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個後富怎麼了

第457章 涼水

四月的最後一週,餘凱返回京城處理最後的離職事宜,徹底結束了自己在百度的職業生涯。

他沒見到李豔紅,也沒打算見,但和老友吳恩達熱熱鬧鬧的聊了許久。

吳恩達對於餘凱忽然迸發出來的熱情有很大疑慮。

百度不錯,碳矽也行,創業能理解……

這樣要推獨立的深度學習研究機構是什麼鬼?

吳恩達斟酌許久,還是把自己左思右想的話問了出來:“你這前後去了臨港,工作工作不要了,朋友朋友拋棄了,那邊怎麼就那麼大魔力?我看李總也是挺爽快的。”

他剛剛回國加盟百度,近期接觸時便有認真的觀察。

“這邊是有錢,但這個錢就是放那裡留看的。”餘凱搖頭,又笑道,“臨港那邊嘛,俞總還是很有風采的,我這陣子在臨港還真挺快活,不管是聊我自己要做的‘地平線’,還是深度學習的‘朝聞道’,都有很多收穫。”

吳恩達啞然失笑:“你們這個名字不像是研究深度學習的。”

“是的,正式名還是‘深度學習基金會’,按照俞總的說法,基金會的宗旨是一個專注於推動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以及人工智慧的非盈利組織,‘朝聞道’這個名字就用在內部委員會上。”餘凱認真的說道,“他認為這樣可以更好的融資。”

吳恩達疑問道:“非營利性組織怎麼融資?”

“非營利性組織下面再設定盈利商業體,就是基金會下面成立公司,到時候看看有沒有適合轉化的成果。”餘凱發自內心的說道,“我覺得他的考慮是挺全面的。”

吳恩達不說話了。

片刻之後,他搖頭道:“他畢竟深諳商業運作,但這個事很難做,他手裡的公司沒有那麼有錢,要是他是bat的老闆,那我倒覺得可以試一試。”

關於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吳恩達覺著國外都是微軟、谷歌這種公司有能量來投入,也能讓人有信心,換成國內,怎麼也得是bat這個級別。

碳矽集團的造車不太懂,碳矽資料公司雖然聽說前景不錯,體量還是不夠的。

“現狀就是這樣,俞總邀請阿里的馬伝到臨港了,但馬伝一點也不看好,也不願意投,俞總退而求次的想讓阿里以雲端計算資源入股,結果也被拒絕了。”餘凱皺眉,“還是那句話,bat有錢歸有錢,他們不投過來,又有什麼用,再說了,也不是沒有做得不錯的公司。”

他繼續說道:“我最近打聽了一件事,當初秘密競拍傑弗裡的匿名公司就是deepmind,它那時候剛成立一年多就能和谷歌、微軟、百度一起角逐,我看獨立的機構也未必沒有出路。”

吳恩達失笑道:“餘老兄,問題是deepmind現在也被谷歌收購了啊。”

deepmind是由戴密斯·哈薩比斯創立,今年剛被谷歌花了6.5億美元收購。

他自然知道這個動向,圈子本身不大,頂尖的更是熟悉,據說,戴密斯現在正研究能打敗人類頂尖圍棋選手的人工智慧程式。

“我知道啊,所以,如果我們能開個頭,能認真的做一做,就算失敗了,也未必就是一場空。”餘凱笑道,“做一做,試一試,探索探索,我現在還在聯絡人。”

他認真的說道:“老吳,我是認真的,臨港那邊也是認真的,我們這次就是要共襄盛舉。”

吳恩達沉吟一會:“好吧,祝你們成功。”

餘凱捻滅煙:“是祝咱們成功,不拿錢的顧問也是顧問啊。”

吳恩達沒有反駁,雖然覺得國內做起來的希望比較渺茫,但自己研究的領域如果真能冒出來新的力量,那自然再好不過,他這次之所以回來,心裡秉承著的也是類似想法。

只是,百度真的不行嗎?

吳恩達心裡存疑。

這個疑問肯定沒法短時間裡得到驗證,然而,僅僅次日,他就怒氣衝衝的把電話再度打給了還沒離京的餘凱。

吳恩達發出強烈的質疑:“不是,你怎麼把李飛飛挖走了?!”

李飛飛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也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權威。

吳恩達確定加入百度之後就聯絡了多位業內專家,其中就有這位,但昨晚打電話一問,對方覺得相較於百度,一個非盈利組織聽起來更有意思,已經改變了心意。

最重要的是,他昨天就和餘凱一起喝酒,結果餘凱對這件事連提都沒提!

“她覺得你那個深學院不如我這個深學院唄。”餘凱笑道,“又沒和你們籤合同,誰請來算誰的啊。”

吳恩達吐了一口氣,忍住痛罵,不滿道:“餘凱,你不能只顧著你自己啊,你把我忽悠來百度然後撂挑子走人,這就算了,現在還撬走我的幫手,你讓我在百度怎麼辦?”

他加入百度,自然也是想做出成績的。

餘凱建議道:“我這邊基金會要是成立了,不如你也從京城過來,兩難自解啊。”

吳恩達結束通話,沒法聊了。

但他心裡對於臨港的俞興忽然湧現強烈的好奇,到底怎麼就把餘凱弄得五迷三道了?

四月份的最後一天,餘凱第三次抵達臨港。

相較於前兩次,他已經沒了包袱,只想在未來數年做兩件大事,一是晶片方案,二是深度學習的研究,後者的推進或許在未來也會反哺自己的創業。

餘凱在創業方面還需要再思考思考,但深度學習基金會就能繼續著手了。

他在臨港蹲了兩天才等到從寧德返回的俞總。

餘凱注意到俞總心情似乎也不錯,寒暄問了對方的專案:“俞總,你的車是越來越接近市場了吧?我看你們的原型車好像越來越多。”

“我們三大件的總體情況都定下來了,後面都是測試和調整,包括配置的考慮。”俞興笑道,“大家都很急,區裡也和我聊了好幾次,我們初步打算明年春節之後就開一次產品釋出會,正式試水市場。”

他這麼一說,情不自禁的也談到後續工作:“接下來要很忙了,造車難,賣車也難,這個銷售渠道的體系得好好搞。”

餘凱眨眨眼,只提取關鍵資訊,趕緊說道:“俞總,dl基金會的融資怎麼安排?我這邊準備了大半,你只要約好風投的時間,我這邊都儘量打電話把人喊來。”

“約他們很簡單啊。”俞興問道,“隨時都可以約,主要是,你有考慮好怎麼談嗎?”

餘凱煞有介事的點頭:“我想好了,就談百度怎麼重視,谷歌怎麼投入,斯坦福怎麼推進,就好像這個技術明年就能面世,就能推向市場了。”

俞興愣了愣,笑道:“餘博士,怪不得你要創業啊。”

餘凱謙虛道:“確實在臨港這邊受益良多。”

“你吹噓別把我吹進去,碳矽資料就是一個投資方,我也只是撮合。”俞興思考道,“三天之後吧,先約5家,看看大家的興趣,其實,最好還是從bat那邊弄點資源,這樣好畫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