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

第649章 小型烘乾機

可他剛挪到門口,手還沒碰到門把手,身後就傳來李崇光的聲音:“益民,你去哪裡!”

周益民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不好,緩緩轉過身,臉上擠出一個不自然的笑容。

李崇光已經放下手裡的圖紙,正似笑非笑地看著他,眼神裡滿是“我早就看穿你了”的瞭然。

“這不是坐久了,起來活動一下嘛。”周益民撓了撓頭,試圖掩飾自己的小心思,目光不自覺地瞟向窗外,不敢和李崇光對視。

李崇光走上前,伸手按住他的肩膀,把他按回椅子上,語氣帶著點無奈又帶著點懇求:“別想溜了,我還不知道你?這事兒少了你可不行。”

他拿起桌上的圖紙,指著上面的細節:“你看這加熱系統的設計,還有節能方案,都是你剛才提的思路,沒有你在旁邊盯著,我心裡可沒底。”

周益民嘆了口氣,也不裝了。

他拿起一張草圖,指尖劃過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註,語氣裡帶著幾分感慨:“李科長,你也知道,研發一款新產品哪有那麼容易。上次空氣炸鍋,光除錯溫度就試了幾十次,燒壞了多少零件?”

“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板,也是換了七八種材料才找到合適的。這烘乾機看著簡單,真要做起來,不知道要熬多少夜呢。”

李崇光拍了拍他的胳膊,眼裡閃著堅定的光:“我知道難,但正因為難,才需要我們一起扛啊!”

“你放心,這次我多分擔點,不會讓你一個人累著。再說了,等樣品做出來,看著它能幫上大家,那種成就感,不是啥都換得來的。”

周益民看著他眼裡的期待,心裡的那點不情願漸漸淡了。

他拿起筆,在圖紙上圈出一個需要修改的地方,無奈地笑了:“行吧,算我怕了你了。不過說好了,加班可以,夜宵你得管夠。”

李崇光立刻笑開了花,連忙點頭:“沒問題!別說夜宵,早飯我都包了!”

兩人相視一笑,之前的小插曲煙消雲散,又低頭湊在一起,繼續完善起烘乾機的設計方案來。

沒過多久,李崇光抬起頭,看了看辦公室外忙碌的眾人,對周益民說道:“益民,這事兒光靠咱們倆肯定不行,得讓大家夥兒都參與進來,集思廣益才能把事情做好。”

周益民深以為然:“你說得對,人多力量大,趕緊把這個訊息告訴大家吧。”

李崇光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亂的白大褂,快步走出了辦公室。

科研室裡的眾人見李崇光出來,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好奇地看著他。

這段時間大家都因為沒有新的發明而有些沮喪,看到李崇光臉上帶著笑容,心裡都隱隱有些期待。

李崇光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量說道:“同志們,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我和周科長剛剛商量出一個新的研發專案——小型烘乾機,胡廠長也很支援,讓我們先做出樣品來。”

話音剛落,科研室裡頓時一片歡騰。眾人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的笑容,壓抑了許久的情緒終於得到了釋放。

“太好了!終於又有新活兒幹了!”一個年輕的研究員激動地說道,手裡的工具都差點掉在地上。

“小型烘乾機?聽著就很有前景啊!”另一個研究員推了推眼鏡,眼裡閃爍著光芒。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整個科研室都充滿了活力。

“是啊,終於又有一樣產品能拿得出手了,這段時間可把我憋壞了。”一個老研究員感慨道,之前因為一直沒有新的進展,他心裡一直很不是滋味。

就在這時,一個小聲的議論在人群中響起:“你們發現沒有,每次周科長過來,都能有新的產品出現,上次的太陽能熱水器和空氣炸鍋就是這樣。”

旁邊的人聽見後,點了點頭,深有同感地說道:“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周科長的腦子太靈光了,總能想出好點子。下次是不是要多叫周科長過來轉轉啊,說不定還能有更多新想法呢。”

“有道理有道理,周科長經驗豐富,又懂市場,有他在,咱們研發起來也能少走不少彎路。”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道,看向周益民辦公室方向的目光裡充滿了敬佩。

李崇光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心裡更加堅定了要和周益民好好合作的想法。

他拍了拍手說道:“好了同志們,現在不是高興的時候,咱們得趕緊行動起來。周科長已經幫我們理清了大致的思路,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大家先把手頭的活兒放一放,過來一起討論一下具體的方案。”

眾人紛紛響應,簇擁著李崇光往辦公室走去,準備為這個新的研發專案貢獻自己的力量。

周益民在辦公室裡聽到外面的動靜,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一場新的研發攻堅戰即將打響。

科研室的長桌被迅速清空,圖紙和樣品零件被一一鋪開,眾人圍站在桌邊,氣氛熱烈得像要炸開鍋。

眾人便開始發表著各自的意見。

周益民靠在桌邊,聽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時不時插句嘴:“渦輪風扇噪音會不會太大?家裡用的東西,得安靜點才好。”

“成本不能太高啊,不然出口價壓不下來。”負責市場調研的小趙皺著眉。

“上次空氣炸鍋就是因為用了進口軸承,價格才上去的,這次得儘量用國產配件。”

這話一出,眾人都沉默了片刻——誰都知道國產零件價效比高,但穩定性確實得打個問號。

“要不咱們搞個折中方案?”周益民指著圖紙上的核心部件。

“關鍵的加熱元件和電機用進口的,外殼、支架這些非核心部件用國產的,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證質量。”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響應,老王摸著下巴點頭:“我認識家本地五金廠,他們做的衝壓件精度不錯,價格還便宜,回頭我去跑跑。”

兩個年輕研究員為這事兒爭得面紅耳赤,最後還是李崇光拍了板:“都做個樣品出來試試!三天後對比效果,哪個好就用哪個。”

眾人聽到李崇光的話後,頓時就充滿了力量,迫不及待想著來大幹一場。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