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這麼說的,夫君你怎麼看此事?”
“哦?陛下這是還沒有應下此事嗎?”
下朝後,萬年女帝回到寢宮,將今日朝堂上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蘇曜。
“朕還沒決定該怎麼做。”
萬年微微歪著小腦瓜,略帶困擾:
“按說這種番邦國王主動歸附的事情,那是大大的好事,在史書上也是值得大書一筆的事情。”
“但朝堂大臣不少人都覺得有點不太真實,擔心事有蹊蹺。”
“畢竟,他們這又不是被兵臨城下後前來內附,國王放著好好的國君不做,自己主動跑來當人質,怎麼也想也不太合乎情理.”
“嗯確實,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洛陽再繁華那肯定也不如自己國內過得自在。”
蘇曜略作思考,說:“這樣吧,我叫錦衣衛的人查一下,看看他們到底有沒有什麼別的打算,給咱們陛下先排排雷。”
“那就辛苦夫君了。”
萬年自然深知錦衣衛大名,其專司監察百官、刺探情報,由蘇曜親信王凌一手組建,其背後據說還有中山君甄姜家族的影響,在這幾年裡辦出了無數大案,堪稱朝堂上的一把利劍。
但是,與此同時,這樣一支力量卻也只對大將軍府負責,就連九五之尊的萬年都調不動他們。
老實說,這件事也沒少被言官彈劾,作為蘇曜專權的罪證之一。
不過萬年很默契的對此事沒有發表過任何看法和異議,也從不曾主動嘗試調遣過錦衣衛的人員,僅是定期接收查閱他們送來的情報。
如今,王凌得到蘇曜的指示後,當即是立刻行動起來。
對於調查此事,錦衣衛的效率極高。
在當今世界,沒多少人比蘇曜更清楚情報工作的重要性,對其財政支出的投入永遠都是最大限度的拉滿。
故而他西征時雖然沒帶王凌,但錦衣衛的隨行人員也不在少數。
他們部分人以官方身份行事,還有部分人則以商隊身份為掩護,隨著大軍在西域的節節勝利,錦衣衛的各個情報站也隨之有效鋪開,與諸國的不同階層建立聯絡,一張龐大的情報網路逐漸張開。
這一次隨著蘇曜凱旋迴京,錦衣衛在西域蒐集的諸多情報也隨著隊伍一起密集的發往京師。
僅僅只隔了一天時間,王凌等人便從西域諸多龐雜的資訊中分類匯總,整理出了一套頗為詳盡的調查報告。
“陛下、殿下,情況已經查明。“
王凌恭敬地呈上密報:“精絕與莎車二王此番入京,確有隱情。“
蘇曜展開密報一看,頓時搞明白了狀況。
西域三十六國,老實說這已經是大漢衰落前的老黃曆了。
如今的西域,由於大漢勢力不斷的衰退,在這百餘年裡相互征伐兼併,有不少小國已是名存實亡。
如今西域諸國中,除了他剛解決的車師和烏孫外,基本都已被鄯善、于闐、疏勒、龜茲、焉耆五國瓜分。
這精絕國位於鄯善與于闐兩個大國的勢力範圍之間,生存環境極為惡劣。
為了保證國祚延續,精絕國王同時娶了鄯善與于闐兩國的公主為妻,兩位王后並立,早年身強體壯時還算能夠維持平衡,但隨著年事漸高,兩位王后的兒子漸漸長大,其背後的勢力的爭鬥也日益激烈,精絕國王夾在中間苦不堪言。
尤其是西域諸國企圖對抗蘇曜,精絕國王在於闐和鄯善國的要求下也不得不親自出馬,領重兵支援。
但他卻不知道,他這一走,國內就爆發了一場殘酷的政變。
原來,那兩位公主早就等著這個機會,甚至很可能是一力促成國王出征的情況。
他們趁著國王不在,發動擁戴自己的勢力,在精絕國都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最終,還是那位來自鄯善國的王后技高一籌,篡奪了大權,誅殺了于闐國王后的孩子,並且軟禁了那位公主。
等精絕國王回過神來的時候,局勢已是不由他控制。
“精絕國王主動入京,說是‘仰慕王化’,但實則還是其已被國內新興勢力逼宮,不得不以朝貢的名義,借大漢威名以求自保。”王凌解釋道。
那他怎麼不求大漢幫助?
萬年這個念頭剛一起來,馬上就明白過來,一切已經沒意義了。
就算大漢幫他奪回王位,但他如今年事已高,也就只剩那一個孩子可以傳位。
與其回去父子反目,苦苦掙扎,不如就此離開那個傷心地,退位讓賢,在洛陽養老,最後享幾年清福。
“至於莎車國的情況與精絕國也差不太多。”
王凌繼續講道:
“不過相對精絕,莎車被疏勒國控制的程度更深,其王室已連續三代與疏勒聯姻,莎車國王實際上早已淪為疏勒的傀儡,其國政大權先後都由太后與王后操持,幾乎未曾親政。此次他主動請留,想來也是想要擺脫這種受人操控的生活。”
“朕記得莎車國王說他是僅有一個太子是吧?”
“確實。”王凌愣了一下,回覆說,“莎車國王十四年前娶疏勒公主,兩人婚後育有一子,後再無生育。”
萬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看來這些西域小國的國王,日子過得也不容易啊。”
從女性的角度,萬年瞬間就明白了過來。
這傢伙應該小時候被媽管,長大了被老婆管,有了孩子完成了生育任務後怕是連老婆床都沒再上過。
如今大漢要人質,相比起年幼的王子,顯然這個懦弱的老國王更沒什麼價值。
蘇曜輕笑一聲:“所以如今咱們的洛陽城,反倒成了他們的避風港?“
王凌恭敬道:“殿下明鑑。據錦衣衛探報,這些國王在洛陽期間,對城中的繁華安定讚不絕口。尤其是看到陛下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更是心生嚮往。“
“那麼.“萬年看向蘇曜,“夫君覺得該如何處置?“
蘇曜略作思索:“既然如此,不如就成全他們吧。這些國王主動歸附,咱們好好安置做個出個樣板,對以後大漢在西域,乃至世界各地的統治都是大有好處的事情。“
萬年點頭贊同:“夫君所言極是。那朕就下旨,賜精絕國王和莎車國王府邸各一座,俸祿按郡王例,讓他們在洛陽安享晚年,學習我漢家文化同時也給咱們洛陽百姓講講西域的故事?”
蘇曜讚許地點頭:“陛下考慮得周到。”
就這樣,精絕與莎車二王如願以償地留在了洛陽。
由於洛陽城現在的擴建計劃還在初期階段,朝廷暫時先在鴻臚寺旁為他們安排了宅院,並賜予豐厚俸祿,讓他們能夠安心定居。
待此事塵埃落定後,萬年依偎在蘇曜懷中,輕聲道:“夫君,這些西域國王的遭遇,倒是讓朕想起一事.“
“何事?“蘇曜輕撫她的秀髮。
“朕在想,這些異邦的公主那可都不是省油的燈,還有咱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女兒們,也都是各有各的勢力。”
萬年抓住蘇曜的手,略有擔心說:
“夫君你如今娶了這麼些能人,還特意又定了屬國聯姻的政策,以後咱們的孩子會不會也像那些西域國王一樣,被外戚勢力左右呢?”
蘇曜聞言一怔,隨即失笑:“萬年這是在擔心咱們的孩子?”
萬年女帝輕嘆一聲:“朕只是看到那些西域國王的遭遇,不免有些憂慮。畢竟夫君的子嗣眾多,將來難免.”
“寶寶多慮了。”
蘇曜哈哈一笑:“要知道,聯姻這件事情,從來都是強勢方控制弱勢方。”
“在你弱小的時候,和親那是屈辱,在強大的時候,聯姻就是恩賜。”
“咱們的孩子,只要大漢足夠強大,他們怎會被那些域外的親戚左右?只會是我們透過聯姻更好地控制那些屬國。”
“而且,為夫我也是有講究的,不是什麼女人都收的,真正貫徹咱們聯姻政策的,還要靠你的那些諸侯王親戚們,咱們大漢可不養閒人。”
“最後,對於日後若再征服更遠的國家,我也有意將孩子們分封出去,省的他們在中原爭權奪利。到時候,他們成為當地最高統治者,為了穩定的統治異國,他們唯有和自己的兄弟們建立緊密的關係,謀求相互支援,哪還會受外戚控制?”
萬年聽完後瞪大了眼睛:“夫君竟然要把孩子們送到千里之外就藩?”
蘇曜輕撫萬年的臉頰,溫聲道:“這有何不可?當年周天子分封諸侯,漢高祖封同姓王,不都是為了鞏固疆土?咱們的孩子若能在異域開枝散葉,將華夏文明傳播四方,豈不比困守中原更有意義?“
萬年眼中泛起淚光:“可可那樣朕豈不是很難再見到他們了?“
“哈哈,陛下無需擔心。”
蘇曜眨了眨眼睛,笑說:
“至少目前來說,咱們倆的孩子,在國內還是安置的下來的。”
萬年眼睛突然一亮:“夫君的意思是”
“沒錯,你以為我為什麼給那些庶子以‘遠’為封號?他們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那我就用刀劍在海外為他們打出一個世界,讓他們拱衛永平。”
這是蘇曜在認清這是個真實世界後立刻就有的想法。
本來以為統一全國後他就能拍屁股走人,離開這裡,完全不需要操心未來的事情。
但如今既然這裡是真實世界,他要考慮的事情就非常多了。
如果不想搞些自我閹割的手段限制生育,那麼他如此多女人,未來孩子的數量必然是個龐大的數字。
遍觀歷朝,對於皇子的處理普遍有著兩種方式:要麼分封就藩,要麼圈養京城。
前者容易導致藩王坐大,後者則讓皇子們淪為廢人。
蘇曜自然不願看到自己的子嗣成為無用的紈絝,更不願他們兄弟鬩牆。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成型——將皇子們分封到海外!
即便是蘇曜,也不認為自己可以建立一個萬世一系,長久統治整個世界的王朝。
國家的行政治理是有極限的,他固然可以透過提速科技發展和加強行政效率減少影響,但那也不可能將其完全杜絕。只要稍作思考,蘇曜就知道,哪怕他真的一路西征到了羅馬,一旦自己離開,他建立的王朝如亞歷山大或蒙古帝國那樣的崩潰也是遲早的事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