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329章 中堂,將星來了!

和珅早年在鹹安學宮的老師袁枚便對和珅說過福康安壓根沒有本事,實為“膏梁紈挎、一無所用之童呆”,這些年來所謂的赫赫戰功要麼是部將替他打下,要麼就是搶的。

如平臺之功便是奪自部將海蘭察和臺灣總兵柴大紀。

戰後敘功,海蘭察本應列首功,最終被福康安以“總統全域性”為由佔去頭等功,老太爺知不知道?

當然知道!

故硃批提醒福康安:“海蘭察奮勇可嘉,勿令向隅。”

就是別老搶人家的功。

因首功被搶,海蘭察更是酒後怒斥:“福大帥歷來奏功之折,半出幕僚虛構。”

什麼意思呢,就是福康安打從軍以來所有戰功,不敢說全部吧,至少一半都是手下那幫文人幫他虛構的。

這也導致海蘭察愈發同福康安離心離德,福康安可能知道理虧,自個能力有限,因此對海蘭察也一直忍著。

畢竟還指著海蘭察給他賣命。

那臺灣總兵柴大紀卻是可憐,直接被福康安誣陷斬首棄市。

這次福康安以大將軍身份出征高原,真要叫他再立大功回朝,“二皇帝”和珅的地位肯定會被動搖。

然而老太爺的年紀越來越大,三年後更要退位禪讓,不管儲君是成親王永瑆還是嘉親王永琰,都迫使和珅必須拉攏福康安這位軍中一把手。

因為永瑆的妻子是福康安的妹妹,若永瑆登基,福康安就是手握重兵的國舅,由不得他和珅不拉攏。

若永琰登基,為了自保同樣也要拉攏手握重兵的福康安,根本沒有和珅的選擇餘地,除非永瑆和永琰都“落選”,十七阿哥永璘橫空出世,成為乾隆朝奪嫡的最大“黑馬”。

但那幾乎不可能,永璘就跟個沒爹疼的孩子,老太爺壓根不待見他。

如此,和珅能做的除了向福康安示好,就是讓弟弟和琳能夠跟著福康安撈取軍功,從而掌握部分兵權,為將來買個“保險”。

只現在看來,和珅還是有點一廂情願,那福康安對他仍舊百般瞧不起,否則就不會當眾說他和珅是皇上抬舉的賬房先生了。

這種話,一般人敢講?

若非紈絝童呆之輩,能這麼肆無忌憚?

正所謂他不仁,便不怪我不義!

目中閃爍片刻後,和珅看向明安淡淡吩咐道:“遞話給福寧,福康安不從軍機處調遣,若因糧草斷絕撤軍,乃其不力也。”

福寧是誰?

負責福康安大軍糧草運輸的甘肅布政使,和珅的親信。

和珅也是沒辦法,既然福康安不把他放在眼裡,又一心想搶奪高原的大功,為保險起見只能讓福康安竹籃打水一場空。

殺一殺福康安的驕橫之氣也好,省得回朝之後過於跋扈,重演年羹堯舊事。

至於高原的事,老太爺雖看重,卻非心腹大患,畢竟那雪區非大清之地,大清於那並無有效統治,甚至連前明所收茶馬之稅都不曾有,最多同蒙古一樣算藩屬國而已。

大清的真實版圖還是關內漢地和遼東之地及那西域,其餘之地非根本,非必要不值得大動干戈。

明安自是低聲應下,作為和黨中人,他也不想看見囂張跋扈的福大將軍回朝作威作福。

和珅這邊想的更遠,就是如何讓弟弟和琳接替多次請求退休的四川總督李世傑,之後若老太爺執意再徵高原,又如何能讓和琳取代福康安出征。

思來想去,操作起來很難,因為和琳是去年才“文轉武”,一來於軍中沒有根基,二來軍事方面經驗也不足,冒然在老太爺那裡進言重用和琳,可能會適得其反。

可惜麾下無得力大將可用,否則何至於向福康安示好,又何至於擔心三年之後的局面。

自古權臣若無大將臂助,若無強兵可援,下場和珅比任何人都看得清。

一時神情複雜,有些失了神。

明安在邊上瞧著不敢出聲,小心翼翼將桌上的茶碗捧起端到和珅面前:“中堂?”

和珅接過茶碗,輕輕吹開茶沫,心中依舊在盤算軍中的事,正欲飲茶,外面突然傳來急促腳步聲,繼而就聽有人在外激動道:“稟中堂,京師轉來安徽六百里加急捷報,署理巡撫趙有祿以八百大破十萬白蓮教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