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凱聽著定下來的時間,心中一緊,忽生忐忑,自己應該能說好吧……
俞興對於和資方見面沒什麼擔憂,不成就換一批,這次就是廣撒網而已。
不過,他在見面之前還是先給小英打了個電話,詢問紅隼資本的意向,把這件事和前後的考慮都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
劉琬英人在國外,正在操刀對雷諾的資金運作。
她把這個事當成閒聊來聽,只在最後的時候問道:“你是真的問我意見?我意見要是和你不一樣呢?”
“不一樣就不一樣唄。”俞興笑道。
“那紅隼不樂意投這方面。”劉琬英說道,“這還不是投一次的事情,後面還要追加,看不到頭。”
俞興真聽到反對意見,反而不說話了。
“不過嘛,要是今年順利……”劉琬英話鋒一轉,“這個基金會要籌措1億美元是吧,既然碳矽資料能擠出來1000萬,要是最後真就差個1000萬美元,你本來也就能用境外的錢。”
她的意思是紅隼可以最後補齊到整數。
俞興勉強滿意:“小英還是給面子的哈。”
“這個錢是能賺到更多錢的。”劉琬英沒出意外的也提到錢生錢的事,這在過山峰上面尤其明顯。
俞興知道這個話題持續下去就要談到對錢用法的異議了,錢生錢容易看不到頭,他還是喜歡把資金落到實處,只是這次的用途顯得沒那麼“實”罷了。
他不再聊這個,轉而聊起雷諾和大眾。
過山峰先攻雷諾,再取大眾,時間也就在這個月開啟,而考慮到大眾在雷諾暴雷之後存在也被迅速驗證排放的連鎖反應,這次的資金就要在兩邊有所分配。
同時,劉琬英準備延續上次做空凡利亞的經驗,希望以美國律所來發起消費者的集體訴訟,如此擴大不同市場的監管碰撞,儘量把話題發酵到最大。
她在電話沒有說的太具體,基本都是委婉的代指,要在中旬回國後再詳細的面談。
俞興也就大體聽個脈絡,相信車圈的劇震難以避免。
這天晚上,正在考慮q3和q4工作的俞興在家裡收到餘凱的電話。
餘凱興沖沖的通知一個訊息:“俞總,俞總,dmlc聽說咱們國內準備籌建深度學習基金會,也願意一起加入進來,我已經把人約回國了。”
他接著解釋了dmlc,這是一個由華人學者主導的分散式機器學習開源社群,目標是透過協作來開發高效、可擴充套件的機器學習框架。
這是今年由陳天奇號召成立的,他和李沐、張錚等人在北美神經資訊處理系統會議上交流,發現大家獨立開發的深度學習框架在分散式訓練、記憶體最佳化等底層技術上存在大量重複工作,於是決定整合資源,聯合開發統一框架。
機器學習的圈子不大,裡面的華人專家更是經常互通有無,餘凱上個月一直在聯絡回國籌建基金會,訊息自然而然的傳到大家耳中。
陳天奇在和聯合建立者商議之後代表dmlc打來電話,願意共襄盛舉,加入深度學習基金會。
“有意思哈,這種事我經歷過。”俞興笑道,“招牌旗號亮出來,願意同行的就過來了,這聽起來就是好事,你明天可以和經緯創投他們聊聊這個好訊息。”
餘凱頗為激動,覺得明天的風投肯定會被這樣的訊息打動。
自己沒開口,人家就願意一起來做,這豈不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然而……
次日的會議室裡,餘凱很明顯的注意到今日份的五家風投都對俞總更加熱情,他們好像不是來參加“深度學習基金會”的宣講與融資,而是來參與碳矽的會議。
雖然是碳矽的會議室,雖然是碳矽的老總,雖然是碳矽的投錢,但這確實不是碳矽……
俞興對於這種狀況其實有預期,像經緯創投的張穎張總,他也是第一次見,可是,對方曾經在劉熾平的朋友圈裡辯駁空頭,劉琬英那時候就提到他對碳矽集團的興趣。
“我知道大家是衝著臨港專案來的。”俞興跟著聽了一陣,不願多費功夫,把話點明,“不過,餘博士的這個深度學習就像他剛才說的,很受谷歌、百度、微軟的重視,這次也有很多全球頂尖科學家願意一起來做,機會還是很難得的。”
張穎代表著大家說出心聲,笑吟吟的說道:“俞總,不管是碳矽集團還是碳矽資料公司,今天只要想融資,我們都不會有第二句話,但是這個‘深度學習’嘛,非要我說,我寧願等b輪或者c輪才進來,就怕前面的錢都打水漂。”
俞興有點無奈:“你們的錢不經常打水漂嗎?網際網路資料價值的挖掘不是事到臨頭才能做的。”
張穎兀自搖頭,不願輕易試水深度學習,仍舊錶達了對俞總專案的熱情。
俞興簡單寒暄,避開自己的融資話題,只把場面交給餘凱。
餘凱心裡的憧憬被涼水澆滅,深深意識到現狀比自己想象的要殘酷,難免就顯得失落。
“馬總不投,經緯他們也都謹慎,這個事,這個事……”俞興趁著晚餐招待之前與餘凱交流,“這個事比我們考慮的要難啊。”
餘凱默默點頭,接過俞總遞過來的煙。
俞興一口口的抽著煙,考慮面前的情況,這個領域的頂尖專家都是很有熱情的,甚至出現了dmlc這種舉家來投的情況,但資方這邊就遇冷了。
他琢磨來去,忽然問道:“餘博士,我感覺可能也得自力更生一部分,你們炒幣或者炒股嗎?阿里快上市了,我覺得是能來一波增值的。”
餘凱怔然:“俞總,這……內幕訊息嗎?包賺的嗎?”
俞興搖頭:“不包賺,就是可以為夢想而搏,馬總不支援你們,阿里股票能支援你們。”
餘凱捋了捋情況,說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我搞了一批科學家做研究,你要先帶著大家炒股?”
“不是帶,是指點,我對別的不瞭解,但阿里這個上市的局面,我比較有把握。”俞興比較認真,“它上市就一定會大漲的。”
餘凱思考片刻,問道:“那我創業也需要錢,我也可以先買阿里的股票搏一搏嗎?可以上槓杆嗎?你能借我點錢嗎?”
俞興看著餘博士:“……我發現你這個人賭性有點重。”
“我都在臨港了。”餘凱慨然道,“人生難得幾回搏!大不了摩托變單車,臨港分行李,賣身回百度!俞總,你炒股到底行不行!?”
俞興做空還行,炒股……
他點點頭:“應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