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規蹈矩能叫重生嗎?

第233章 231第一次商務洽談

“喂?”

“他們來的這麼快?”

“好好好,你去定個位置,見面聊吧。”

第二天十點左右,山水華庭a8號樓。

周明遠攬著學姐溫香軟玉的身子,正在夢鄉中香甜到無法自拔,突然被賀敏的電話吵醒。

長話短說後,他很快叫醒了杜佳諾,拉著她準備一起出席中午的商務宴席。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那家主打瑜伽褲的小店maia active,老闆收到準確訊息後,連夜坐著高鐵從杭城趕了過來。

看上去不過是家平平無奇的淘寶店,竟然有這番執行力!

周明遠不禁刮目相看起來。

“周總您好~”

“我是maia active的負責人,戴穎。”

第一次正兒八經地談商務,地點自然放在瞭解憂傳媒最大氣的會議室裡面。

會議室內,周明遠和小助理賀敏,以及梳洗完畢的當家花旦杜佳諾一起,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客人。

“你好你好,請坐。”

看到戴穎的第一時間,男人在心裡悄悄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夠年輕!

事實上,以他對於網際網路時代的超前認知來看,也正是這種年輕漂亮的女淘寶店主,往往才能夠把某類小眾服裝單品挖掘到極致,做到門兒清。

戴穎年紀並不大,看上去還不到三十歲的樣子,卻是身高腿長,五官氣質帶著幾分高階。

“周總,我們這次從杭城過來,可是滿懷誠意啊.”

“先跟你簡單說說我們maia active的具體業務和邏輯”

面前是香氣四溢的正山小種,戴穎端起精緻的骨瓷杯,肩線到腰始終坐的筆直,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過去都能出片。

沒錯,她的起點,正是那方被鎂光燈照亮的小小天地。

“我是淘寶模特出身,對流行趨勢還算是比較瞭解。”

戴穎的指尖在杯沿反覆摩挲,思緒飄回杭城四季青喧鬧的檔口。

若干年前,剛從杭城某高校畢業的戴穎,帶著初生牛犢的銳氣和姣好的面容,一頭扎進了方興未艾的淘寶生態圈。

彼時,淘女郎是無數漂亮女孩眼中閃著金光的捷徑。

只有杭城圈內人才知道,近水樓臺先得月。

頂尖的淘女郎日薪數千,一個月拍上三四天,就能全部覆蓋自己的生活費,再也不需要為生計發愁。

戴穎憑藉著高挑身材,出色的鏡頭感和一絲書卷氣,很快在眾多模特中脫穎而出。

“諾諾我跟你講,你這種身材真的適合瑜伽褲,信我!”

“姐姐就是做這行的,試過幾乎所有品類的衣服,主打的就是一個專業。”

戴穎一邊笑意盈盈說著,一邊跟大家講起過去。

講起她第一次拍攝,是一家主打森女系的原創女裝店,在西湖邊整整拍了一天,最後到手兩千塊現金,手指都在微微發顫。

此後的幾年,戴穎的生活被拍攝日程填滿。

在九溪煙樹的竹林裡演繹棉麻長裙的飄逸,在loft工作室冷光下展示歐美快時尚的利落,在咖啡店落地窗前化身韓系甜美girl,擺弄著當季新款。

她穿梭在杭城大大小小的攝影基地,網紅咖啡館,設計師工作室。

日薪水漲船高,她早早付清了助學貸款,甚至能在杭城租下一間不錯的公寓,不再需要家裡一分錢。

鏡頭前的戴穎,笑容甜美,姿態萬千,是無數顧客嚮往的穿衣模板。

“我早就想出來自己幹了。”

“沒辦法,淘女郎說白了就是吃青春飯。”

“所以我花了很長時間,也考察了非常多的專案,最後選擇了這條賽道。”

相比大多數得過且過,只有一張漂亮臉蛋卻大腦空空的同行,戴穎很聰明,敏銳察覺到了市場的變化。

更年輕更鮮嫩的面孔層出不窮,她們的報價更低,精力更旺盛。

並且,商家對模特的要求不再僅僅是好看。

市場開始追求更鮮明的人設和轉化力。

更重要的是,戴穎自己知道,模特這碗飯,端不了一輩子。

在無數次的拍攝中,戴穎熟悉了不同風格,不同檔次的店鋪。

與此同時,她也接觸到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戴總,其實我對這些挺感興趣的,你和我們詳細說說唄?”

會議室裡,周明遠聽得興致勃勃,嘴角含笑,態度極為捧場。

說到底,要想打通流量變現的最終環節,八成還是要落到淘寶店上面。

難得遇到一個各種高手,又是模特出身,周明遠頓時興起了取經的心思。

“我就只說說我的經歷吧~”

戴穎一點沒藏著掖著,小口抿著熱茶,大大方方地講了起來。

“杭城在電商尤其是服裝這個領域,已經建立了相當完備的供應鏈。”

“比如高階原創設計店,老闆往往就是設計師本人,在城西租個工作室,僱兩三個版師和樣衣工。”

“他們會定期飛首爾東大門採風掃貨找靈感,緊盯四大時裝週和instagram上的潮流博主,然後迅速打版出樣衣。”

“這個時候呢,我就是他們的試金石,上身效果直接決定這款衣服能否進入小批次生產。”

在這個過程中,戴穎學會了看版型,看面料成分,看車工細節。

她甚至能一眼判斷出,某件樣衣是原創設計還是復刻產品。

“再比如中端網紅店,這類店鋪是我們淘女郎的主要僱主。”

“老闆通常本身是網紅或擁有強大的流量運營能力,他們不養設計師,而是依賴服裝工作室。”

“一端連線著對流行極度敏感的設計師,另一端連線著散佈在杭城周邊,像是海寧,桐鄉,柯橋這些大大小小的面料商和加工廠。”

“工作室負責出設計,打版,做樣衣,然後送到合作的網紅模特和店主那裡挑選。”

“選中後,工作室負責聯絡工廠下單生產,店主只負責賣貨和營銷。”

“.”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無論是杜佳諾還是賀敏,這會兒都是一副漲見識了的傻乎乎表情。

專業人士就是不一樣!

但她們更驚訝的,反而是周明遠的引導能力。

看上去也就是三兩句接話,偏偏把戴穎的表達欲完全勾了出來,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就像現在,戴穎還在繼續。

“當然,還有一些紮根在四季青批發市場的低端跑量店,檔口小妹就是最好的模特。”

“這裡的邏輯更簡單粗暴,老闆從羊城十三行或杭廣線上的一級批發商那裡拿爆款,換個標,請有點名氣的模特拍一套圖,掛上淘寶,利用資訊差和價格戰走量。”

批發市場沒有設計,只有速度和價格。

幾年的淘女郎生涯,戴穎像一塊海綿,瘋狂吸收著這些資訊。

“做我們這行,設計可以被外包給工作室,生產可以被外包給工廠,但核心價值,唯獨是直面消費者的營銷和選品能力。”

“戴總說得真好啊!”

周明遠拍了拍手,深表同意。

“我還有個問題,戴總。”

“優秀的服裝分類那麼多,你是怎麼決定要選擇瑜伽褲的呢?”

就像戴穎自己所說的那樣,她跳槽出來開淘寶店,嗅到正確的選品,剛好是抓住了前端。

在杭城,完善的產業鏈條被精細拆分,每個環節都能獨立生存又緊密協作,目的只有一個。

讓前端賣貨的人,從繁瑣的供應鏈中解放出來,專注於營銷和流量。

剛需品類裡藏著金礦。

戴穎注意到,隨著都市白領健身熱潮的興起,以及運動休閒風從歐美吹向國內,運動服飾,尤其是瑜伽褲,正從專業健身領域快速向日常穿著場景滲透。

選擇它的理由很簡單,兼具功能性和時尚感,試過的都說好看。

“調研資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技術。”

“我們有完全不亞於一線品牌的技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