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的闖進費弗曼辦公室,大喊了一聲後,赫爾穆特才注意到房間裡不止費弗曼一人。
在座的都是國際上有頭有臉的數學家,大家自然都是認識的。
“喲,張教授、古斯、梅納德你們也在啊。”
赫爾穆特跟幾人打了聲招呼,“巧了嗎這不是。”
他將手中論文放到費弗曼辦公桌上,然後拿出手機,“我給你發了封郵件,把附件打出來,大家都看看吧。”
費弗曼莫名其妙的看著神神叨叨的赫爾穆特,但還是開啟電腦,進入郵箱。
《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
附件pdf的標題樸實無華,卻的確讓費弗曼瞪大了眼睛。
他還下意識的看了旁邊的張一堂一眼。
張一堂能夠從刷碗工成為知名數學家,靠的就是提出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種可能證明方法。
沒想到現在竟然已經有人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
開啟附件,費弗曼很遺憾的沒有看到作者名字。
趕緊列印了三份後,他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桌上赫爾穆特帶來的那份論文,如飢似渴的研讀起來。
“?”
張一堂三人,茫然的看著這一幕,費弗曼的行為無疑是非常失禮的。
他們知道費弗曼不是這樣的人,所以,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赫爾穆特帶來的這篇論文有貓膩!
所有人都向正在嘎吱嘎吱工作的印表機看去。
“我是長輩,這第一份由我來看,兩位沒有異議吧?”
張一堂一個跨步來到印表機前,笑著看向古斯和梅納德兩人。
古斯梅納德兩人對視一眼,然後徑直往費弗曼身後走去,目光越過費弗曼肩膀向論文瞟去。
此時費弗曼已經看完第一頁,將它放在右手旁。
《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
看到論文標題,古斯兩人瞳孔一縮,互相看向對方,眼中都露出了驚駭的光芒。
他們也沒有說話,但看向費弗曼桌上論文的目光變得嚴肅了許多,如臨大敵。
這時,張一堂才終於拿起剛剛列印好的第一份論文,他也看到了這篇論文的題目,《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
倒吸一口涼氣,張一堂心情還微有些激動,
他改進篩法後的有界距離法已經是如今證明孿生素數猜想最有力的工具,他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對素數差小於7000萬,很快陶哲軒將這個數字變成了246,只要將這個間距變成2,孿生素數猜想就能得到證明。
現在有人提交了孿生素數的證明,大機率是用了他的有界距離法。
雖然這個證明人不是自己,但他的功績也無法抹滅,以後大家提起孿生素數定理,他張一堂都是避無可避的人物。
幻想了好一會兒,他才拿起論文,開始研讀起來。
沒過多久,他就皺起了眉頭。
這篇論文的作者重構了篩法,雖然也引用了他的有界距離法,但歸根結底,他們的證明方式大相徑庭,事實證明,他張一堂的方法雖然看似接近了真理,但不過是夢幻泡影,永遠都不可能觸及那個最終答案。
他的方法是錯的!
張一堂不甘心的繼續看下去。
重構篩法後,他將黎曼公式中的零點項∑px^p/p轉化為控制素數分佈振盪的工具,顯式關聯ζ零點密度與篩法誤差。
他馴化了零點振盪!
在最終處理主項和餘項時,這篇論文的作者引入了雙線性形式估計,
1.當d,e互素時,用大篩法不等式控制;
2.當d,e不互素時,利用λd的振盪抑制性質,將誤差壓縮至:exa(a0)
綜合主項與餘項,最終得出結論,當x足夠大的時候,存在無窮多對素數(p,p+2)!
他真的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
張一堂心神震駭,卻依舊有些不敢相信,翻回到第一頁,又再次演算了一遍論文中的證明過程。
沒有漏洞。
三個小時後,張一堂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至少,他找不到這個證明的漏洞。
他只好抬頭看向費弗曼三人。
三人也正好抬頭看向他,四人對視,已然明白對方心中的驚駭。
這個證明沒有問題!
他們當然不會因為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感到驚駭,讓他們震撼的是,這篇論文的作者的野心顯然不在於孿生素數猜想,這明顯只是他在證明黎曼猜想路上的意外之喜。
他雖然未能馴服黎曼的零點巨龍,卻在它的鱗片縫隙中,窺見了孿生素數構成的銀河!
如果是其他人說自己要證明黎曼猜想,四人必定嗤之以鼻,但這篇論文珠玉在前,他們忽然覺得,那個人或許真的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證明。
孿生素數猜想雖然與黎曼猜想相差甚遠,但證明孿生素數的方法,未必不能成為證明黎曼猜想的鑰匙。
“你們也認為這個證明沒問題嗎?”
赫爾穆特在一旁早已恭候多時,見到四人的表情,自然明白言下之意。
費弗曼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問到,“這篇論文的作者是誰?”
這也是讓他們十分費解的地方。
通常來說,國際上知名數學家他們都是認識的,也知道這些同行們在用什麼方法,研究什麼問題,到了他們這個水平,雙盲評審早已形同虛設,只要看到論文,他們就能猜到這篇論文是誰的。
比如古斯的研究方向是狄利克雷多項式的大值估計與零點密度改進,擅長度量幾何和調和分析,如果有相關領域的頂尖論文,大家會第一時間想到他。
比如梅納德,解析數論方面的頂尖高手,在陶哲軒出手之前,是他獨立提出改進版篩法,證明存在無窮多對素數間隔小於600,打破張益唐的7000萬間隔紀錄,方法更簡潔高效。
更是在前幾年證明了duffin-schaeffer猜想,完善了khintchine定理在丟番圖逼近中的應用。
張一堂最近在研究朗道-西格爾零點猜想……
這些著名數學家的研究方向並不是秘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可這篇論文,他們並不知道出自誰手。
這篇論文中用到了篩法和調和分析,如果不是張一堂和古斯、梅納德兩人就在這裡,他或許會懷疑是這三人中的某一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