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當老爺

第444章 金髮

千禧年是全球變革和時代的轉折點,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歐美轉向亞洲,東大和印度成為世界新興經濟體。

全球化的腳步加快,印度進入改革的深化期,資訊科技和服務業開始爆發式的增長。

五年前印度軟體業的產值還不足10億美元,到了今年就飆升至80億美元,擴張還在繼續。

這一轉型不僅帶來了外匯收入,還提供了上百萬的it就業崗位。服務業更是一舉超過農業和工業,成為印度第一大產業。

這種轉變推動了印度經濟從依賴農業和低端製造業,向“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傾斜。

根據國際專業機構的評估,印度服務業佔 gdp比重首次突破 50%,遠超農業(22%)和工業(28%)。

全印度人口的中間年齡是24歲,進入新千年,巨大的人口紅利開始凸顯。

如孟買這種大都市,普通工人的薪資已經邁入四千盧比的大關,加班累計後甚至拿到八千盧比的高薪。

服務業和白領崗位輕鬆能拿六千盧比,職級稍微高一點就能突破一萬盧比。

it和工程師的薪水最高,基本都在兩萬盧比左右。

這放在七八年前簡直不敢想象,難怪現在就連貧民窟的孩子,都想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這是改變他們命運的新途徑,且相對公平。

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人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自然也相應的提高。

據說印度現在年薪在30萬盧比到100萬盧比的人群,已經超過五千萬。

這是非常龐大的數字,利好國內的中高階消費領域。

蘇爾電器的高階家電產品,今年賣的特別好。

大螢幕彩電、電冰箱、vcd、洗衣機,還有出貨量暴增的手機,全都成了白領階層的寵兒。

當初阿希什對兩百萬顆晶片的訂單心驚膽戰,現在呢,還不到半年就賣個精光。

蘇爾電器光是向東大采購的初代晶片,就高達五百萬片,成本被進一步攤薄到6.5美元左右。

下一代晶片預計在年尾定型,各種引數都做了調整,算是大改。

考慮到印度的廣大市場,以及蘇爾電器的旺盛需求,據說華子已經決定成立專門的晶片設計公司。

羅恩當初提出的全套客製化服務,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自己現在不做手機,但完全可以幫別人設計嘛。

權當積累經驗了,等他們做好準備,必將是東大市場舉足輕重的手機制造商。

羅恩不關心東大的市場,他現在的目光全放在了印度。

蘇爾手機的第一要務,就是儘可能的跑馬圈地。在市場份額超過大半時,就可以考慮賣晶片了。

他不僅想賺普通消費者的錢,還想從其他電子製造商的口袋裡掏錢。

甚至賺多少錢是次要的,重心是透過晶片渠道,控制國內的手機制造行業。

當然,這個目標現在還有點遠。

羅恩正忙活另外一件事,瓦傑帕伊政府推動的“黃金四邊形”公路計劃,是一大塊香餑餑。

這項基建工程將連線德里、孟買、金奈、加爾各答四大城市,總里程數超過5800公里。

按照蘇爾基置業的估算,想要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預算至少六千億盧比,即134億美元左右。

蛋糕太大,就連羅恩都忍不住。

當然他也沒奢望全部拿下,這麼長的里程數,勢必會被分割成無數個小工程。

其他地方不說,但他勢力範圍內的,怎麼著也要割下一大塊吧。

為此,羅恩已經親自飛回了新德里。

北方邦那裡的薩蒂亞聽到訊息後,也屁顛顛的趕來權力中心。

社會黨在那裡的日子,越發的不好過了。

不,準確的說,是除了印人黨和進步黨外,其他小黨派現在都被擠壓的厲害。

蘇爾先生的生意幾乎把整個北方邦都納入版圖範圍之內,人們從生到死都離不開。

無形中的影響力無時無刻不在滲透,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入進步黨的懷抱,哪怕只是為了求個心安。

進入進步黨的人多了,脫離社會黨和大眾社會黨的人自然也多了。

亞達夫依靠龐大的種姓優勢還能撐一撐,以達利特為主的大眾社會黨就慘了。

瑪雅瓦蒂許諾的那些東西,你只要能進蘇爾先生旗下的產業,就能輕鬆實現。

至於稀缺的公務員,幾百上千萬人爭奪一千個名額,機率太低了。

於是為了自己的肚子著想,原來支援大眾社會黨的人,現在紛紛投入了進步黨的懷抱。

薩蒂亞很有危機意識,他準備和蘇爾先生談談。

社會黨和進步黨結盟也罷,或者暗中依附也行,總之要為自己的黨派爭取點利益。

否則就連大餅都沒得畫,又怎麼安撫手下那幫人。

可惜如今要見蘇爾先生比以前更難,薩蒂亞跑了幾次都被告知預約行程已經排到了兩週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