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第993章 封妻廕子,心慕王化(4K8)

蘇曜接過萬年遞上來的圖紙,展開一看。

好傢伙,這竟然是整個洛陽城的規劃不,應該說是原洛陽城,現皇宮內城。

雖然在當初荀彧的介紹中,蘇曜就已經知道了萬年準備在京師擴建中把整個老洛陽的城牆範圍內都划進皇城,但實際見到規劃這還是第一次。

尤其是,在這份規劃圖上,他的唐王府也將置於這座內城之中,且佔地面之大,不遜於今日南北兩宮之一,幾乎佔據了洛陽城西南角的一大片區域,且亭臺樓閣、花園水榭一應俱全,規模之宏大,堪比一座小型皇城。

萬年得意地揚起小臉:“怎麼樣?朕特意讓工部最好的匠人設計,參照了未央宮的格局,但又不逾制。等全部建成,絕對是洛陽城最氣派的府邸!”

蘇曜哭笑不得:“陛下這是要把唐王府建成第二個皇宮啊。”

萬年卻得意地揚起下巴:“那是自然,夫君為我大漢立下不世之功,這區區一座王府又算什麼?而且,此中的關鍵其實在這裡.”

萬年說著,玉指一指,點在擴建後的唐王府與北宮的連線處:“這裡仿造南北宮複道的設計,在半空有閣道相連。”

“這樣一來,夫君往來宮中就方便多了,不必每次都大張旗鼓地走正門。”萬年俏皮一笑,“而且朕想見夫君時,隨時也可以悄悄過去”

蘇曜看著圖紙上那條橫跨宮牆的空中廊道,突然意識到萬年的深意——這哪裡是什麼王府擴建,分明是為兩人打造的專屬通道。

要知道,萬年如今貴為帝王,乃是貨真價實的皇宮主人,蘇曜雖為皇夫,且權勢滔天,但在名分上仍是臣子,兩人的相會在禮制上仍然要走一堆複雜的流程。

甚至,由於蘇曜的特殊身份,很多御史們那是睜大眼睛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在後宮待的久了都會有些亂七八糟的彈劾。

畢竟,不管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還是佳麗三千,那都是皇帝的特權,和皇夫可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隨著政局的逐漸平穩,萬年想與蘇曜過正常的夫妻生活就越加的困難,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

蘇曜若是自己過來了那還算好,若是像西征前那樣在宮外忙著搗鼓各種事情,那萬年想見蘇曜一面都要特意下旨召見。

召的多了,那就又是引來各種規勸。

對此,萬年可謂是惱怒已久,但礙於禮制,一直無可奈何。

如今,她藉著擴建京師的機會,讓整個唐王府與皇宮以複道相連,這樣兩人私下往來就方便多了,不必再受那些繁文縟節的束縛。

甚至,只要她想,萬年甚至可以隨時留宿在王府.搞清了這一點,蘇曜當即佯怒說:

“好你小丫頭片子,這哪裡還是孤的唐王府,根本就是你的皇城西宮了嘛。”

萬年聞言,俏皮地吐了吐舌頭:“夫君說對了,朕就是要讓唐王府成為朕的西宮!這樣朕就能隨時見到夫君了。“

她說著,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而且啊,等阿什麗公主入府後,朕還能隨時去'視察',看看她有沒有好好侍奉夫君呢。“

蘇曜搖頭失笑,伸手捏了捏萬年的鼻尖:“你這小醋罈子,嘴上說著大度,心裡還是放不下啊。“

萬年順勢依偎進蘇曜懷中,輕聲道:“朕才不是吃醋呢。只是.夫君以前在京師時還不覺得什麼,這次你西征一去就是大半年,朕一個人在宮中,真的很想你.“

說到最後,她的聲音已經細若蚊吶,帶著幾分委屈和撒嬌的意味。

蘇曜心中一軟,輕輕撫摸著她的長髮:“是我不好,以後在京我一定多陪陪你。”

“那說好了,夫君可不能口花花的糊弄我。”

“君無戲言。“蘇曜鄭重點頭。

萬年這才滿意地笑了,又興致勃勃地拉著蘇曜討論起唐王府的細節設計來。

“這裡要建一座演武場,夫君可以在這裡練武;這裡要建藏書樓,把夫君收集的典籍都放進去;這裡“

她指著圖紙上的各個區域,如數家珍般一一介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蘇曜靜靜聽著,看著她神采飛揚的樣子,心中湧起一陣暖意。這個曾經在深宮中戰戰兢兢的小公主,如今已經成長為一位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女帝,卻依然保持著對他的依賴和愛戀。

看到這一幕,蘇曜心中就不由得覺得,當年能把她從董卓的魔掌中撈出來真的是太好了。

接下來幾天,朝堂上風起雲湧,不過有萬年和賈詡、郭嘉等朝臣的坐鎮,沒有任何需要蘇曜勞心的地方。

當萬年提出皇長子暫居東宮後,盧植、荀彧和朱儁等保皇黨人士得到了極大安撫,蘇曜背後提出的各項政策也很快就一一得到了落實。

全權組建徵西大將軍府,直轄西北領地自不必再多說,重頭戲還是在西征之役的論功行賞上面。

此次蘇曜西征,不但重建西域統治,而且滅烏孫與西部鮮卑諸部,功勳卓著,有功將士們多有封爵。

而蘇曜作為最大的功臣,由於其已經封王,且領地極大,個人幾乎賞無可賞,於是對蘇曜的封賞就落到了他的孩子們身上。

其中,萬年膝下兩子一個是未來太子,一個是未來的藩王自然論外不算。

其他諸女至今為蘇曜誕下共計四子七女,也依次遞補上來進入了等待受封的嘉獎名單。

看著這份長長的名單,蘇曜這才恍然的感受到,自己不知不覺中,已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如此多血脈的羈絆。

這些孩子母親們從最早跟隨他的紅兒,到後來被他自戰場上虜獲的阿麗莎姐妹和來自草原的諸位胡人公主和閼氏,乃至甄家、崔家和袁家的各位小姐佳人們,都已為他生兒育女,大多都在唐王府中過著安穩的生活。

這些孩子們大多還年幼,最大的也不過三四歲,最小的尚在襁褓。但他們的存在,已經讓蘇曜在這個世界的根基越發穩固。

“殿下,這是今日禮部呈上的封爵名單。“

魯肅恭敬地遞上一卷竹簡,上面詳細列出了對蘇曜諸子嗣的封賞方案:“對於唐王殿下此次大功,除了陛下嫡出的兩位皇子的封賞外,禮部還拿出了兩侯兩伯的名額給其他諸位王子。”

“嫡長子永平(萬年女帝所出)——入主東宮,待六歲行冊封禮。”

“嫡次子永延(萬年女帝所出)——封東海王。”

“庶長子永業(側妃甄姜所出)——封長樂侯,食邑千戶。”

“庶次子永康(侍妾小春所出)——封樂平伯,食邑七百。”

“庶三子永念(侍妾紅兒所出)——封博陵伯,食邑七百。”

“庶四子永志(側妃袁筱語所出)——封清河侯,食邑千戶。”

“至於諸位小姐,禮部建議待及笄後再行封賞。”魯肅補充道。

兩侯兩伯,對於這次西征的戰果來說確實算是不錯,還是看得出誠意的。

畢竟域外蠻夷不能和中原諸侯相比。對此蘇曜還算滿意,心中琢磨等以後自己再一路往西打打,爭取給孩子們都封個公侯,甚至到域外封王好像也不是不行。

於是,蘇曜接過一眼名單,就點了點頭準備放下。結果,突然間感到有些許不對,又拿過來抽了一眼,頓時皺眉說:“等等,為什麼身為哥哥的永康和永念都只是個縣伯,幼子永志卻是個縣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