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北自然籤不出阿隆索的名字,不過他答應了周冠羽,未來將給他帶來一個阿隆索的紀念品,比如說在雷諾時期的頭盔這類。
畢竟布里亞託利擔任過雷諾領隊,還是阿隆索的經紀人,搞定這點小玩意不成問題。
接下來的時間裡面,陳向北待在俱樂部看了看小學員的訓練,說實話表現確實不錯。
主要因素在於諸如周冠羽跟葉一飛等人,他們並非毫無基礎的從零開始,已經在國內接觸過一段時間的卡丁車訓練。
只是受限於國內基礎,以及缺乏方程式培訓體系,他們想要再往上升級非常困難。
要麼去國外訓練,要麼就選擇轉型。
張智聰開辦的卡丁車俱樂部,解決了賽事級卡丁車訓練的難度。
同時早期華賽體育的名氣,本田日系教練的基礎,再加上陳向北在澳大利亞大獎賽的登臺,都給這家卡丁車俱樂部賦予了獨一無二的地位。
這也就是為什麼,陳向北能在此刻如此“巧合”的碰到周冠羽跟葉一飛的原因。
整個中國範圍內,沒有比這更好更專業,以及名氣更大的卡丁車俱樂部。
他們想要提升,就必然要來這裡訓練。
某種程度上而言,華賽卡丁車俱樂部,將成為至少未來十年中國賽車的搖籃。
觀看訓練的過程中,伊藤雅治還邀請陳向北上手跑了一圈,算是給這群小學員打個樣,讓他們意識到f1車手的恐怖之處。
對於這點小要求,陳向北當然不會拒絕。
其實很多成名的f1車手,比如說維斯塔潘跟勒克萊爾這種頂尖級別,也會時不時的去到卡丁車訓練場跑幾圈。
一方面是為了解壓。
另外一方面則在於,卡丁車能給車手反饋最為直接的車感,找回曾經的狀態跟敏感度。
只不過陳向北走線確實無可挑剔,展現出了f1級別的車技,速度上面卻與周冠羽的賽道記錄旗鼓相當,沒有出現那種大眾認知裡面的碾壓。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體重帶來的巨大推重比差距。
陳向北差不多十來歲的周冠羽兩個重,放在卡丁車上面相當於超載在跑,再加上陳向北又是抱著隨意的心態,自然很難甩開賽道記錄很遠。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後世哈斯新秀車手貝爾曼身上。
這傢伙瑞典度假的酒店旁邊有一條卡丁車賽道,於是乎貝爾曼想方設法去打破賽道記錄,比如說盡量穿的清涼跟拆除一些零件減重。
甚至為了減少氣流的影響,全程低頭趴在方向盤上面開車,還特意挑選早晨溫度最低的時候去刷圈。
就這種手段用盡,結果才僅僅比賽道記錄快了0.05秒。
可以說體重的影響,對於卡丁車遠比想象中更大。
港島呆了一天之後,陳向北就過關返回廣深家中。
汲取了機場落地的教訓,這次陳向北沒有選擇公共交通,而是開著張智聰那輛大眾r36回來,並且沒有通知任何人。
當他掏出鑰匙推開家門,卻看見母親趙玉梅拿著個拖把,異常緊張的站在門口。
“媽,你這幹嘛?”
陳向北不明所以的問了一句。
看到是自己兒子回來,趙玉梅愣住了。
她真是萬萬沒想到,陳向北會突然的出現,莫名響起的開鎖聲還以為有小偷在套鎖。
“向北,你回來了?”
彷彿不敢確定一樣,趙玉梅再次問了一句。
“媽,我回來了。”
聽到這句回答,趙玉梅才放下手中拖把,向前一步緊緊抱住陳向北。
“你這孩子回來也不說一聲,讓我沒點準備!”
“媽,難道回家還需要提前報備嗎?”
陳向北笑著回了一句,他本身就想給母親一個驚喜。
“怎麼也得做點你愛吃的呀!”
說罷,趙玉梅就仔細打量起陳向北,想看看兒子這一年多在外面瘦了沒。
只是跟她想象的不同,陳向北不僅沒瘦,相反身體顯得非常結實強壯,相比較以前那個白白瘦瘦的高中生模樣截然不同。
高強度的職業化效能,專業的體能師跟營養師,讓f1車手的身體素質可以說是地球上頂尖的那一批,各方面找不出任何的短板。
除了國外食物口味上有些不適應,論營養成分標準肯定不輸家常菜。
趙玉梅那種傳統家長的擔憂,事實上有些多餘。
當然,科學理論是一回事,情感是一回事。
趙玉梅拉著陳向北坐下之後,還是趕緊去到廚房做了一桌飯菜。
母子兩個就這麼坐在飯桌前,一邊吃飯一邊聽陳向北說著國外的經歷。
不過陳向北把職業過程中的辛苦跟危險給隱瞞了,只說了輕鬆跟風光的一面。
對此趙玉梅也不是特別清楚,如果不是兒子陳向北去跑f1,可能她一輩子都跟方程式賽車牽扯上關係。
但趙玉梅有一點很自豪,那便是電視上播放了兒子登臺的訊息,並且把他稱之為中國賽車的驕傲!
這一刻,她才真正理解了兒子當初選擇賽車的夢想。
吃完這場家常飯後,陳向北就前往了高中學校,邀請老師以及委託他們聯絡曾經的同學,有時間的話去到東海國際賽車場觀看主場大獎賽。
就如同後世梅奔新秀安東內利,邀請老師跟同班同學,前往伊莫拉賽道見證自己的主場首秀一樣。
如今高中畢業同學各奔東西,陳向北不知道多少能來,甚至於很多情誼跟記憶都淡了。
可他依舊還是發出了邀請。
畢竟這種機會,人生中可能只有一次。
當然,真正的好友王胖子跟周眼鏡,則是陳向北自己聯絡,他們到時候會直接抵達車隊p房內觀戰。
做完這一切之後,陳向北就在廣深家中安安心心的呆了幾天,把比賽跟職業給拋之腦後,短暫迴歸了普通的平靜生活。
直至當電視新聞裡面報道,各支f1車隊即將要抵達東海國際機場,就意味著陳向北的悠閒時光結束,他要轉換為那個世界上最頂級的職業車手狀態。
陳向北幫母親趙玉梅買好了週日抵達東海觀戰正賽的機票,而他自己則是打了個電話給秦連傑,兩人輪流開著大眾r36前往東海,避開狂熱的車迷跟粉絲。
上一次這樣“自駕”前往東海,還是跟梁叔開著斯巴魯翼豹。
如今再重走一回,有了種物是人非的既視感。
“向北,這幾天感覺如何?”
秦連傑一邊開車,一邊問了句。
“有種做夢的虛幻感,不太適應。”
可能是陳向北已經習慣了比賽的高強度節奏,平靜的生活反倒讓他有些不真實。
難怪很多車手會在休息期玩極限運動,確實賽道上速度與激情帶來的腎上腺素極致分泌會讓人上癮。
“說實話,直播看到你登臺,我也有種做夢的虛幻感。”
秦連傑笑著回了一句,他知道陳向北天賦異稟,未來一定能跑出成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