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個後富怎麼了

第454章 人才旋渦

李豔紅是認真的。

餘凱明確要走,這件事帶來極大的觸動,而他的直言甚至可以說是刺激到了李豔紅。

“羅賓,我答應吳恩達繼續留在公司,等他們適應之後,我再走。”

餘凱自覺講究情義,但這種表達讓李豔紅面上沒有多說什麼,心裡卻很鬱悶,更為鬱悶的是,翟逸飛、楊震原等前百度系人才的流向首次全面清晰的展現在面前。

在李豔紅這個巨頭掌門人的位置,自創立百度以來,有員工出去創業,有員工跳槽對手,有員工乾脆不知所蹤,人來人往是很尋常的事情,公司始終在快速擴張,但中上層坑位的增長速度沒那麼快,走了一個人,瞬間就有更多的人想頂上來。

同時,百度在這方面本身就比較開放,對離職沒有過多約束,但依舊發展到瞭如今壟斷賽道的規模。

走就走了,能有什麼大不了?

但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這個人才流向是需要注意了。

搜尋副總監、主任架構師、基礎架構首席架構師……從臨港方向伸來的手有點過於兇狠了!

雖說業內在微信大戰微聊時就把它視為移動浪潮的開端,但百度是去年才確立了從“pc搜尋為王”轉向“移動為先”的戰略,繼又進行了多次組織架構的調整,拆分出更多的業務單元,考慮進行移動端的重磅競爭。

李豔紅認為,有很大因素就是這種調整讓碳矽資料找到挖人的機會。

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隨著競爭方向的增多與細化,也就需要更多不同能力的人才。

百度的移動化是有些慢的,理應要更重視人才,配合新的戰略推進。

掌門人心意一定,公司裡就有所動作,一方面是有人直接對接近期有離職意向的中高層員工,另一方面也在增加競業協議的範圍與力度。

甚至李豔紅本人,他都藉著出席活動的機會在媒體前面不點名的表達不滿,認為同行挖人比較過分。

俞興在接完李豔紅的電話之後本來也沒放在心上,只以為是餘凱的地位比較高,因此讓他不滿,但一週之後聽到鍾志凌的彙報,這才注意到那邊的發力。

平心而論,百度的人才真不錯。

碳矽資料今時今日能有不錯的演算法,大部分的功勞都要拜以翟逸飛、楊震原為首的兩個團隊,而不管是他們兩個人還是團隊的部分成員,都在百度練過級。

“百度那邊在補充新的競業協議,這周有12個原本要來的人變了主意。”鍾志凌很惋惜的說道,“他們都是我們考察和麵試過的人才。”

俞興頗為嚴肅的點頭:“這個事值得重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產力啊,沒有人才,碳矽集團這邊造不出好車,碳矽資料也弄不出好演算法,這個事得搞一搞。”

碳矽集團自不用說,碳矽資料也已經用去年的盈利來驗證技術驅動的重要性。

都是做內容,新浪、網易它們在這一塊沒盈利,碳矽資料利用技術完善了傳統的商業模式,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更不用說,不管是已經在做的musvid,還是醞釀之中的國內短影片,這也都需要人才和技術。

俞興左想右想,覺得碳矽資料在臨港是比較低調的,應該也多刷一刷存在感,談一談目前軟體矩陣的成就,同時,新一輪的融資與期權吸引力都要往前推進。

如此才能繼續從百度以及阿里、企鵝等廠商那裡吸引人才,畢竟,人家是真的不能小覷的大廠。

他拿定主意,轉臉就致電紅隼、浙產投、idg以及更多的機構,尋求新一輪的快速融資。

不過,俞興這邊覺得百度的吸引力很強,李豔紅那邊也對一週之內新增加的離職而驚愕。

百度是什麼公司?

是一家市值798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是一家號稱bat三巨頭之一的搜尋霸主。

李豔紅覺得公司裡增加競業協議的約束,減少員工流向臨港,這應該是一個手到擒來的事情,但是……怎麼這周剛要補充協議,轉而就是激增了幾十個新的員工離職?

“想出去看看。”

“也許會休息一陣。”

“不確定,有可能創業,也可能看看阿里、碳矽那邊有沒有好機會。”

雖說激增的離職裡有不少理由,但李豔紅總覺得這裡有很多掩飾,極可能是碳矽資料加大了挖人力度。

掌門人不滿意,底下人自然也就跟著不滿意。

作為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也是最年輕的決策委員會成員,李明遠就表達了積極的針對之意,直接在媒體面前批評了碳矽資料公司。

不僅如此,李明遠還提到百曉生公司,認為它是碳矽資料挖人的幫兇。

百曉生很無辜,它確實有獵頭業務,但隨著碳矽資料公司的規模增加,基本都是它自家人在做,而且,碳矽資料那邊有不少前百度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內推。

作為碳矽資料公司的總裁,鍾志凌在朋友圈非正式的回應了批評:“碳矽資料招人又沒違反協議,我不明白百度的李總這是什麼意思,我們願意招,他們願意來,這不很正常嗎?如果百度對此不滿,不應該反思自身存在什麼問題嗎?”

他還真沒有李明遠的微信好友,但有另外的百度高層,也就直接在底下評論。

——“誰家挖人是像碳矽資料這樣挖人的?碳矽資料是有錢嗎?有錢乾脆把我們百度收購得了。”

不用鍾志凌回覆,自有從百度過來的人回應這種評論。

——“不是錢的問題,我負責的孵化專案被砍,團隊被裁撤,我還不能走人嗎?百度的臃腫還用我說呢?你們一個勁的搞鳳巢廣告系統,我不想繼續做這一塊不行嗎?”

鍾志凌的朋友圈變得很熱鬧。

這種隔空的直接回應讓熱鬧發生了連鎖反應,有人保持沉默,不願意談跳槽的事,但也有人性格很直接,甚至直接在百曉生上面給前東家寫了一封長達萬字的公開信,直接批評了百度目前的公司文化。

百曉生就是那種看熱鬧的地,這次又是很容易引起關注的跳槽導火索,很快就把事情醞釀起來,連俞興本人都接到了媒體的採訪電話。

俞興倒是沒有太多猶豫,表達對人才的歡迎態度後提到碳矽資料的發展。

“移動網際網路的前景不用多說了,碳矽資料公司的發展很快,對於人才的需求也很大,我們在待遇方面算是很用心的,包括期權也比較大方。”

“碳矽資料公司未來一定會上市,現階段的快速發展對個人的職業生涯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像最新熱點現在的使用者已經有1.2億,wifi萬能鑰匙接近2億,我經常用的一起k歌也有幾千萬使用者,可以說,臨港這邊的機會是真不錯。”

“對了,碳矽資料去年就已經開始盈利,我相信業內人都應該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我對公司是很有信心的,某種程度上比當初對微信的信心都強。”

“畢竟,我願意賣微信,不願意賣碳矽資料。”

從採訪到微博到朋友圈到百曉生,從最年輕的副總裁到碳矽ceo到跳槽當事人,熱鬧是極熱鬧,但真正能讓業內關注的還得是俞興所透露出的訊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