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358章 各方反應

《文匯報》用了首頁一半的篇幅,回顧餘切曾經的小說。

然後得出結論:“文藝工作者,應當從人民中來,為了人民。”

京城這邊很多作家寫信寄給餘切,讚揚他的努力。

作家石鐵生寫信給金介甫道:“去大山很偉大!人生來孤獨無助,命運無常……可人類是一個整體,而作家是做夢的器官!你的行為,把夢變成真的!”

這話說的很文縐縐。

因為石鐵生不認識金介甫。

至於餘切,石鐵生就不那麼端著了。

兩人都常住京城,一年起碼要見上好幾次。石鐵生的輪椅,餘切也不是沒推過。

餘切長得最高最壯,本來最應該扛著石鐵生去開會。但是“春雨行動”後,石鐵生認為“餘切為脊髓灰質炎患者做了很多事情,不應當再揹負我了!”

石鐵生也沒有那麼豁達。他的個性在豁達和敏感之間橫跳。

當有人做的事情,勾起了石鐵生的夢想甚至幻想時,他就會忍不住佩服了。

比如美國人劉易斯在洛杉磯奧運會創下偉業,石鐵生激動的寫下文章讚美這個黑人運動員,說他是“一頭黑色的獵豹”。

餘切在哥倫比亞硬剛小國政府,竟然傳奇地得勝而歸。

石鐵生有段時間甚至覺得,自己可以寫個美洲武俠小說——後來他的病情發作,不能寫長篇小說,只好作罷。

“要是我能跑能跳,我要天天把餘切揹著,我以前是跳遠冠軍呢!他去哪,我讓他去哪!餘切圓了我的心願,我本來是虧欠他的。”

於是,扛石鐵生的活兒落在了餘樺或是蘇彤身上。

《京城晚報》對石鐵生有場採訪,石鐵生展出他和餘切之間的信件,信上面可以看到,每年過節,餘切都會給石鐵生寫信,關心他的境況。

石鐵生會回一封長得多的信件。

“餘切一直都是這樣的人,他很有能量,越是弱小的人,他越是情不自禁要替這個人出頭。”石鐵生道。

“我認為真正的善良,不是對上位者奉承,而是保護弱者。並恰當的改善別人的境遇。”

《京城晚報》刊登了石鐵生和餘切的信件。報刊隨即大賣,石鐵生反倒拿到一筆採訪費。

他把這筆錢公開捐給“春雨行動”,回來後還激動難耐,又告訴自己的妻子:“我們人人都要替社會出一份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我什麼也沒有,可我還有我的器官。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我希望我的身體還能幫助到別人。”

“我也有這樣的夢想!”

時任漂亮國駐華大使的溫斯頓·洛德,特地來請金介甫吃飯:“我要替總統先生替你寫一份報告,你和這個國家的超級巨星結成了朋友,忽然之間你也成了中國人的老朋友。”

金介甫笑道:“我是一個餘學研究者,這對我研究餘學有什麼幫助嗎?”

溫斯頓是個中國通,他老婆就是一個華裔作家。溫斯頓期間,恰逢中美關係最好的時期,溫斯頓自己也被認為是最瞭解中國,最為友善的大使之一。

他對金介甫此前的研究自然很瞭解。

溫斯頓驚訝道:“你們原來還有合作關係!可是,你不是研究那個沈的嗎?我還記得……81年,你為了請沈聰文到美國去演講,甚至驚動了中國這邊的高層。最後特批沈聰文赴美,解決了他的困難!”

“我以為你仍然是沈的追隨者。”

這裡,溫斯頓用了“disciple”這個詞。它和一般使用的“研究者、追隨者”不同,而更接近於“門徒、信徒”的意思。

在西方的宗教領域,這特指那些信奉神靈的追隨者,譬如耶穌的十二門徒。

金介甫當然聽得出溫斯頓對他的調侃。

做研究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用得上“門徒”這個詞啊?

可見溫斯頓本人不理解,金介甫當年為什麼那麼推崇沈聰文,所以他用“宗教”這樣無法解釋的玄妙來描述。這種事情金介甫已經遇見了很多次。

這真的不怪沈聰文,沈聰文絕對是有水平的。

沈聰文被推到諾獎數次,可惜顆粒無收。他自己又不擅長誇耀自己,在文壇,沈聰文也原諒別人,他沒有什麼要追殺的敵人,於是又缺少了打敗敵人的故事……沈聰文做過隨軍記者,可他也沒有立下戰功,或是表露什麼深邃的戰爭反思。

沈聰文被戰場的巨大恐怖壓垮了,嘗試過重開。

出於禮貌,所以沒有人想到處傳頌他的故事——這本來就不是特別英雄主義的事情。

沈聰文純粹得只關心他的研究。

但這個世界太艹淡了,如今越來越不適合沈這樣的老派作家。其實在中國,大家不也去追隨那些故事裡故事外,都像傳奇的人嗎?

人就是幕強的,沒辦法。這和文學無關。

“不再是他了!”金介甫道,“從今以後,我是餘先生的disciple,我是他的門徒!”

——

四月初,《背起爸爸去上學》排版透過。

王濛等人最先見到投稿文章,心裡很高興。

他特地打電話告訴餘切:“故事好,信也寫得好。去年年末,南方的《花城》刊登《平凡的世界》,影響很大,讓小說重新回到普通人當中來。”

“它也是質樸的寫法,我稱之為溫暖的現實主義。人總是要遇到苦難的,可我們現在謳歌苦難的,確實有些太多了……讀者總得看出一些力量和希望才是。”

王濛認為,他搞實驗性文學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一些作家把他的本意執行壞了。

這些人是不上不下的混蛋!

“我們搞實驗性文學,就是要去拿獎,有真知灼見出來,不是騙稿費;你看看你《2666》,不聲不響寫出來,直接拿到美國的文學獎。”

“要是每個人都能像你一樣就好了。”

餘切則恭喜王濛獲得了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

這是剛不久的事情,發生在金介甫去寧縣的路途上。蒙德羅是義大利的“諾貝爾”文學獎,級別不低。一般二月份釋出名單,六月份領獎。

今年頒獎日延期到了三月份。

前不久開獎出來,譁!出現王濛的名字。

央臺高興得不行,當天就在新聞上播報這一訊息。“本臺插播一條訊息,日前,中國作家王濛在前不久的義大利蒙德羅上……他成為特別獎的獲得者,這是中國作家第一次獲得這一獎項。”

“中國已有多位作家進入到世界級文學獎的角逐中……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西語世界的塞萬提斯獎!”

但王濛拿的不是正獎,而是“特別獎”。

這是義大利文化部專門用於獎勵那些國外作家的榮譽獎。

因此,央臺沒有過多的深入報道,反倒是提到“塞萬提斯”——這才是真重量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