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70章 正確傾向

“我回憶起,以前陳伯吹同志主張‘同心論’,說兒童文學作家應該從兒童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的耳朵去聽,以兒童的眼睛去看,特別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結果這種觀點被批判,我記得茅盾同志當時非常反對對陳伯吹的批判,認為傾向導致‘藝術脫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語言乾巴巴’的局面。

這些年,陳伯吹的‘童心論’又被再次提起,我們兒童文學這一塊兒的創作,漸漸兒童化,越來越趨近兒童的視角,兒童文學作品越來越‘兒童化’。

可這樣的局面好嗎?

在我看來是不好的,我認為呢,江弦同志這一部《小王子》,正是和主流環境不相符的‘反常規’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別人追求‘童心’,江弦這部作品不失童心的同時,還在思想性和核心主題上實現了深刻,不僅是寫給兒童,更是寫給成人,我覺得這也應該是將來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典範,一個目標。”

“.”

王一地這麼一番極具內涵的話,讓在座很多人感到認同,也抬高了江弦這部《小王子》的地位和重量。

人王一地的話,意思很明顯:

兒童文學就應該像江弦這麼寫。

說是兒童文學,又不是隻寫給兒童看!

幼稚化,低齡化,反而會毀了這一類的文學作品,讓讀者們慢慢喪失對兒童文學的興趣。

這個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就明白了,很多人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葫蘆娃》、《天書奇談》.這些作品,哪怕是成年人,也就能看的津津有味。

後來慢慢的動畫市場變成《喜羊羊》、《熊出沒》的天下這麼一低齡化,成年人的觀看興趣降低很多,不過這些動畫依舊保持著相對的內涵,情節也足夠豐富精彩,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再到後來寶寶巴士發車嘍?還有多少成年人會主動關注現在的孩子們看的動畫片呢?

除非帶娃,不然真是少之又少。

因此,王一地的意思很明顯,兒童文學作品不應該喪失內涵和核心主題,不應該一味地追求幼稚化和低齡化,而江弦的這部《小王子》,顯然為傾向錯誤的兒童文學市場提供了正確的思考和方向。

“既然是這麼好的小說,你們《兒童文學》還不趕緊約下來稿子?”金近笑著開口道。

他是《兒童文學》的上一任主編,更是這部刊物的創辦人之一,對《兒童文學》充滿感情,說這一句,也是對王一地的一次提醒,希望他不要錯過這部絕對稱得上優秀的小說。

“我這不是昨天剛看到嘛.”

王一地尷尬一笑,“我想,我們的編輯去貿然拜訪江弦同志,會顯得比較倉促,不夠隆重,乾脆今天這個討論會結束以後,我抽出時間,親自過去一趟為好。”

“.”

李明爍聽著王一地的話,心中滿是“臥槽”,約稿基本上都是責任編輯的工作,頂多是編輯室主任,而王一地可是一刊之主編,親自去約一位作者的稿子,這給的面子也太大了。

不過一想又覺得非常合理。

這可是江弦!

別說《兒童文學》的主編了,就算是《人民文學》想約江弦的稿子,也得《人民文學》的主編親自去請嗯,這是實話,因為《兒童文學》的主編就是江弦。

“就照目前對這一批畢業作品的判斷來看,江弦這部《小王子》,我看是相當程度能定作第一名的,作品的質量本身就非常具有說服力。”魯迅文學院的老師陳山山開口道。

聽到陳山山的話,在座老師們不少都微微點頭,沒人提出反對的意見。

“就憑這部《小王子》如此打動人心的力量,該給江弦這個第一名。”

“你說錯嘍,可不是給江弦第一名。”

“嗯?”

“是給他和他的女兒兩個作者,並列第一。”

“哈哈哈哈。”

討論會在融洽的氛圍中結束了,這樣的討論會不常開辦,只有碰到了值得說道的重要作品,才會特意為這部作品開展一次。

而《小王子》顯然正是這樣的作品。

“徳霞。”

會議結束以後,《兒童文學》的主編王一地找到編輯徐德霞,“你以前編輯過江弦的小說《草房子》,和江弦比較熟悉了,這次和江弦約稿的工作,咱們一起過去吧。”

《草房子》這篇小說距離初次問世已經過去了六年之久,時隔這麼久,當年編輯這部小說的年輕女編輯徐德霞,也已經褪去了當初的青澀模樣,變得成熟起來,成為《兒童文學》這部刊物的中流砥柱。

“江弦真寫兒童文學了?”徐德霞還沒見過《小王子》,聽了王一地的話頗有些難以置信。

這些年,江弦除了《草房子》就再沒對兒童文學這一塊兒有什麼新的建樹,他也確實不需要有什麼建樹,因為在徐德霞看來,《草房子》是夠他炫耀一輩子的知名作品,即便過去了這麼多年,這部小說依舊帶給很多讀者極大感動。

而且,嚴格意義上來看,《草房子》真的是兒童文學作品嗎?

恐怕不能這麼單純的下定論,因為這部小說只是在題材上由兒童故事組成,其語言的優美程度、行文的技巧性,說是藝術瑰寶也不為過。

所以徐德霞一直沒對約到江弦的稿子報什麼希望,《草房子》是歪打正著,她可不覺得自己能有朝一日再約一次江弦的稿子。

而王一地忽然喊她跟著去約稿,這就讓徐德霞格外驚喜。

“什麼小說啊?”

“有沒有《草房子》那麼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