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在考朕?”李世民眼眸微眯。
溫禾頓時無語:“陛下你可別來這一套,我又不是房玄齡他們。”
他話音落下,前者頓時大笑了起來,然後抬手衝著他的腦袋來了一掌。
“你個豎子。”
“不過朕還真不知你說的是誰?”
咦?竟然還有李世民看不出來的時候。
溫禾還以為自己的心思,都會被李二看穿,原來他也有不懂的時候啊。
溫禾嘴角不禁勾勒了起來,可一抬眸,就見李二目光不善,當即收斂了幾分嬉笑,說道:“宗室、藩王啊陛下。”
“宗室?”
李世民之前確實沒有仔細想過宗室這個問題。
雖然之前坑過他們一次,但在他看來,日後若是能出海,宗室定然獲利頗多。
只是溫禾突然提起,他也不禁思索起來。
贍養宗室,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朝廷沒錢,但每年又不得不拿出大量的錢財來。
之前他是消減了一些,可餘下的依舊是個天文數字。
“陛下,宗室和藩王可都是您的血親啊,若是您能掌握的住,那日後便是你手上的利刃。”
“還有啊,如果藉著這一次機會,讓宗室支援您收取商稅呢?”
溫禾衝他眨了眨眼。
他不相信,這麼大塊的蛋糕擺在李世民的面前,他不心動。
“商稅?”
李世民眉頭不禁舒展開來。
他很早之前就和溫禾提過,可他自己又否決了。
因為朝中的那些人一定會反對。
但若是宗室的人支援,那麼這件事情或許還真的能施展開。
“朕明白了,此事朕會找王叔洽談一番,想必宗室定然會同意的。”
李二含笑著。
可溫禾總感覺他這笑的讓他有些如芒刺背。
若是宗室不同意會怎麼樣?算了,那場面太血腥,少兒不宜啊。
“宗室之事倒是無關緊要,現在朕更在意的是人才和科舉,改元之後便要科舉了,可朕一想到,參加科舉的人是那些世家子弟,朕便……”
他的話戛然而止,但溫禾明白他的意思。
其實他覺得李世民有些矯情了,或者說有些偏激了。
世家的人又如何,能為皇帝所用不就得了。
可他偏偏要去鑽這個牛角尖。
或許是之前隋朝的事情,讓李世民心有餘悸。
他如今憑藉戰功能夠壓制這些人,可日後呢,百年之後呢?李世民把這些大族當做威脅,可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後代子孫。
當年的司馬懿,曹操在世的時候,他敢有一點妄動嗎?
當年的宇文士及,楊堅在世的時候,他不也龜縮著做人嘛?還有他們李家。
其實還是那句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陛下這件事情記不得,其實可以分為兩步走。”
“說說。”
李世民意味深長的望著溫禾。
他就知道這個豎子肯定有主意。
後世科舉既然能夠留存上千年,後人必定進行過改革。
“第一步先讓一些人讀得起書,認得了字,這一步呢,我們目前實際上已經走了一半了。”
便宜的紙張,加上雕版印刷的出現,讓學識的傳播速度變的更快。
不過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各家的知識壟斷。
從漢朝開始便是如此,這些士族將典籍藏著掖著,視為禁臠。
隋唐時期還好一些,為了自家的發展,各個世家都允許外姓人投效。
不過這可不是沒有代價的。
只不過對於很多出身不好的人來說,這樣的代價也等於是機遇。
有些人即便想認祖歸宗都沒這個機會,比如李義府。
隴西李氏至始至終都不承認,他是本家。
“那剩下一半呢?”李世民問道。
“出書。”
溫禾笑道。
“你是說出那些典籍,宮中確實有一些,此事朕讓匠作監的人去做。”
李世民沒有絲毫的驚喜,因為他早就想到了。
將那些典籍印刷後,以低廉的價格售賣出去,可是即便如此,他也覺得不夠。
如今能讀書的大多還是寒門。
一般的市井黎庶哪有可能讀書,他們每日大把的時間在地裡幹活。
但如此也好,至少能夠讓寒門讀書的人多一些。
“不止是那些典籍,還有故事啊,小說啊,寓言之類的,比如寫本楚漢爭霸,三國演義,隋唐英雄……誒,這個可以啊,隋唐英雄傳。”
溫禾一開始的念頭是想寫三國的,可仔細想想,後者似乎更有意思。
“隋唐英雄傳?”李世民眼眸微眯,不善的盯著溫禾。
“你這豎子莫不是想借機編排朕,不行,你說的那個三國演義,朕倒是有興趣,不過你可能記得住?”
李世民摸了摸鬍子。
溫禾卻不樂意的撇了撇嘴:“陛下,這個都寫爛的,我前世看的那些小說裡面,穿越到大唐就是寫三國,要不寫隋唐演義吧,保證把你寫的英明神武。”
“是嘛。”
李世民忽然含笑的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微光,問道:“那不知高陽縣子要如何描寫玄武門啊?”
“咳,陛下我忽然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三國演義是本不錯的歷史小說,未來的四大名著,我覺得很有必要讓他提前出現。”
他怎麼把這點給忘了。
難怪李世民剛才那樣一副好像要吃了自己的模樣。
李世民哼了一聲,但沉吟片刻後,他忽然又改口道。
“不過,武德九年之前的事,倒是可以寫寫,也算是朕為那些功臣們揚名了。”
“那到底寫啥!”
這李二怎麼一會一個樣。
“你就不能兩本都寫?”
“那不行,陛下你不知道,我以前認識個作者每天寫一萬字,結果高血糖掛了,死之前還苦苦哀求著月票、打賞,可憐吶。”
“什麼亂七八糟的。”
李世民聽的一頭霧水,完全沒明白溫禾說的是什麼意思。
後者也就是開個玩笑,不過寫兩本書倒也不是什麼問題。
反正慢慢寫唄,大不了就找個落魄的寒門文人,來幫自己寫稿子。
至於說內容嘛。
看了十幾年的《三國演義》了,他甚至可以將整本書倒背……額,有點吹牛了,反正裡面的內容,他記得大差不差。
別人穿越能寫《紅樓夢》,他為什麼不能抄《三國》呢。
反正都是文抄公。
“那個隋唐你先寫,朕要看,就給你三日的時間,先寫幾回出來。”
“給稿費嗎?”
“你要多少?”
李世民悠悠的問了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