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蹲下來幫著排查,發現是調溫器的觸點沒接牢:“你看這裡,線頭得擰成麻花狀再焊,不然容易虛接。”
小張紅著臉點頭,按照他說的方法重新接線,果然再沒出問題。
太陽西斜時,第一個簡陋的樣機終於搭了起來。
沒有外殼,就用硬紙板糊著;線路裸露在外,像一團亂糟糟的蜘蛛網。
電機臨時固定在木板上,轉起來“嗡嗡”響。李崇光抱著件溼襯衫塞進去,按下開關的瞬間,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三分鐘後,襯衫的邊角居然真的有點發燙,小張突然喊起來:“溫度到 50度了!”
眾人爆發出一陣歡呼,連一直緊繃著臉的李崇光都笑出了褶子。
雖然這臺樣機離合格還差得遠,加熱不均勻,折迭處還在漏風,但看著那微微發燙的襯衫,科研室裡的每個人都覺得,那些從零開始的摸索,那些被汗水浸溼的圖紙,都有了意義。
在接下來的三天裡,周益民幾乎成了科研室的“救火隊員”。
每天處理完採購科的本職工作,他就立刻扎進科研室,從材料篩選到結構最佳化,哪裡卡殼他就出現在哪裡。
第二天下午,小張團隊卡在了溫控系統上——烘乾機執行半小時後就會突然斷電,反覆除錯都找不出癥結。
周益民蹲在地上翻看線路圖,手指在調溫器的觸點上敲了敲:“試試把溫控閾值調高五度,現在的設定太靈敏,稍微升溫就跳閘。”
他又指著線路交匯處:“這裡得加個散熱片,電流集中的地方容易積熱,時間長了會燒線。”
小張半信半疑地照做,重新接線時特意把線頭擰成麻花狀,再裹上隔熱膠帶。通電測試時,烘乾機穩穩執行了一個小時,溫度始終穩定在 60度上下,小張激動得差點把烙鐵扔在地上。
第三天一早,小李拿著變形的帆布連線帶犯愁——裹了隔熱棉的帆布在高溫下縮了水,折迭時變得僵硬。
周益民摸了摸帆布的材質,忽然想起倉庫裡有批做防水布的尼龍料:“用那個試試,尼龍耐高溫還抗拉伸,剪成長條當連線帶,兩邊用銅鉚釘固定,比膠水結實。”
他蹲在地上幫著比劃尺寸:“長度得留兩厘米餘量,折迭時才不會繃緊。”
中午時分,新做的連線帶試裝成功,180度翻轉時順滑無聲,小李舉著模型轉圈:“周科長,您這招太神了!”
最棘手的難題出在第三天下午。
衝壓好的鋼板外殼裝上發熱板後,總出現區域性過熱的情況,靠近電機的一側溫度能飆到 70度,另一側卻只有 40度。
李崇光急得滿頭汗,正打算加厚隔熱層,周益民卻指著外殼內側:“問題不在隔熱,在風道設計。你看這裡,風扇的出風口正對著發熱板,熱氣都憋在角落了。”
他拿起粉筆在外殼上畫了個弧形風道:“把出風口往斜上方移三厘米,讓熱氣沿著外殼內壁形成迴圈,再在側面開三個散熱孔,溫度自然就均勻了。”
老王拿著電鑽按他說的位置打孔,重新組裝後測試,溫差果然縮小到五度以內。
三天後的傍晚,當最後一顆螺絲擰緊時,科研室裡靜得能聽見呼吸聲。
這臺小型烘乾機終於有了像樣的模樣:銀灰色的鋼板外殼光滑圓潤,折迭處的尼龍連線帶泛著暗光,控制面板上的旋鈕清晰地標著“低溫”“中溫”“高溫”三檔。
李崇光抱著件剛洗過的毛衣放進去,周益民按下開關,電機發出輕微的嗡鳴,出風口很快湧出溫熱的氣流。
半小時後,毛衣被取出來時乾爽蓬鬆,用溫度計測了測,裡外溫差不超過三度。
小張盯著控制面板上的指標:“連續執行兩小時,溫度穩定,沒跳閘!”
小李反覆折迭著機器,連線帶靈活如初:“外殼溫度 38度,不燙手!”
眾人圍著這臺凝聚了三天心血的烘乾機,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李崇光緊緊握住周益民的手,指節都在發白:“益民,沒有你,我們至少得多走半個月的彎路!”
周益民笑著擦了擦額頭的汗,看著機器運轉的指示燈:“是大家一起熬出來的,這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該讓它接受市場的考驗了。”
窗外的晚霞透過窗戶灑進來,給烘乾機鍍上了一層金邊。
這臺從零開始誕生的小機器,此刻在眾人眼裡,彷彿已經插上了翅膀,正等著飛向更廣闊的天地。
周益民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大家這段時間辛苦了,現在先去吃頓飯吧!”
眾人聞言,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才感覺到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
連續三天的高強度工作,讓他們幾乎忘記了飢餓,此刻被周益民一提醒,疲憊和飢餓感瞬間席捲而來。
“周科長說得對,是該好好吃頓飽飯了。”李崇光揉了揉肩膀,笑著附和道。
周益民笑了笑,率先邁步往外走:“走吧,我已經跟食堂打好招呼了,給咱們科研室留了飯。”
眾人一聽,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連忙跟在周益民身後往食堂走去。
一路上,大家雖然疲憊,但聊起剛剛研發成功的小型烘乾機,語氣裡還是難掩興奮。
來到食堂,裡面已經沒多少人了,食堂師傅正準備收拾東西。
看到周益民帶著一群人進來,連忙迎了上來:“周科長,你們可來了,我把飯菜都給你們留著呢,剛熱過,快趁熱吃。”
說著,師傅掀開旁邊一個蓋著的大蒸籠,一股濃郁的飯菜香立刻撲鼻而來。
裡面是熱氣騰騰的饅頭和包子,還有幾大盤炒菜,有紅燒肉、炒青菜、西紅柿炒雞蛋,甚至還有一鍋燉得酥爛的雞湯,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
“周科長,您想得太周到了。”小張看著這些飯菜,眼睛都亮了,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周益民笑了笑:“大家這幾天消耗了太多體力,得補充點營養才行。快坐下來吃吧。”
眾人紛紛找位置坐下,拿起碗筷開始狼吞虎嚥。
李崇光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裡,滿足地嘆了口氣:“這肉燉得真爛乎,太香了。”
小李則端起一碗雞湯,小口小口地喝著,臉上露出了舒服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