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本質已然不是一位宗室了,而是典型的後漢今文學派士人,觀念和利益皆與劉辯相悖。但終歸是為漢室效力了四十餘年的老臣,因此劉辯願意給予他尊重和體面,沒有因為自己的個人好惡而降低劉寬這個地位的臣子應有的喪葬規制。
經過司徒劉焉、太常卿鄭玄與諸多博士、禮官商議劉寬的諡號,劉辯最終接受了鄭玄的提議,追諡“昭烈”。(注2)
只是接連三位重臣逝去,一時間大漢帝國竟給人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好像上天要剝奪大漢帝國重臣們的性命似的。(注3)
也幸好如今天人感應論是邪說,否則驟然三位重臣的逝去,也不知劉辯這位天子會被如何編排出昏庸無德的輿論。
在接連三位重臣逝世之際,朝廷也終於迎來一件天大的喜事。
漢興元年,六月三十日,婕妤劉清診斷出喜脈!
天子有後!
在京朝臣及各地官員紛紛上疏賀喜,並敬獻貢品。
百官皆知天子不喜官員敬獻財物,因此多送的是些名貴藥材,諸如成形的上黨參、黑如瑿玉的東阿貢膠、九蒸九曬的地黃、龜形茯苓、六色靈芝等極珍之物。
儘管如今也不知劉清腹中胎兒究竟是男是女,並且劉清生下的孩子哪怕是男丁也不可能嗣位大統,但百官們都很高興。
畢竟劉清有喜,便證明了天子是有生育能力的!
這對於百官而言無異於一劑強心針,尤其是劉辯潛邸時的元從舊臣。
他們都是劉辯最忠實的擁護者,也希望成為新一任的大漢權貴。
若是劉辯沒有子嗣,皇位送給旁支,他們的既得利益和未來的利益又如何能夠得到保證呢?
而如今劉辯證明了自己的生育能力,又是年方十五的年輕人,他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劉辯會沒有子嗣繼承大統。
(2430字)——
ps:本來答應昨天上主編力薦就爆更的,但是沒想到會突然就陽了。
今天雖然還是挺難受的,但是覺得應該兌現對讀者老爺們的承諾。
今天加更2600字,結合昨天的1600字加更,算是前後加更4200字了。
求讀者老爺們看在作者加更4200字的份上,多砸點月票吧!注1:《後漢書·卷五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徂沒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怨。
注2:這個昭烈侯的諡號不是作者惡搞。
“中平二年卒,時年六十六。贈車騎將軍印綬,位特進,諡曰昭烈侯。子松嗣,官至宗正。”
注3:歷史上楊賜病逝於185年農曆10月初五,劉寬病逝於185年農曆2月28日,橋玄病逝於184年農曆5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