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近今年都七十多了,是老兒童文學作家了。
他上過兩年小學,後來在當時的《兒童日報》做雜務,慢慢成了助理編輯,工作一段時間以後,走上文學道路,很快在《小朋友》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童話《老鷹鷂的升沉》。
這在文學界還挺罕見的。
畢竟很少有作家一開始就寫兒童文學的,大部分作家一開始都是寫別的。
就比如冰心。
最早寫的都還是《斯人獨憔悴》、《去國》、《秋風秋雨愁煞人》這種小說,還反映什麼封建家庭對人性的摧殘、新世界兩代人的激烈衝突、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苦痛巴拉巴拉。
後面這才另闢蹊徑搞起兒童文學。
還有張天翼,代表作《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一開始也不寫兒童文學,寫的小說都是以諷刺與幽默見長,寫得最多的就是小市民和某些知識分子庸俗可笑的生活,以此揭示現實的虛偽與醜惡,抨擊畸形社會的弊病,《包氏父子》就是這個時候的代表作。
後來這才搞起童話故事,寫了經典的《不動腦筋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這些。
但是金近不一樣,金近入門就是兒童文學了,當然了,這也有他覺著自己文化程度低,兒童文學好入門的原因。
話雖然這樣說,小學文憑的金近,寫的兒童文學連大學生都寫不出來。
他是透過自學步入文學道路,1937年就發表首篇童話《老鷹鷂的升沉》起,而後又歷任《兒童日報》《小朋友》雜誌編輯,還在重慶流浪兒童教養院任教,可以說積累了豐富的兒童教育經驗,非常瞭解對兒童們的內心世界。
他寫的《騙子的故事》、《狐狸送葡萄》、《小貓釣魚》《小鯉魚跳龍門》.
80後、90後小時候肯定都看過。
另外,他還和葉聖陶、冰心、張天翼這些個老作家共同籌備創辦了《兒童文學》這份雜誌。
在創刊號上,金近的童話《狐狸打獵人》大受歡迎,茅盾還專門在《百姓日報》上稱讚道:
“這至少可以滿足孩子們部分如飢似渴的需要了!”
所以在兒童文學方面,金近絕對是這一塊兒的專家,此前江弦參加過的文學講習所,兒童文學這一塊兒請來的導師也是金近,可見其聲望。
他還是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組副組長,從解放後,始終專注童話創作,評論家們認為他的兒童文學是“平易中見新奇”。
魯迅文學院和北大寫作班討論《小王子》這部小說,這樣一位德藝雙馨,一輩子堅持兒童文學創作的老兒童文學作家,要評判江弦的《小王子》,自然要把他請過來。
看完《小王子》這篇小說,這個“鄉下小老頭”高興的一個勁兒的拍大腿,衝其他人道:
“好嘛,寫的很好!”
他是江浙人,說起話來鄉音很重,“孩子們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幻想,幻想貫穿著整個童年的生活,而江弦的文字,活脫脫一個‘大孩子’嘛,和他女兒的線條一樣乾淨!”
李清泉聽了笑笑,“我記得當時在文學講習所,就是您擔任的兒童文學講師,如今江弦這篇兒童文學作品寫的這麼好,看來是金近同志您教的好。”
“不會、不會。”
金近是一個誠實的人,連一句虛浮的話也說不出來,“江弦寫的非常好,好過我,我所瞭解的寫作,也只有那麼點東西,常常給學生們講著講著,我也不知道應該再講些什麼出來,江弦在這一點上,要比我強很多,至少我寫不出來這部《小王子》,寫不出來這麼好的作品。”
“您太謙虛了。”周圍人聽到這話都笑了起來。
“真的,真的很好!”
金近有種骨子裡的優雅,安靜,溫和,從容不迫,但他顯然不善言談,和一群人說話的時候似乎還有些不安:
“我一直講,現在有些孩子很粗野,不講文明和禮貌,有的甚至玩世不恭,無論如何要想法改變這種狀況,努力培養孩子美好的感情,而文學就應該充當這樣一個‘規勸者’,文學在這方面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
江弦的這部小說,就很好嘛,不應該只拿給我們這些中年人、老年人讀,更應該拿給孩子們讀,在我看來,這部小說是有這個力量的,能引導孩子們建立博大的愛心。”
在座其他老師們微微頷首,《小王子》這部小說,在座的基本上已經全部讀過,對金近的話,都感到非常認可和認同。
在一眾追求技術性和文學性的畢業作品當中,似乎只有江弦選擇了兒童文學作品。
而他寫的這部兒童文學作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思想性,都明顯遠遠超越了其他畢業作品的水平,沒有追求新小說、先鋒小說,用一種傳統且並不複雜的文體,像是講一個故事似得,卻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奇效,讓一部小說爆發出了巨大的文學力量。
“寫的確實很不錯,我沒想到一部兒童文學作品能寫到這個程度。”在座的一位老師開口道。
緊接著就有人點頭,“是啊,說實話,從第一次拿到這部小說以後,這些天我把這份小說反覆讀了好幾遍,每讀一遍都覺得又有新的收穫。”
“我給我兒子講了講,他們都非常喜歡。”
“以前我不怎麼看兒童文學作品的,但是江弦寫的這一部,確實很不一般.”
“.”
老師們你一言,我一句,接著金近的話,抒發著自己對《小王子》這篇小說的看法。
不同於爭論其他小說時熱火朝天的場景,談到《小王子》,幾乎所有的老師都給了這部小說非常不錯的評價,都認為這篇小說寫的可圈可點。
“我昨天也一口氣連著讀了三遍這部小說”
眾人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看到開口的是王一地。
王一地是山東人,也是文壇山東勁旅的一員大將,發表過《少年爆炸隊》、《泥濘的春天》、《駝鈴叮噹》一些個兒童文學作品,目前正是他主持著被譽為“中國兒童文學的一面旗幟”的刊物《兒童文學》主編工作。
“讀完這部小說以後,我心裡感覺純淨了許多,也想了許多。”
聽到王一地這麼講,在座的眾人都聽出來,接下去他就要講自己的這些想法了,王一地平時話不多,這會兒忽然來這麼一句,很多人都好奇的豎起耳朵,對王一地的想法感到好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