

八月的下旬,雨後難得是陰天,空氣中還帶著雨後的涼意,扶蘇帶著妻子來咸陽城的郊外走走散心。

她很喜歡看書,在高泉宮的時候就一直捧著書看,出來散心手裡還拿著書。

扶蘇望著遠處的田野,田地裡的糧食已被收完,田地裡就剩下了麥茬。

“公子就是在為這裡的人們治理國家,公子一定很累吧。”

聽到妻子體貼的話語,扶蘇道:“我讓全天下的官吏都這麼累,我就不用累了。”

“公子這話不對。”她搖頭道:“爺爺以前總說打完仗了,他的心也就踏實了,可真的等爺爺打完了仗,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小心謹慎。”

身邊的妻子是個勇敢的人,而同時她也是個純良且善良的,她沒有城府也不會去猜忌。

扶蘇道:“可能是他老人家還放心不下你們吧。”

不遠處的村子正在辦著喜事,是有人家成婚了,這裡是蓮勺縣,因盛產蓮勺草而得名。

人們正在歡喜地慶賀著,正在這個時候,有人騎著快馬而來,朗聲唸誦著這戶人家的軍功,以及他們家因軍功分得的田地。

扶蘇就這麼遠遠地看著,看著人們歡呼著,大喊著。

王棠兒道:“我小時候,在頻陽時爺爺與父親長年不在家,我與婆婆守著我們王家的老宅邸,總會傳聞說是誰家的孩子戰死了,誰家的孩子立功了……”

扶蘇安靜地聽著。

倒是理解了王翦為何會疼愛這個小孫女,當年王翦常常出征,是她一直守著王家的老宅邸。

現在想來,王賁的這麼多子女中,棠兒應該是王翦養大的。

誰能想到,一個征戰沙場多年,滅了數國,幫助始皇帝一統六國,在戰場上殺伐多年的老將軍,竟然能夠養出心性如此純良的孫女。

扶蘇繼續走著,正如在丞相府聽到的話語,人們果然都在爭先成婚,他們成婚之後就是一戶戶新的人家,就可以登冊造案了。

蓮勺縣位於渭北平原的東部,扶蘇覺得這裡應該也在設一個郡縣,將餘下的幾個縣合併之後就是後世的河上郡。

從這裡南下就是敬業縣,也就是渭南郡了。

但人們剛結束夏收,忙碌的人們還沒休息過來,也還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

有時候扶蘇覺得自己現在就是皇帝就好了,最好還能隨意地對關中進行改造。

最好,在這個改造的過程中,還沒有人反對。

若是有人反對就讓丞相李斯殺了他。

等那咸陽橋西側的三縣改造完成之後,扶蘇就打算開發隴西,等隴西也穩固了便可以圖謀河西走廊了。

王棠兒拿出幾顆棗,送到丈夫手中,蹙眉看了眼丈夫的神情,問道:“公子似乎有心事?”

扶蘇接過妻子遞來的棗,一邊吃著甘甜的棗,笑道:“是有些心事。”

她一路走著,也吃著棗。

夫妻安靜地走著,身後跟著長長的一隊人,護送的就有五百餘人,還有高泉宮出來的宮人,他們有人牽著馬,有人駕著車,還有人帶著衣裳,或是有提著爐子的,還有拎著包袱,包袱裡都是米麵與餅。

扶蘇與棠兒很有默契地一起忽略了身後這個長長的隊伍。

“公子有這麼多心事一定很累。”

她十分篤定地道。

扶蘇又往口中送著棗,這棗是已去了棗核的,道:“我用五年時間改造了渭南,讓渭南成了關中的產糧重地,五年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人力是有限的,之後……我想再用四五年時間圖謀河西走廊,如此一來等我改造好河西走廊時,我才二十五六歲,那時候也還年輕,我還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能做一些東西出來,讓父皇與天下人都高興的好東西。”

她吃驚道:“還要忙這麼久嗎?”

聽到她的話,扶蘇笑了,止不住地笑出了聲。

回到高泉宮之後,王棠兒又給爺爺寫了家書,讓人送去了頻陽。

而後她看著桌上的棗有些遲疑,一想到丈夫忙於國事,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她道:“應該讓公子多吃點。”

給夫人照看身體的王婆婆笑起來滿臉的皺紋,一頭的白髮,王家婆婆笑呵呵道:“夫人呀,頻陽的棗都吃不完,夫人把它當糧食吃都行。”

但她還是將棗留給了丈夫,回頭看去,見到公子正在給鹿擦洗著。

見妻子走來,扶蘇給鹿擦著,道:“今天又來了兩頭鹿,是田安讓人帶來的。”

到了夜裡的時候,田安讓人改造著高泉宮的後院,本來後殿外的池子中就養著魚,如今有水池,他又在這裡種了一棵松柏,與一棵銀杏樹。

這天,扶蘇剛從章臺宮處置完今天的國事回來,發現高泉宮的後院多了一棵樹苗,還是棗樹。

田安頗有閒情地正在喂著鹿。

“明天,王少府與我要去看看西戎送來的戰馬。”

田安繼續喂著鹿,一邊道:“雍城外也是一個養馬場,那裡也養著不少的馬。”

他老人家又道:“以前的老秦人呀,是善養馬的,八百年前的秦人都是去劫掠西戎人的戰馬,獻給周天子的,唉……當年的秦人善養馬,現在的公子養鹿,這何嘗不是一樁佳話。”

扶蘇望著魚池中的魚,語氣平靜地道:“我明天一早就去城外看戰馬。”

“哎。”田安忙點頭道:“這就去準備明天的吃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