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室的燈亮到深夜,窗戶裡透出的光暈在廠區的夜色裡格外顯眼,像一顆正在醞釀的種子,只等破土而出的那天。
牆上的掛鐘“當”地敲了七下,沉悶的聲響在熱烈的討論聲中顯得格外清晰。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般抬頭看了看時間,窗外早已被濃重的夜色籠罩,廠區裡的路燈次第亮起,昏黃的光透過窗戶灑在散落著圖紙的桌面上。
李崇光揉了揉酸脹的太陽穴,這才意識到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下班時間很久了。
他看了看周圍的人,大家臉上都帶著疲憊,眼裡卻還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有人還在拿著鉛筆在圖紙上做著最後的標註,有人低聲和旁邊的同事交流著想法。
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力拍了拍手,清脆的響聲讓眾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好了同志們,先下班!”
李崇光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今天晚上都回去好好休息,養足精神,後面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呢。”
他環顧了一下科研室,這裡除了一些基礎的工具和零散的零件,要研發小型烘乾機所需的專用裝置一樣都沒有,加熱元件的測試儀器、外殼的衝壓模具、電路的除錯裝置……全都得從頭準備。
“現在啥裝置都沒有,咱們留在這裡也討論不出更多實際的東西,還不如養精蓄銳,等明天裝置和材料陸續到位了,咱們再卯足了勁兒幹。”
眾人聽了,也都紛紛點頭表示理解。確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合適的裝置和材料,光靠嘴說和筆畫是研發不出產品的。
一個年輕的研究員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骨頭髮出“咔噠”的聲響,笑著說:“李科長說得對,我這腦子都快轉不動了,回去睡一覺,說不定明天一睜眼就有新靈感了。”
“就是,我這眼睛都快粘到一塊兒了,得回去好好歇歇。”另一個人也附和道,開始收拾桌上的圖紙和工具。
大家沒有再多說什麼,默默地整理著自己面前的東西,將散落的圖紙小心翼翼地迭好收起來,把零件放回工具箱裡,動作輕柔又仔細,彷彿這些都是寶貝一般。
周益民看著大家有條不紊地收拾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快,科研室就恢復了整潔,眾人跟李崇光和周益民打了招呼,便三三兩兩地離開了。
走廊裡傳來他們漸行漸遠的腳步聲和說笑聲,討論的餘溫似乎還在空氣中瀰漫。
李崇光和周益民送走最後一個人,關上門,科研室裡瞬間安靜下來,只剩下窗外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
李崇光走到窗邊,望著外面漆黑的夜空,眼神裡充滿了期待:“明天,就是新的開始了。”
周益民走到他身邊,點了點頭:“嗯,好好休息,明天咱們一起加油。”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李崇光就騎著腳踏車趕到了廠裡。
他先去倉庫找老張,把列好的材料清單拍在桌上:“碳纖維發熱板要十塊,無刷電機得備五個,還有耐高溫的矽膠線、衝壓用的薄鋼板,今天務必給我湊齊。”
老張看著清單上密密麻麻的條目,咂了咂嘴:“李科長,這纖維板可不常見,庫房裡只有三塊,剩下的得去市裡的機電市場淘。”
李崇光咬了咬牙:“那你先把現有的材料搬過來,缺的我讓人跑一趟。”
等科研室的眾人陸續到崗時,李崇光已經在地上畫出了烘乾機的分解圖。
“小張負責電路組,先把加熱元件和電機的線路圖細化出來,注意電壓穩定。”
“小李帶兩個人弄結構,先用硬紙板做出折迭模型,確定合頁的位置,老王你跟我去車間,看看能不能借到衝壓機,把外殼的雛形打出來。”
他一邊分配任務,一邊把從倉庫搬來的材料分門別類擺好,鎳鉻合金絲和纖維板並排放在桌上,像兩排等待檢閱計程車兵。
眾人圍在材料堆前,臉上既興奮又忐忑。
小張拿著鉛筆在圖紙上打草稿,筆尖在“加熱功率”那一欄反覆塗改——之前做空氣炸鍋時用的是 220v電壓,可烘乾機體積小,功率太高容易過熱,太低又烘不幹衣服。
他咬著筆頭琢磨半天,索性拉來老王:“王師傅,你幫我測測這碳纖維板的電阻,我算算功率。”
老王蹲在地上接好萬用表,表筆剛觸到發熱板,指標就猛地彈了起來,嚇得他趕緊斷電:“這玩意兒電阻低,通電後升溫快,得加個調溫器。”
車間裡的小李正對著硬紙板發愁。
他想做出能 180度折迭的結構,可合頁一裝就卡殼,要麼折到 90度就再也動不了,要麼松得晃悠。
試到第五個模型時,硬紙板被折得發毛,他急得把模型往桌上一摔:“這破合頁怎麼就不聽話!”
旁邊的年輕研究員撿起模型翻來覆去看:“要不咱們換種思路?用帆布做連線帶,既靈活又省材料。”
兩人眼睛一亮,立刻找來幾塊舊帆布比劃,用訂書機固定住紙板兩端,居然真的能順暢折迭了。
李崇光在車間折騰了一上午,總算借到了衝壓機。
他把薄鋼板塞進機器,按下開關時手心直冒汗——這是第一次嘗試衝壓弧形外殼,力道沒掌握好就會把鋼板壓裂。
“嗡”的一聲悶響後,鋼板從機器裡滑出來,邊緣果然有些變形。他蹲在地上用砂紙打磨毛邊,手指被劃出道血口子也沒察覺:“再來一次,這次壓力調小兩格。”
直到第三塊鋼板出來,那個帶著弧度的外殼雛形才算像樣,他舉起來對著光看,眼裡的血絲都透著笑意。
中午吃飯時,眾人捧著飯盒蹲在科研室門口,話題還離不開烘乾機。
“我那電路總跳閘,估計是保險絲選細了。”小張扒著米飯嘟囔。
小李立刻接話:“我們的帆布連線帶倒是成了,就是怕不耐高溫。”
李崇光扒拉兩口飯,突然站起來:“下午去倉庫找隔熱棉,裹在帆布外面試試。”
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戶斜照進來,在地上投下工具的影子。
小張蹲在地上接線路,烙鐵頭燙得發紅,焊錫絲一碰到電路板就化成小珠子。
小李他們正用膠水把帆布粘在紙板模型上,手指被粘得黏糊糊的。
李崇光則拿著遊標卡尺,一點點測量外殼的弧度,每測一個資料就記在本子上。
沒人說話,只有烙鐵的滋滋聲、膠水的刺鼻味和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在屋裡交織。
周益民午休時過來瞅了一眼,正撞見小張被突然冒出的火花嚇了一跳。
“別急,先斷電檢查線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