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到宴席結束,趙安被恭恭敬敬送到臨時下榻的館驛,除了幾句漂亮的官面文章和一堆本地特產,諸如麻餅、花生酥之類的吃食外,趙安預想中的程儀孝敬連個影子都沒見著。
“難道這蒙城縣令是個清官?”
趙安排除這個可能,因為看那蒙城縣的樣子怎麼也不可能比自己清,估計是膽子太小不敢貿然行動,又或是怕人多眼雜想等夜深人靜時悄悄送來。
便刻意晚點睡下,結果等到哈欠連天,只等來了蒙城縣令派來問候藩臺大人是否需要添置夜宵的僕役。
趙安揮揮手把人打發走,心裡直犯嘀咕:“這王八蛋是真清廉,還是不懂規矩?”
無奈又不好去問,想著一個縣令能有多少孝敬,便沒放在心上。
下一站壽縣,情況卻幾乎一模一樣,該縣知縣馬屁拍得震天響,把趙安在宿州的“豐功偉績”吹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什麼諸葛再世,勇絕冠軍侯的詞兒都往外蹦,聽得趙安自個都不好意思再聽下去。
然而,壽縣知縣吹捧完畢依舊是乾淨利落的接待,一頓工作餐標準的宴席,外加幾大包當地名產小花茶葉。
至於銀票?
那是什麼?
沒見過!
吃的趙安臉上笑容有點僵硬。
接下來,舒城、桐城、懷寧.
一路過來,各個州縣彷彿提前通了氣開過會似的,對藩臺大人的接待禮儀絕對無可指摘,對藩臺大人的態度都是恭敬有加,言語間盡是對藩臺大人雷厲風行、愛民如子、不畏險阻的由衷敬佩,但就是沒有一個官員私下裡或者公開地給藩臺大人遞上那麼一封裝著小小心意的信封。
事情不對勁。
從一開始的疑惑到後來的納悶,再到隱隱的不安,等到距離安慶府只剩兩天路程在最後一個驛站休息時,面對當地知縣那真誠的目光和擺在面前的一筐本地鴨蛋時,趙安悟了!
這幫孫子,不是不懂規矩,也不是一個個清廉如水,更不是不想給他送禮,是他媽的不敢送啊!
為啥不敢送?
因為趙安是青天大老爺啊!
暫署藩臺後,趙安接連殺了幾個貪官糊塗官,之後跟災民同吃同住,又親自下地幹活搞什麼與民同苦,不管在哪都把清廉掛在嘴邊,青天形象經過多輪發酵早已傳遍安徽官場。
誰敢給一個油鹽不進、軟硬不吃,一心只求政績名聲,不管官員死活的“酷吏”青天大老爺行賄送禮?
真敢這麼做,鐵定被趙青天當典型給辦了。
想通此節,趙安差點一口老血噴在那筐鴨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