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68章 “公安表彰”

“江弦同志!”

孫寅貴一見到江弦,滿臉激動的拉住江弦,“感謝!萬分感謝!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您對我們‘百龍’的幫助!”

“哈哈。”

江弦一臉平靜,“沒什麼好謝的,說不上是我們幫助了‘百龍’,當初這贊助費也是您結結實實從口袋裡掏出來的,談不上幫助,咱們算是互相成就。”

“哎呀您這話說的客氣了,太客氣了。”

孫寅貴這會兒那叫一個親切,“怎麼不是幫助呢?您可能都不知道我們礦泉壺賣的有多火,這銷量說是《編輯部的故事》播出前的十倍都不為過,您說要不是您花心思,給我們‘百龍’打那麼別出心裁的廣告,我們現在能賺這麼多麼?您對我們的幫助太大了!我們必須感謝您,小周、小周.”

孫寅貴喊了個名字,很快有個年輕小夥拎過來一個大行李袋子。

“江弦同志.江老師,一點兒謝禮,不成敬意。”孫寅貴說著開啟行李袋子。

江弦見此狀況,額頭青筋一跳,後撤步加擺手,“哎呦,孫總,你別這樣!使不得、使不得”

“江老師,您甭客氣。”

孫寅貴拉開拉鍊,露出裡面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是我們隆回老家的一點兒特產,這是大蒜,紅皮兒的,這是辣椒,這是腰帶柿子,這是豬血粑,就是豬血做的丸子。

這玩意您拿回家,清蒸或者清煮都行,也能炒菜,放點兒熱油,再放點兒花椒粉炸香了,再扔進去幾片薑片,來回那麼一翻炒,特別香就是少放點兒鹽.”

“呃。”

江弦撓撓下巴。

這年頭的人還真是又清澈又愚蠢。

就拿這個考驗幹部?

哪個幹部經不起這樣的考驗?

不過孫寅貴也不是完全不懂人情世故,一袋子東西給江弦講完,又掏出個紅包,往朱虹那兒塞過去:

“.咳咳,這是我們‘百龍’礦泉壺拿給《編輯部的故事》劇組的感謝費。”

“哎呀。”

朱虹看著裡面厚厚一沓鈔票,手不由自主的就伸了過去,又馬上意識到這麼做不對,趕緊縮回去,她沒經歷過這種場面,不知道該怎麼拒絕,立馬求助的看向江弦。

不得不說,她這楚楚可憐的模樣,很有她姐姐朱琳的神韻,看著分外惹人愛憐。

“咳咳。”

江弦輕咳兩聲,有意無意的擋在朱虹前面,“孫老闆,拿錢就不合適了,我們不能收人民群眾一針一線,你這不是讓我們犯錯誤麼。”

“怎麼會是錯誤呢?”

孫寅貴擺擺手,“這是我們‘百龍礦泉壺’的一點兒心意,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

在旁邊兒看著紅包看的眼都快紅了的王碩、馮曉剛知道,這對他確實不算什麼。

記得這姓孫的第一回來的時候,是帶了六七個人,從一輛黃色小麵包車裡下來的。

剛才馮曉剛可親眼看著了。

這位礦泉壺的老闆,是坐著一輛漆黑的賓士w123過來感謝劇組的。

馮曉剛就沒見過那麼大的車。

賓士w123的車身尺寸也確實國內進口車天花板的存在。

4725mm、1764mm、1435mm,軸距2785mm。

業內向來都把這款w123看作是賓士的標杆,認為這是20世紀最好的4門汽車之一,無論在設計工藝,還是安全性、實用性和耐用性方面都非常出色。

值得一提,在安全配置方面,這輛w123絕對代表了世界頂級水平,不僅可選裝abs剎車防抱死系統,還出現了安全氣囊的設計。

此外,還具備更加堅固的乘員艙,以及車頭更大的碰撞緩衝區。

這些裝備直接符合了30年後的安全設計標準。

同時呢,w123還裝備了可潰縮轉向柱,這就又提升了車輛在碰撞時對駕駛員的保護。

嗯,說出來可能不信,這輛賓士還是一汽的。

沒錯,一汽賓士!

從進入八十年代開始,中國的汽車工業就進入了合資階段。

京城吉普、上海大眾、廣州標緻相繼問世。

嗯,作為共和國汽車產業的長子,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一汽直接非常高瞻遠矚的把目光投向了賓士。

賓士那邊兒呢,也已經有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想法,雙方一拍即合,一汽立馬和賓士簽署了戰略協議。

一汽是這樣想的,透過合作呢,學習學習賓士的先進造車理念,再反哺回紅旗轎車的技術升級。

所以賓士e級其實早在80年代就國產了,是最早國產的豪華轎車。

這會兒還不叫梅賽德斯——賓士,叫梅塞代斯——賓士。

只是這批e級轎車產量非常少,統計的數量大概是828臺。

這批由一汽組裝的828輛賓士w123系列轎車,出廠後主要賣給了京城的首汽公司,用於外賓接待,也有部分輾轉賣到企業作為公車,還有少量被吃到螃蟹的個體戶們買下,不過因對車輛級別的限制,這會兒的私人購車者不多。

孫寅貴顯然就是買下這批轎車的其中的一位。

王碩和馮曉剛都聽人吹過這個牛逼,說過這輛賓士230e,指導價就在60萬,加長的豪華型落地價更是達到了90萬。

如此價格高昂的車子,孫寅貴扭頭就開上了,可見《編輯部的故事》的播出,讓他的“百龍礦泉壺”發達到了什麼程度。

“唉,你說咱們這些寫電視劇的,怎麼就開不上這樣的車子呢?”馮曉剛感嘆一聲。

“怎麼開不上啊?”王碩乜他一眼。

“嗯?”

“咱們頭兒不是寫電視劇的?不是寫劇本的?”王碩提醒一句,“你說人家能開不起這個?”

馮曉剛聽得兩眼鋥亮,“.頭兒這麼有?”

“肯定不少。”

王碩道:“你不寫小說,可能不瞭解,頭兒提的那個版稅制,我回去仔細琢磨過,嚇人,太嚇人了,我就這麼給你說,就頭兒現在這幾部作品,加上這個版稅制,賺的錢估摸著夠我啥都不幹從小活到老,從一歲活到九十九歲,嗯,就這麼花還能花好幾輩子。”

“哎呀。”

馮曉剛摳了摳自己的牙齒,“我可沒想到,你說這頭兒他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我可真沒想到這點兒上去。”

“唉,這也就是咱頭兒想不想的事兒,奈何人低調啊,還願意和咱吃一個鍋裡的飯,我要有他這名氣,我早把譜兒擺天上去了,我、我天天上四聯理髮剃頭去。”王碩道。

四聯理髮店上海四家理髮名店的聯合,這也是京城首屈一指的高階美髮場所。

嗯,後世男人理個髮大概也就25塊錢一個腦袋。

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聯理髮店提供的洗髮、剪髮以及吹風服務就是咱們常說的一套“洗剪吹”,費用就已達到了25元!

“我要有錢了。”一旁的梁左抽著煙,“我頓頓上前門吃肯德基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