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棄徒,回鄉種田唱歌

第1304章 1292簡單的混亂

國際種業公司的名氣雖然沒有四大糧商那麼大。

但乾的“好事”可是一點都不少。

2000年從東北偷走野生大豆品種,轉頭就在全球申請64項專利,構建起技術壁壘。

2003年先向國內豆農免費提供種子,隨後轉頭就以“侵權”為由起訴種植者。

侵的就是他們從東北偷走的野生大豆品種申請的專利。

迫使豆農棄種國產大豆,轉而依賴進口。

接著就是大豆危機。

危機後,大豆品種 90%來自進口和授權品種,其專利費佔種子成本的 35%以上。

真黑啊。

二十年過去了,國內種業公司想盡了辦法繞開專利,才將將把自給率升至21.3%。

幹這活的就是孟山都。

後來孟山都被拜耳收了。

拜耳可不是隻做殺蟑螂藥,它是全球最大的種業公司。

拜耳幹了什麼事呢?

他們把草甘膦除草劑和抗草甘膦大豆種子組了個團,逼著農民必須個都買,否則作物會被除草劑殺死。

以此來鎖定種子市場。

14年的時候安徽一家種業公司打算突破這一限制。

剛有起色,拜耳馬上透過專利訴訟,侵犯其草甘膦抗性專利並索賠 2000萬元。

結果敗訴,被迫銷燬庫存並支付賠償。

另外還透過合資控股等手段,控制種業公司,限制研發、種權和市場定價。

比如(某)領軍種業公司,被(某)種業巨頭名義上只持股49%,但研發權完全喪失。

八九十年代響噹噹的名號,培育出一百多個玉米品種,手裡有105項種權,玉米畝產從七百公斤一路拔高到一千五百公斤的超級強大的育種公司。

現在只能乾點銷售的活。

聽著嚇人吧。

其實這還算好的,別的地方更慘。

拜耳、科迪華、先鋒、先正達等幾家國際種業巨頭控制了全世界56%的種子。

因為先正達被國內企業收購,所以近些年先正達已經“被”摘掉了國際巨頭的帽子,換上了利馬格蘭。

種業公司透過基因專利和技術壁壘控制種子研發的“大腦”,糧商透過物流網路控制種子流通的“血管”,在合作與競爭中共同構建了全球糧食體系的控制權。

——

“這些國際巨頭,都是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育種3.0興起的時候一同興起的,包括四大糧商。”

“當今世界糧食格局建立在育種3.0之上。”

“現在你弄的育種4.0,就是在摳他們腦漿子。不禍禍你禍禍誰!”

在清音農業駱一航的辦公室裡。

李叔又沒好氣的數落駱一航。

駱一航揉揉下巴,訕笑道:“誰摳他們腦漿子了,惡不噁心。”

“比喻,比喻懂麼!”李叔繼續沒好氣道,“我的意思是說,你動他們根子了,你能顛覆他們幾十年架構的世界糧食格局,他們存在的源頭,權力之本,要被你小子掘了。難怪他們要整死你。”

聽了李叔的話,駱一航還笑得出來,反問道:“您怕了?”

“我怕?”李叔冷哼一聲,“我怕弄不死他,早該給他根挖掉……”

此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一週,透過弗雷德、安託萬、老阿爾諾,以及那保鏢的口供和私藏的跟紅狼的交往資訊。

可能還有某些秘密渠道吧。

在智庫專家們的拼湊和推導下,這一塊塊拼圖,漸漸顯露出原貌。

至少敵人已經找出來了。

就是安託萬所說的那幫子國際種業巨頭和糧商們。

就像李叔所說,他們的一切都是基於轉基因與分子育種為核心的育種3.0技術。

全世界也只有他們幾家巨頭擁有育種3.0技術,並搶先構建。

別的地方還都在用傳統育種,或者叫經驗育種的育種2.0技術。

包括國內。

是在90年代沒重視,當時也沒那個實力,到了兩千年初又被偷家。

等重視起來奮起直追時,又撞上了專利壁壘。

一步慢,步步慢,還只介於2.0到3.0之間。

那些種業巨頭和糧商們從育種3.0嚐到了甜頭,當然想繼續下去。

而育種3.0之後的下一代育種技術育種4.0,是基於基因編輯、大資料模擬和全基因組選擇的多基因智慧設計。

這是業界共識,有實力的機構都在研究。

他們根本不帶怕的。

別人再怎麼研究,因為根基淺,跨了一代呢,前面全是坑,哪能有他們進度快。

所以當得知東方一家叫清音農業的公司弄了育種4.0實驗室,他們根本就不在意。

因為太多了。

哪怕清音農業拿出了成果,小滿一號菜用豌豆,他們也是看了一眼就扔一邊。

即便是他們,距離育種4.0技術成功,預估也要十到十五年。

一個沒聽過的小公司能弄出來?

肯定是假的。

但是,等到糖墩墩,特別是秋雁九號出來之後。

他們可坐不住了。

nnd竟然是真的!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竟然真的走到了他們前面!

這能忍麼?不能忍啊!

要麼把他幹掉,要麼搶過來。

尼瑪還是個東方公司,很多常用的手段用不了。

十幾年前的糧食戰爭把他們打怕了,這些年對內又不斷推進種業技術自主化,對外爭奪巴西的港口、在非洲建設農業基地,威脅邦吉、嘉吉物流霸權。

還不斷的立法。

像是禁止外資獲取野生種質資源專利、天然基因序列不可專利,就是在針對他們這些種業巨頭。

合作很少,打仗不少,控制不住。

在南美腦漿子都快打出來了。

他們對東方可沒本事像別的地方那樣,隨口發句話,當地就乖乖的把自己產業送上。

沒辦法,只好使用傳統技能,注資,持股,一點點吞併。

結果一調查。

尼瑪清音農業的掌權人,是從墳裡刨出來的麼?

不接受投資不願意上市,連貸款都不要。

清音農業他一個人持股98%,剩下2%還是他爹媽。

其他的產業拆分的亂七八糟,互相套娃還任人唯親。

一點沒有現代企業家的意識,你憑什麼啊!憑什麼擁有育種4.0!憑什麼還不破產!

尼瑪這是屬烏龜的,根本沒地方下手。

至於為什麼要拉他下水。

是因為他們終於找到了機會。

清音農業下屬的一個叫醉客的香水品牌,跟老牌奢侈品公司lvmh集團打起來了。

竟然還贏了。

種業公司從頭至尾著那場戰爭。

並敏銳發現到清音農業的弱點。

清音農業為什麼突然去弄香水,賣的還那麼貴,旗艦店裝修還那麼誇張,連開業慶典都是大手筆。

甚至為了保駕護航,生生搞出一個超級東方商品城。

為了香水,寧可挑戰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

戰爭期間,甚至不惜動用場外資源,透露出所研究的治沙植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