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趙禎等人所料,大理國諸部蠻仍舊是一盤散沙。
三十七部蠻所佔據的東部諸府,從最南面蒙彭部到最北面的虛恨部,南北一千三四百里。加上山川縱橫,根本就不能匯聚一處。
三十七部蠻反叛大理,籌謀了不知多久,各部落派出代表會盟,約定日期,殺死驅逐大理國朝廷派駐的官吏。
要想匯聚一處,就不是一個月時間能完成的。
再者,各部蠻本就各有圖謀,如何敢離開自己的駐地?大理國不願出兵征剿,大理國人口不豐,即便討平各部蠻,也不能盡佔其地。過段時日,部蠻又會起兵反叛。
段正嚴父親段正淳宮中就曾納三十七部蠻女子聯姻,也不能收其心。地勢如此,不能同化,只能羈縻。短暫的和平共處,為了土地、人口,幾年之間就會生出變故。
或是蠻部自相廝殺,或是殺入大理國編戶齊民之地,無長久太平。
這次,三十七部蠻殺入善闡府,高家族地都遭破壞,索性,把東方蠻部盡皆割捨。
專心治理早就釐定天地人口,遵奉朝廷的府鎮。沒了部蠻掣肘,或許還能發展的更好。
段正嚴發動入侵後,關勝這裡就留【神火將】魏定國、【聖水將】單廷珪各率兩千禁軍,三千部落兵守護石城州、東川州。
關勝並【小霸王】周通、夏侯成、邢政二人,領六千禁軍,九千部落兵,從東川州,殺入相鄰的會川府。
【拚命三郎】石秀、張憲周、李鳳山三人統領步軍果毅營五千人,並部落兵五千人,從石城州南下殺入最寧府。
有部落兵,如今叫鄉兵帶路,梁國大軍勢如破竹,說是打仗,不如說是趕路。
大兵所到之處,各部落望風而降。
畢竟,以前也不是沒有過。
只不過,這回卻是不同。梁國軍把征服的部落丁壯都抽調出來,編為前部,部落酋長,僧人、勇士,連同其家眷卻都送去梁山府。
趁著這個空擋,從京畿路、福建路,再加上新近的紅襖軍、白蓮教百姓,連同降順計程車卒,大規模的送了進來。
分發土地牲口,幫助其修建屋宅,村落。
部蠻中到處充斥著漢人。
等兩處世界分開時,石秀這路已全佔了最寧府,關勝更是接連攻佔會川府、建昌府。
一連佔據大理國五處州府,石鴻等人商量過後,把這五州劃做雲南路。以【大刀】關勝為兵馬總管,兼任石城州兵馬統制,夏侯成為其副將。
最寧府三府,都改為州。
東川州兵馬統制仍舊為【聖水將】單廷珪,新增一員副將【雙尾狐】範成龍。最寧州兵馬統制為邢政,李鳳山為其副將。會川州,兵馬統制【鐵面目】任森,兵馬都監張憲周。
建昌州兵馬統制【神火將】魏定國,【小霸王】周通為其副將。
眾人首要的任務,就是趁諸部首領進京之際,拆分諸部。
梁山府,耗費如此多人力,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梁國的宮城終於修建成了。
使董老道挑了日子,趙禎就搬入了乾清宮,三省、三司、御史臺等等,各部文武也都搬入其中。
為此,趙禎還特意下了恩旨,軍中將士、朝廷官吏,本月俱都關領雙俸。
唯一不曾想到的,就是第五縷龍氣,也蒐集到了。
為了這一日,梁國早就做好了準備。
梁國寶庫中,挑選最好的金玉,金大堅匯同後苑造作所,精雕細琢,把趙禎所需六璽盡皆雕刻完備。以其承載梁國氣運。
皇帝三璽,專為處理國內之事。天子三璽,處理對外與祭祀事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