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弦同志.”王一地開口喊了一聲。
“呵呵,見笑了。”江弦朝他和徐德霞倆人笑笑。
“害,做文學工作就是這樣。”
王一地同為主編,非常理解江弦此刻的感受,“咱們負責一部刊物的工作,當然要為刊物把好關、負好責,有時候難免會身不由己,但是下面的人又不理解,覺得委屈,都很正常。”
對於剛才的這一場面,王一地當然不會覺得江弦在劉鑫武面前吃了癟,相反,對比冒冒失失闖入,最後失了風度甚至有些破防的劉鑫武,始終保持沉穩態度的江弦要讓他更欣賞一些。
“鑫武這個人是這樣。”
王一地嘆一口氣,“我認識他很多年了,他這個人,就是容易衝動,還是不夠成熟。”
簡單聊兩句劉鑫武的情況,王一地又把話題拉回約稿的事情上面:
“那個,江弦同志,稿子的事情還是希望你能仔細的考慮一下,你要發表兒童文學作品,那我們《兒童文學》一定是再合適不過的刊物了,再說,咱們都是老朋友了,《兒童文學》對你的重視程度,這一點你也知道.”
“我知道了,老王,我就不直接答應你了,這事兒你也得給我點時間,讓我好好的考慮考慮。”江弦說。
“對,今天過來就是和你商量商量。”王一地語氣客氣,“你要是想好了,還麻煩儘快給我們個答覆。”
“這個你放心。”
“那我們就不打擾了。”王一地起身,和徐德霞一起向江弦告辭。
沒有被劉鑫武的事情影響心情,破防的是他又不是江弦。
完成了《小王子》的創作,《編輯部的故事》也在央視播出完,這段時間的工作告一段落,閒暇下來的江弦給自己放了假,決定留出時間來好好的陪陪朱琳、陪陪江年年。
這年頭的夏天,流行消夏晚會。
聽說陶然亭辦了個為期三天的“宣武之夏”遊園晚會。
於是這三天裡,每到傍晚,江弦就領著朱琳和江年年一塊兒來到園中,一邊納涼,一邊參加陶然亭的娛樂活動。
為了避免麻煩,他和朱琳全都戴上墨鏡,江年年也嚷著要戴,一家人乾脆全都戴上墨鏡出行,在人群裡也不算太過醒目,畢竟這年頭墨鏡也是時髦單品,戴的人很多。
陶然亭特熱鬧,歡聲笑語一片,小孩兒也特多,畢竟這裡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就是所有京城孩子的“後花園”,有不少小學低年級一組織春遊,就去陶然亭公園。
“爸爸,我要玩這個!”江年年指指熱鬧的水面。
江弦也一早就注意到了水面上的專案,一群大人小孩兒開著圓形的船在水面上疾馳
——“碰碰船”。
這可謂是八十年代京城最時髦的水上游樂專案了。
大概就跟碰碰車似得,注塑的船體,遊客坐在船中間,在水面上開著船撞來撞去。
一艘船最多一個大人一個小孩兒,江弦買兩張票下水,朱琳抱著江年年上一艘,他獨自一艘。
這會兒安全意識也不太夠,也沒救生衣,就穿著自個兒衣服拿著票上岸邊排隊等上船,很快排到。
“慢點兒。”江弦先扶著自個兒媳婦兒上去,再把閨女抱上去,完事兒才自己一個大步跨坐進船裡,旁人眼中儼然十分幸福的一家三口。
操作簡單易懂,江弦簡單熟悉了下,就跟在老婆孩子屁股後面往湖中心行駛過去,然後一個加速。
“法修散打!”
倆船狠狠撞在一塊兒,互相反彈出去,對面兒船上傳出朱琳和江年年的驚呼:
“哎呀!”
“爸爸壞!”
“哈哈。”江弦開著出去繞一圈兒,很快回來,又撞上去,兩船相撞在一塊兒,激起大片大片的水花兒,水珠濺落在胳膊上臉上,分外涼爽。
旁邊兒幾大家子看到這邊玩的這麼歡樂,也很快加入過來,一家子的內鬥又馬上轉變成外戰。
男人一到這時候,難免展現男人魅力,江弦火力全開,衝著圍攻朱琳和江年年的幾艘船就撞,勢大力沉,給船上的人撞得七葷八素,之後再見著這男的開船過來,撒丫子就跑,生怕再被撞上。
江弦難得徹底放鬆,樂在其中,享受著這段難得的一家人幸福時光。
消夏晚會活動內容很豐富,有歌舞演出、武術表演、皮影、茶座、音樂會還有電影,就是分別在三個開闊場地同時放映不同的影片。
包括以前只在春節才露面的民間花會,這回也破例出現在晚會上。
另外呢,還有200多名青年參與的集體舞會。
這說是舞會,其實是“王婆說媒”,一個個“紅娘”忙碌其間,給一對對的大齡男女青年搭“鵲橋”。
一群觀眾圍觀人家相親,江弦這一家三口也湊上去看熱鬧。
看著看著,有個紅娘徑直衝著江弦走過來,上下打量一遍。
“哎呀,小夥子,給你介紹個物件吧!”
“嗯?”
江弦愣了下,和朱琳對視一眼,隨後轉過頭去笑笑:
“好啊。”
“哎呀,你這個條件,肯定好找。”紅娘一拍手,樂開了花,“有中意的沒?”
“嗯”
江弦露出靦腆之色,指指朱琳,“我看這位女同志就不錯。”
紅娘一瞅,朱琳懷裡還抱著個江年年,試探性的問一句,“女同志,這是你家孩子?”
“嗯。”
紅娘大驚失色,轉頭就跑,“哎呀,你這個小夥子,人家都有孩子了,你還看上人家,不害臊、真是不害臊。”
“哈哈。”
江弦爽快的笑出了聲。
今天是晚會第一天,一家子沒想著還有“彩蛋”,大夏天的,公園兒里居然響起了爆竹聲聲,湖面上空也迸發出五彩繽紛,焰火禮花把夏夜的氣氛引向高潮。
儘管傍晚的時候下了一場陣雨,遊客們依舊熱情不減,看模樣,來的遊人估摸都上萬。
江弦一家子坐上游船,跟著幾百條遊船圍向湖中心裝飾著彩燈的畫舫,上面兒請了一支業餘樂隊,舉辦長達兩個小時的“水上音樂會”。
有大概300條遊船在這裡圍聚聆聽。
除了音樂會,還有相聲、評劇,讓江弦意外的是,有位相聲演員在說的還是《虎口遐想》,學著姜昆的語氣,演的那叫個惟妙惟肖。
“你看你的影響力有多大。”朱琳挽著他的胳膊微笑說,這會兒天已經黑了,她墨鏡也摘了,一雙烏黑的杏眸之中閃爍著斑斕光彩。
“不就一場相聲嘛。”江弦笑了笑。
“你沒看到那些人穿的文化衫?”朱琳眨巴眨巴眸子。
文化衫這服裝現在太流行。
到處都是穿文化衫的,公園裡穿的人也特多,而就在很多人的文化衫上,寫著的文字大多都出自江弦之手。
“勝天半子!”這是《天局》。
“中國是我的,可也是你的!”這是《高山下的花環》。
“也許沒出息,也許。”這是《無主題變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