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雙方距離迅速拉近,水面衝突一觸即發之際!
快船隊首船上,一員身披鎖子甲、頭戴鳳翅盔的將領霍然站起,聲如洪鐘,穿透湖面:“前方可是孫破虜將軍麾下?我乃戚繼光,率部自海外漂泊歸來,久仰孫將軍威名,特來投奔!絕無敵意!”
校尉心中一驚,對方將領氣度不凡,士卒精銳異常,絕非尋常水寇或袁術軍。
“戚繼光?未曾聽聞將軍名號!”校尉高聲回應,箭矢雖未再發,但警惕不減,“既是投奔,為何鬼祟行蹤?”
戚繼光朗聲道:“實因沿途遭遇袁術軍哨船攔截,恐生誤會,故取道巢湖水路!我等可放下武器,只求面見孫將軍陳情!”
就在此時,另一艘快船上,一員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的魁梧大將也長身而起,聲若巨雷:“還有我林沖!與戚將軍同路,亦為投效孫將軍而來!某等誠意,天地可鑑!”
他身旁兩百健卒,雖無戚部那般森嚴陣型,卻個個龍精虎猛,顯然亦是悍勇之士。
孫軍校尉見對方主動提出放下武器,且觀其氣度言行,確非作偽,心中疑慮稍減,但仍不敢大意。
“既如此,請諸位將軍約束部屬,隨我回營!是非曲直,自有孫將軍與子房先生明斷!”
戚繼光與林沖對視一眼,皆無異議。
他們約束部下,收起兵刃,快船緊隨孫軍巡邏船,駛向孫堅設在巢湖口的水寨。
宛陵郡守府。
孫堅端坐主位,張良侍立一旁,程普、黃蓋等宿將分列左右,審視著堂下二人。
戚繼光率先上前,抱拳行禮,不卑不亢:“末將戚繼光,參見孫將軍!久聞將軍威震華夏,討逆扶漢,特率本部親兵五百,跨海歸來,願效犬馬之勞!”
林沖隨後上前,聲音洪亮:“末將林沖,參見孫將軍!飄零半生,幸得與戚將軍同行,聞將軍招賢納士,故率麾下兩百兄弟來投,願為先鋒,萬死不辭!”
孫堅目光銳利,沉聲問道:“二位將軍遠道而來,其志可嘉。然天下英豪何其多,本將軍何以信你等?又有何能可助我江東基業?”
早有準備的戚繼光從容應對:“將軍明鑑。末將不才,略通水陸戰陣、築城練兵之法。觀將軍水師初建,戰船雖具其形,然船型稍顯笨重,轉向不便,臨陣配合亦欠章法。末將麾下所乘‘鷹船’、‘網梭船’,乃經特殊設計,船身狹長低矮,槳櫓並用,破浪如飛,於複雜水域可收奇效。末將願獻上船圖與操練之法,助將軍打造一支縱橫長江的無敵水師!”
他隨即取出一卷簡易圖冊,上面勾勒著幾種新穎戰船的構造和一個小型步兵協同作戰的陣列圖解,並簡述了其在水戰、城防中的應用理念。
其思路之清晰,見解之獨到,遠超時下水戰認知。
孫堅與張良交換了一個震驚的眼神。
這絕非空談!
輪到林沖,他更顯直接:“末將出身行伍,擅使槍棒,尤精步卒近戰搏殺與陷陣突擊。觀將軍麾下丹陽兵勇則勇矣,然單兵技藝與小隊配合尚可精進。末將願傾囊相授槍棒技藝,並可為將軍訓練一支專司攻堅拔寨的‘虎賁’勁旅!將軍若不信,末將願與營中任何一位將軍切磋,以證微末之能!”
堂上諸將,包括年輕氣盛的孫策,都被林沖的豪言激起了戰意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