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開局一本水滸傳

第716章 入宮閱兵

六璽作用各不相同。皇帝之璽,象徵皇帝對國內臣民的統領,用於賜封諸侯王、頒佈國內重要詔書。

皇帝行璽,專為處理日常政務加蓋,如官員任命、文書往來,此璽由專門官員保管使用。

皇帝信璽,則是用於徵發軍隊、簽署兵符,調兵遣將。

天子之璽,則是冊封藩屬國首領,彰顯天下共主地位。若有朝一日,梁國也有國家附庸,或許能用的上。

天子行璽,則是處理與盟國、敵國外交活動。

天子信璽,則是祭祀天地鬼神,徵調藩國兵力協助作戰。

這六璽,如今秉承梁國氣運,透過加蓋印璽,梁國的氣運也會隨之消耗。正因為如此,這氣運使用,也不必趙禎時時指定。

當然,聖旨也不會如先前一般隨意。

一道聖旨,先是由中書舍人草擬,而後呈報給趙禎,趙禎認可後,就在聖旨上籤署畫押,這一步稱為御畫。

只有趙禎認可了,這聖旨才能由中書舍人複核,由中書省、門下省等的官員簽署,經過錄黃,把聖旨抄寫在黃紙上,最後由相關衙門釋出。

透過這些流程,聖旨才能出臺,以確保無人可以弄權,彰顯趙禎的權威。

搬入皇宮的這一日,趙禎並不曾舉行大朝會。按照禮制,大朝會是每年的元日、冬至、五月朔舉行。

趙禎自然也是遵循。因搬入皇宮的日子是九月二十五,就把這一日定為朝會之日,按照十日一朝,每逢五、十五、二十五則為朝會之日。

當然,期間各種小朝,自然也多的是。

只不過,這種小朝會,只處理國家尋常事務,並不需要匯同所有衙門一齊商討,只和相關聯的朝臣處理。若遇變故,則另行通知。

搬入皇宮這一日,為了彰顯威儀,梁國禁軍兵馬盡皆出動。

但見:兵分九隊,旗列五方。馬軍隨馬隊,步軍隨步隊,各持鋼刀大斧,闊劍長槍,旗幡齊整,隊伍威嚴。

綠沉槍、點鋼槍、鴉角槍,布遍野光芒。青龍刀、偃月刀、雁翎刀,生滿天殺氣。

雀畫弓、鐵胎弓、寶雕弓,對插飛魚袋內。射虎箭、狼牙箭、柳葉箭,齊攢獅子壺中。

樺車弩、漆抹弩、腳登弩,排滿前軍。開山斧、偃月斧、宣花斧,緊隨中隊。

竹節鞭、虎眼鞭、水磨鞭,齊懸在肘上。流星錘、雞心錘、飛抓錘,各帶在身邊。

方天戟,豹尾翩翻;丈八矛,珠纏錯落。龍文劍掣一汪秋水,虎頭牌畫幾縷春雲。

管軍猛勇,領拔山開路之精兵;統領英雄,統喝水斷橋之壯士。

左統軍、右統軍,恢弘膽略。遠哨馬、近哨馬,馳騁威風。

震天鼙鼓搖山嶽,映日旌旗避鬼神。

大軍從南大營列陣而出,經梁山府城,過皇宮正陽門,而後返回南大營。

大設黃麾仗於門前,趙禎皇帝袞冕,群臣拜舞起居。仙鶴錦雞飛舞,靈鹿犀象列隊。

只這一番,觀禮百姓人人振奮,偷瞧探子各個震驚。一直被羈押在懷遠驛學習禮儀的蠻部酋長,見此盛大兵勢,頓時都熄了反叛之心。

梁國兵強馬壯之名,一下就傳揚了開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